《穆天子傳》文獻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16:06
《穆天子傳》,汲冢竹書之一。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縣民不準盜發(fā)魏襄王墓①,得竹書數十車,皆古文字,即汲冢竹書,《穆傳》為其一,記“周穆王游行四海,見帝臺西王母”②之事。雖書成先秦,然前此未見著錄,汲冢書出,晉武帝命荀勖等隸釋整理,成五卷本,《晉書》列傳載此事。東晉郭璞為之作注,后經傳抄整理,原汲冢《雜書十九篇》之一《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亦被并入其中,成六卷本。六卷本《穆傳》最早于《隋書·經籍志》有載,后歷代史志目錄、官私書目亦多有著錄。歷代書目之著錄,為研究《穆傳》版本系統源流及流傳存佚之重要依據。本文第二章即以時間為軸,遍查歷代書目對《穆傳》之著錄,以期得見《穆傳》版本流傳存佚之原委。據前述歷代書目所著錄《穆傳》,可考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穆傳》不同版本的概貌,《穆傳》宋元刻本早已無存,今可見之最早版本為明正統《道藏》本,明清兩代,《穆傳》版本日漸繁多,且多從元至正刊本而來,其源流遞嬗關系,不可僅據書目著錄妄加揣測,尚需據歷代傳本詳加考察,方可梳理其版本源流。本文第三章詳細論述《穆傳》主要版本特點及各版本之間的傳承關系,并列出版本源流圖。《穆傳》作為唯一完整流傳至今的汲冢竹...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穆天子傳》其書
1.2 《穆天子傳》歷代研究狀況
1.2.1 清代及清代以前對《穆傳》的研究
1.2.2 民國時期對《穆傳》的研究
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穆傳》的研究
1.3 《穆天子傳》文獻學研究的意義
第2章 《穆天子傳》歷代書目著錄考
2.1 隋唐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2 宋元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3 明代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4 清代以來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第3章 《穆天子傳》主要版本研究
3.1 《穆天子傳》主要版本
3.2 宋本
3.3 元本
3.4 明本
3.4.1 刻本
3.4.2 鈔本
3.5 清代及民國本
第4章 《穆天子傳》校注成果研究
4.1 郭璞注本《穆傳》研究
4.2 洪頤煊校本《穆傳》研究
4.3 劉師培《〈穆天子傳〉補釋》研究
4.4 丁謙《〈穆天子傳〉地理考證》研究
4.5 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研究
4.6 王貽樑、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穆天子傳》“七萃之士”考[J]. 王林莉.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2]王獻唐先生與黃氏校跋本《穆天子傳》[J]. 李國慶.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09(03)
[3]《山海經》、《穆天子傳》中的虛詞“爰”[J]. 王建軍. 長江學術. 2008(04)
[4]《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J]. 顧曄鋒.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07(04)
[5]《穆天子傳》中先秦翻譯史料鉤沉[J]. 劉桂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6]《穆天子傳》的時代和文獻性質[J]. 常金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6)
[7]《穆天子傳》魯迅抄本考[J]. 張杰. 上海魯迅研究. 2006(01)
[8]《穆天子傳》“啟居黃臺之丘”考——兼論周穆王東巡的地理問題[J]. 周書燦.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5(02)
[9]秦簡《歸藏》與汲冢書[J]. 梁韋弦. 齊魯學刊. 2003(06)
[10]《穆天子傳》研究述論[J]. 周書燦.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博士論文
[1]郭璞注釋語言詞匯研究[D]. 胡曉華.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穆天子傳》的文獻與文學價值[D]. 申琳.東北師范大學 2012
[2]《穆天子傳》詞匯研究[D]. 顧曄鋒.揚州大學 2004
[3]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D]. 劉蓉.陜西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67768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10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穆天子傳》其書
1.2 《穆天子傳》歷代研究狀況
1.2.1 清代及清代以前對《穆傳》的研究
1.2.2 民國時期對《穆傳》的研究
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穆傳》的研究
1.3 《穆天子傳》文獻學研究的意義
第2章 《穆天子傳》歷代書目著錄考
2.1 隋唐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2 宋元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3 明代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2.4 清代以來諸書目所著錄之《穆傳》
第3章 《穆天子傳》主要版本研究
3.1 《穆天子傳》主要版本
3.2 宋本
3.3 元本
3.4 明本
3.4.1 刻本
3.4.2 鈔本
3.5 清代及民國本
第4章 《穆天子傳》校注成果研究
4.1 郭璞注本《穆傳》研究
4.2 洪頤煊校本《穆傳》研究
4.3 劉師培《〈穆天子傳〉補釋》研究
4.4 丁謙《〈穆天子傳〉地理考證》研究
4.5 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研究
4.6 王貽樑、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穆天子傳》“七萃之士”考[J]. 王林莉.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2]王獻唐先生與黃氏校跋本《穆天子傳》[J]. 李國慶.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09(03)
[3]《山海經》、《穆天子傳》中的虛詞“爰”[J]. 王建軍. 長江學術. 2008(04)
[4]《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J]. 顧曄鋒.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07(04)
[5]《穆天子傳》中先秦翻譯史料鉤沉[J]. 劉桂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6]《穆天子傳》的時代和文獻性質[J]. 常金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6)
[7]《穆天子傳》魯迅抄本考[J]. 張杰. 上海魯迅研究. 2006(01)
[8]《穆天子傳》“啟居黃臺之丘”考——兼論周穆王東巡的地理問題[J]. 周書燦.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5(02)
[9]秦簡《歸藏》與汲冢書[J]. 梁韋弦. 齊魯學刊. 2003(06)
[10]《穆天子傳》研究述論[J]. 周書燦.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博士論文
[1]郭璞注釋語言詞匯研究[D]. 胡曉華.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穆天子傳》的文獻與文學價值[D]. 申琳.東北師范大學 2012
[2]《穆天子傳》詞匯研究[D]. 顧曄鋒.揚州大學 2004
[3]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D]. 劉蓉.陜西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677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16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