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關鍵詞: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論文網 > 教育論文發(fā)表 > 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發(fā)布日期: 2014-05-21 發(fā)布:
2014年1期目錄 本期共收錄文章20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時代也在不斷地進步,我國內地開始從呼喚人文關懷的角度下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關鍵性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要注重人文關懷,要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理論貫徹到底,F在,我們應當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教育體系進行積極地構建和探索,這樣才能夠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用性和高效性。
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人文關懷視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2-0011-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教育的重視度也逐漸提升。近幾年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重視起來,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的視角,本文對于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討論,現報告如下。
1.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人力實施,將人作為主要的對象,進行發(fā)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使得1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人是主要的核心內容。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人文關懷,一定要以人為本,對于人進行深入研究。對于人類思想發(fā)展史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馬克思主義對由于人給予了很高的重視,其思想充滿了很是豐富的人文關懷精神,這種思想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的基本指導思想進行了定型,首先就是要對于人的利益和需求進行關注與重視。人類的利益與需求是馬克思主義相關思想的重要內容,對于人文關懷的注重不單單是對于現實生活當中人類的各種實際需要的了解與體會,而且是對于人們的具體利益的重視。對于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的滿足與尊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與實用性的重要體現。
2.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在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時代的大幅度變革之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路線有有利的地方,也會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要從根本原則上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視野體系的構建,進而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變得更加完整,更加能夠完善培養(yǎng)人才。
2.1 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原則。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原則,是進行人文關懷的過程當中要遵循的相關行為準則,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成果保障的必要條件。方法論原則怎樣進行定位,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首先,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要堅持發(fā)揚教育公平、公開、公正是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主要內容,這是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具有的特點和相關規(guī)律決定的。在過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進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方彼此都是以主體與客體來進行區(qū)分的,二者之間沒有平等互信的關系,只是進行灌輸成為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些十分明顯的特點。要將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視起來,要注重被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合作的相互關系,在進行教育者的引領下,被教育者與教育者要一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進行自我教育與互相教育,,互相影響,一起進步。這樣的公正、公平的模式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將彼此之間的關系正確地處理。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要努力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地對待被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引領要建立在被教育者與教育者的平等交流的基礎之上。
2.2 個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結合的原則。很長時間以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對于大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的特征已經發(fā)展的長遠角度的考慮比較欠缺,一般都是短期的統一培訓,模式比較簡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逐漸越來越低。大家都知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在校學習的大學生,大學生們的思想行為會受到社會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各個因素的社會關系的限制。社會的進步速度越快,社會生活越復雜,對于教育對象自身的層次來說就會更加鮮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重視人文關懷,應該參考不同的種類以及層次針對不同的對象的情況,凸顯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的相結合的特點,從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實際出發(fā),注重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和豐富性,用人的方式去理解教育對象的個性,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事制宜。
2.3 將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結合的原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一直是顯性、公開、直接,在當代社會的條件之下,一直以公開、顯性、直接為特,在現代社會條件下,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局限性。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關懷,科學的態(tài)度應該是將顯性方法不斷改進,將隱性方法不斷改進,讓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互補充,這樣才能夠各自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點。在此處,隱性教育方法指的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主要利用平常生活當中存在的一些形式與方式針對大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樣的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高效率地避免大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用性增加,F在,通過進行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整合,對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這樣就能夠成為一個成立的、網狀的、開放的教育形式,這樣被教育的大學生才能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與人文性,將價值觀當中的知行分離的特點進行克服,將人文關懷的特點發(fā)揮出來。
3.在人文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機制
所有的工作在進行確立原則與指導方針之后,作用機制就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一個好的作用機制,能夠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要將切實的效果表現出來,就要將機制建設準確地抓住,將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機制建設出來。
3.1 進行大學生相關問題的反饋、收集、解決機制的構建,F代的大學生隨時面對學習、就業(yè)、學費、成才、人際交往與心理等多方面的巨大壓力,將他們的實際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是我們身上的責任。在某種程度上講,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人進行教育和塑造的過程,也是一種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傳遞、調整和反饋的過程。在進行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以學生為本,要能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通過定期進行關于思想、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主題的座談會,及時了解和分析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 并且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進行輔導員的配備深入學生群體進行制度的建立,參考學生心中的看法,對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的大學生問題的信息收集、反饋和解決機制,找準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結合點,與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需求結合起來,進一步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2 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根本任務,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機制。具體來說,在全員育人中要善于利用校內外兩方面資源,在校內應積極尋求學校及相關部門的支持,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服務的育人效果;在校外要努力開拓合作機制,積極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在全過程育人中注重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相結合,按照"以人為本"和"科學管理"的工作原則,建立健全為大學生辦實事辦好事的制度機制,形成從關心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從大學生反映的一個個問題抓起的工作規(guī)范。在全方位育人中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通過思想引導,注重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能力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思想理論教育高度總結實踐過程中的所思、所感、所學、所得。總的來說,通過建立和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機制,將社會教育資源、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高校內部工作人員都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范圍,將人文關懷貫穿于大學生從入學報到至畢業(yè)離校乃至就業(yè)的始終,將人文關懷貫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各個領域。
4.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國社會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在高等學校當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而人們在尋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人文關懷視野是一種新的教學切入點,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針對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進行分析,研究了進行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總結了進行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對于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的大學生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建芬.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界,2011,(30)
[2] 周娜,劉友田.淺談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3,(2)
[3] 王旭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缺失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9)
[4] 申艷華,申永強.和諧視野下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人文關懷[J].法制與社會,2009,(18)
[5] 黃朗,黃含.用科學發(fā)展觀構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環(huán)境[J].河南社會科學,2009,17(1)
[6] 沈江龍,沈楚.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J].河南社會科學,2009,17(1)
[7] 李自維.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J].河南社會科學,2009,17(1)
[8] 張國芳,倪勤豐,王新奎等.人文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以江西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為例[J].科教文匯,2012,(29)
本文關鍵詞: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93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izhenglunwen/9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