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生長發(fā)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2-14 20:19
隨著農業(yè)現代化的進行,機采棉種植模式在新疆開始大面積推廣。為探明不同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生長發(fā)育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本試驗設置3種布管數量(G5:鋪設5條滴灌帶、G3:鋪設3條滴灌帶、G2:鋪設2條滴灌帶)和4個施氮水平,分別為N0:不施氮(0 kg/hm2)、N1:優(yōu)化施氮量的0.75倍(237.75 kg/hm2),N2:優(yōu)化施氮量(317 kg/hm2),N3:優(yōu)化施氮量的1.25倍(396.25kg/hm2),進行裂區(qū)試驗設計,研究不同水氮調控下南疆機采棉生長發(fā)育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在機采棉生育前期,不同水氮處理對農藝性狀無顯著影響。隨著生育期的推進,在同一施肥水平下,機采棉株高等農藝性狀指標均隨著布管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布管水平下,機采棉農藝性狀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在G5和G3條件下,施氮量對機采棉株高、主莖葉數等農藝性狀的調控效果均優(yōu)于G2,總體表現為G5>G3>G2,其中G5條件下,各施氮處理果枝始節(jié)高度均大于18 cm,符合機采棉機采要求...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膜下滴灌機采棉相關研究
1.2 水氮調控對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3 水氮調控對土壤氮素運移的影響
1.4 水氮調控對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試驗測定項目與方法
2.4.1 田間調查項目與方法
2.4.2 干物質積累測定
2.4.3 植株全氮含量測定
2.4.4 土壤無機氮含量測定
2.4.5 產量性狀測定
2.4.6 計算公式
2.4.7 數據處理
2.5 技術路線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水氮調控對棉花農藝性狀的影響
3.1.1 水氮調控對棉花株高的影響
3.1.2 水氮調控對棉花主莖葉數的影響
3.1.3 水氮調控對棉花單株果枝數、果枝始節(jié)、倒三葉寬的影響
3.1.4 水氮調控對棉花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3.2 水氮調控對棉花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研究
3.2.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3.2.2 水氮調控對棉花營養(yǎng)器官的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3.2.3 水氮調控對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3.3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氮素積累與分配的研究
3.3.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氮素積累量的影響
3.3.2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吸收量的影響
3.4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產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3.4.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產量的影響
3.4.2 水氮調控對土壤氮素運移的影響
3.4.3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4.4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氮肥利用效率的影響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4.2 討論
4.2.1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農藝性狀變化
4.2.2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干物質積累與分配
4.2.3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氮素積累與分配
4.2.4 不同水氮調控下土壤氮素運移變化
4.2.5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產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42952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膜下滴灌機采棉相關研究
1.2 水氮調控對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3 水氮調控對土壤氮素運移的影響
1.4 水氮調控對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試驗測定項目與方法
2.4.1 田間調查項目與方法
2.4.2 干物質積累測定
2.4.3 植株全氮含量測定
2.4.4 土壤無機氮含量測定
2.4.5 產量性狀測定
2.4.6 計算公式
2.4.7 數據處理
2.5 技術路線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水氮調控對棉花農藝性狀的影響
3.1.1 水氮調控對棉花株高的影響
3.1.2 水氮調控對棉花主莖葉數的影響
3.1.3 水氮調控對棉花單株果枝數、果枝始節(jié)、倒三葉寬的影響
3.1.4 水氮調控對棉花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3.2 水氮調控對棉花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研究
3.2.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3.2.2 水氮調控對棉花營養(yǎng)器官的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3.2.3 水氮調控對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3.3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氮素積累與分配的研究
3.3.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氮素積累量的影響
3.3.2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吸收量的影響
3.4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產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3.4.1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產量的影響
3.4.2 水氮調控對土壤氮素運移的影響
3.4.3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4.4 水氮調控對機采棉氮肥利用效率的影響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4.2 討論
4.2.1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農藝性狀變化
4.2.2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干物質積累與分配
4.2.3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氮素積累與分配
4.2.4 不同水氮調控下土壤氮素運移變化
4.2.5 不同水氮調控下機采棉產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429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7429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