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
本文關鍵詞: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南大學》 2013年
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
申紅艷
【摘要】:90后女大學生是當代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對象。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她們肩負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另一方面她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易受外界影響,因此她們的婚戀觀需要正確的引導;诖,本文認為針對90后女大學生的婚戀觀存在的問題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探討十分必要。在對90后女大學生的婚戀觀研究中,本文在探討90后女大學生的一般理論的同時,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途徑,從90后女大學生的婚戀觀現(xiàn)狀著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分析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存在的問題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從思想政治及教育引導的視角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90后女大學生的婚戀觀在理論和實踐探索上提供有益的借鑒。本文分為三章: 第一章:女大學生的婚戀觀的含義、內容及思想政治教育對其的作用。本章主要是從理論上定義女大學生婚戀觀,提出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基本內容,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對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影響和作用。 第二章: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分析。該章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總結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的積極表現(xiàn),分析其婚戀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追溯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引導。本章主要從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著手,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相應的引導措施,具體包括的內容有:加強社會主義婚戀觀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以及加強自我教育。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命知;李桂平;;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戀觀念探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2 汪雪梅;桂守才;;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單藝斌;魯洪;燕賈瑋;;女大學生婚戀觀問題探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4 劉慶;;女研究生與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對比調查分析——以華中地區(qū)某高校為個案[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黃蓉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8年03期
6 李建新;;師范院校女大學生婚戀觀探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林更茂;梅萍;;析弗洛伊德的性理論對大學生性愛觀的影響[J];青年研究;1993年11期
8 胡錦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J];求是;2006年09期
9 姚利民;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與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10 劉亞麗;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特點及引導[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韓鳳儀;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向莉;當代大學生戀愛狀況及其引導[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諸俊;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李平菊;在校女研究生婚戀價值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趙多輝;大學生婚戀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楊曉莉;當代女研究生婚戀觀探析[D];山東大學;2008年
7 武秀杰;高學歷人口婚戀觀的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8 姜美玲;在校女研究生婚戀觀教育引導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翔宇;王錫渭;;從《聊齋志異》探究蒲松齡事業(yè)與愛情的圍城[J];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
2 胡豐順;;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四個堅定不移”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3 胡子京;;對完善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理性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4 蔡文君;杜學元;;從羌族民俗文化透視羌族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5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6 陳明凡;;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社會主義政治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7 王魯寧;張金保;陳文玲;;關于青少年學校道德教育銜接問題的方法論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8 劉永國;;高職高!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專題教學模式探索——以阿壩師!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9 欒淳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活動載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10 何麗;劉管平;巫叢;;海外對華城市史研究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濤;皮明建;高鵬;;農用地價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下冊)[C];2009年
6 李楊;;具體性的追尋——讀馬爾庫塞《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7 馬爾庫塞;李楊;;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8 王璐璐;曹華;孫志強;;淺談實現(xiàn)大學生教育機會平等中輔導員的作用[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邱國良;鄭延恒;;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民主溝通[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趙夢影;姜劍;萬慧琳;;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德育功能及實現(xiàn)途徑[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的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余正琨;論科學發(fā)展觀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豐富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8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9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曉玲;以農地為依托構建農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任士春;巢湖市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7 李影;內觀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悅;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晨光;江澤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瑾瑾;;女大學生婚戀價值取向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2 疏蕾;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兩難選擇[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齊學廣;;關于高校女大學生教育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陳曉敏;;“8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的自我教育與自我評價——當代大學生婚戀觀教育的模式探討[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尹艷群;;從高學歷女性的兩難選擇看女性教育[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4期
6 李亞妮;;性別偏見后的“剩女”[J];百科知識;2007年20期
7 梁飛琴;;校園文化建設視角下女大學生婚戀觀的形成與引導——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剖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2期
8 李志,吳紹琪;研究生婚戀價值取向的調查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9 魏琳,陳娟;軍醫(yī)大學女研究生的婚戀觀念[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李民菊;;近五年我國大學生婚戀觀研究述評[J];巢湖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白海燕;當代女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鄭州大學;2003年
2 李平菊;在校女研究生婚戀價值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王曉默;當代女大學生情感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艷;中國社會轉型期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5 李婧;女大學生就業(yè)歧視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6 王黛麗;“80年后”女碩士生擇偶價值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峰;大學生戀愛的倫理問題及其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丁梅君;基于社會性別意識的女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9 楊曉莉;當代女研究生婚戀觀探析[D];山東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瑾瑾;;女大學生婚戀價值取向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2 陳克娥;;當代女大學生的婚戀觀探析——以黃石地區(qū)為例[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林運清;;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的現(xiàn)狀及其引導[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徐麗朱;;高校女大學生戀愛觀教育與引導的理性思考[J];消費導刊;2009年06期
5 龐然;王富強;;剖析“80后”女大學生“急婚現(xiàn)象”的成因及其對策[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年06期
6 陳彤;;女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研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06期
7 丁珂;張越;;當代女大學生婚戀觀新特點成因探析[J];才智;2010年27期
8 馬天芳;;關于當代高校女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研究——以廣州X高校為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9 胡素云;;女大學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戀觀調查分析——基于HH大學調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1期
10 賀永萍;;重構女大學生婚戀觀中的性別意識[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英騰;;談人的全面發(fā)展與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屆科學論文研討會專輯論文集[C];2004年
2 趙子林;;淺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劉芳;;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人學透視的時代價值[A];人學論叢:第九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C];2007年
4 孫慧玲;唐桂娟;;回歸生活世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6年
6 王曦;;80后青年戀愛、婚姻觀的調查研究——以貴州省貴陽市為個案研究[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郭焱;;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余俊;;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管理的內容和原則[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研究文集[C];1999年
9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人學反思[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10 張美琴;;領導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靖;[N];貴州民族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蔡虹;[N];北京科技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楊華;[N];吉林日報;2011年
4 記者 王卓瑜;[N];杭州日報;2011年
5 陳潔;[N];檢察日報;2003年
6 胡青;[N];中國社會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易運文;[N];光明日報;2010年
8 記者 周寧;[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陳潔;[N];四川科技報;2003年
10 北漢;[N];山西經濟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大學;2010年
2 劉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3 裴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4 師震;論自我意識自覺的機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D];上海大學;2011年
5 孫樹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蔣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鳳志;思想政治教育美學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鄖在廷;西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立慧;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10 王金情;人的需要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申紅艷;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2 哈斯塔娜;蒙古族女大學生的婚戀觀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3 鄧欣;當前女大學生婚戀觀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2年
4 喬惠芳;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女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D];中南大學;2010年
5 田珺瑤;新時期女大學生婚戀觀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6 周媛;困境與希望:90后大學生婚戀觀教育[D];南昌大學;2011年
7 程蕾;當代研究生婚戀觀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8 陳昕;大學生婚戀觀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9 穆文茹;由“非誠勿擾”現(xiàn)象透視“80后”婚戀觀及教育對策[D];山西財經大學;2012年
10 秦琛;“80”后高學歷群體與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婚戀觀對比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90后女大學生婚戀觀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92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izhenglunwen/9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