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墾對崇明東灘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及其紅外光譜學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3 15:12
為了揭示圍墾對崇明東灘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崇明東灘92大堤、98大堤和2016大堤圍墾區(qū)為研究區(qū)域,通過分析崇明東灘圍墾區(qū)0~100cm深度內土壤理化性質、總有機碳(TOC)、活性有機碳(LC)和惰性有機碳(RC)含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及有機碳組分結構,結合土壤紅外光譜學特征探討了圍墾對崇明東灘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結果表明:(1)研究區(qū)域所有土壤樣品粒徑、含水率、pH、電導率和全氮含量分別介于:5.29~37.02μm、13.29~44.84%、7.29~8.95、0.08~0.75 2ms 和 0.26~6.73g/kg,含量的空間差異較大;土壤樣品粒徑、含水率、pH、電導率和全氮在0~100cm深度范圍內含量平均值為:16.97±2.95μm、29.75±3.88%、8.44±0.25、0.32±0.07 2ms和0.80±0.42 g/kg,在某些深度可出現明顯的峰值。(2)研究區(qū)域所有樣品的土壤TOC含量介于0.62~43.74 g C/kg,平均值為6.86±3.68 gC/kg,略低于崇明東灘鹽沼濕地表層沉積物有機碳含量。TOC含量0~100cm垂向分布的總體特...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技術路線圖??
1年6月至1992年3月厘墾東旺沙,成陸面積44平方公里;??I"8年冬至I"9年春圍墾東旺沙周墾區(qū)外高差灘,成陸面積22.67〒方公里,??僅在20世紀90年代就是崇明東灘海岸線向外推進了?7.2公里(王開運等,2013)。??研究區(qū)域位于長江河口崇明東灘圍墾區(qū)(92?—16大堤之間)。??,^^?海'\?…??30.68°N?-?^\?CZI?光灘?31.46°N??121?20°F.?122.00°E?121.92"E?I2I.96°E?122:00oE??圖1-1采樣點分布圖??2.2研究方法??2.2.1樣品采集與處理??8??
n-|?i??j?i?n?i?_?i?i?n-l?i???i?i??二?i?1〇.??20-?mf;?20-?20-??30-?30-?30-?J??4〇-?f?4〇-??&?4〇-?一??50-?\?SO-?SO-??60?6〇?S?6〇??70-?70-?V?70-??so-?^?so-?so-?y??90-?G柱樣9。-?H柱樣?90-?f?I柱樣??100」?100」?100」?、??圖3-1?_明東灘各柱樣±壤粒徑深度分布圖??為了研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崇明東灘土壤粒徑的影響,對各種土地利用方??式(見表2-1)下土壤的粒徑進行了比較,結果如圖3-2所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粒徑差異較校其中菜地這種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徑略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徑分布為12.77?20.57拜,平均值為16.51±1.76叫1;其次為??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徑分布為9.06?25.88pm,平均植為17.48±3.59pm;??水稻田、河邊蘆葦地和西瓜地這三種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徑變化差異不大,分??1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陸鹽堿濕地土壤pH對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J]. 于秀麗.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19(11)
[2]基于傅里葉紅外光譜棄耕地開墾前后土壤有機質結構變化分析[J]. 常漢達,王晶,張鳳華. 土壤通報. 2019(02)
[3]亞熱帶森林轉換對不同粒徑土壤有機碳的影響[J]. 胡雪寒,劉娟,姜培坤,周國模,李永夫,吳家森. 土壤學報. 2018(06)
[4]沿海灘涂圍墾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進展[J]. 徐彩瑤,濮勵杰,朱明. 生態(tài)學報. 2018(03)
[5]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的有機質物源變化分析[J]. 晁海娟,高建華,賈建軍,張晨晨,郭俊麗,薛成鳳.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7(02)
[6]蒙西侏羅紀煤低溫氧化紅外官能團分析[J]. 程根銀,程宥,曹健,馮山.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6(04)
[7]膠州灣濱海濕地土壤有機碳時空分布及儲量[J]. 訾園園,郗敏,孔范龍,李悅,楊玲.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7)
[8]長期施肥對黃壤有機碳平衡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 張雅蓉,李渝,劉彥伶,張文安,蔣太明. 土壤學報. 2016(05)
[9]不同干擾強度對灘涂圍墾區(qū)土壤顆粒組成的時空分異特征的影響[J]. 張濛,濮勵杰,王小涵,王琪琪,于雪. 自然資源學報. 2016(05)
[10]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土壤化學性質的短期變化特征[J]. 張徐,張明,吳鵬豹,楊曉輝,張歡,高超. 土壤通報. 2016(02)
博士論文
[1]長江口不同年限圍墾區(qū)景觀結構與功能分異[D]. 孫永光.華東師范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崇明東灘鹽沼表層沉積物有機碳組分及其來源示蹤研究[D]. 頓佳耀.上海師范大學 2019
[2]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鹽沼土壤有機碳組分、來源及結構特征研究[D]. 杭子清.南京師范大學 2013
[3]崇明東灘圍墾區(qū)土壤性質和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分異[D]. 楊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3
[4]土壤、沉積物以及藍藻中有機質標準物質的提取與表征[D]. 林櫻.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2011
[5]崇明東灘土壤呼吸動態(tài)研究[D]. 任文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1
[6]圍墾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長江口灘地土壤有機碳的影響[D]. 周學峰.華東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34919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技術路線圖??
1年6月至1992年3月厘墾東旺沙,成陸面積44平方公里;??I"8年冬至I"9年春圍墾東旺沙周墾區(qū)外高差灘,成陸面積22.67〒方公里,??僅在20世紀90年代就是崇明東灘海岸線向外推進了?7.2公里(王開運等,2013)。??研究區(qū)域位于長江河口崇明東灘圍墾區(qū)(92?—16大堤之間)。??,^^?海'\?…??30.68°N?-?^\?CZI?光灘?31.46°N??121?20°F.?122.00°E?121.92"E?I2I.96°E?122:00oE??圖1-1采樣點分布圖??2.2研究方法??2.2.1樣品采集與處理??8??
n-|?i??j?i?n?i?_?i?i?n-l?i???i?i??二?i?1〇.??20-?mf;?20-?20-??30-?30-?30-?J??4〇-?f?4〇-??&?4〇-?一??50-?\?SO-?SO-??60?6〇?S?6〇??70-?70-?V?70-??so-?^?so-?so-?y??90-?G柱樣9。-?H柱樣?90-?f?I柱樣??100」?100」?100」?、??圖3-1?_明東灘各柱樣±壤粒徑深度分布圖??為了研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崇明東灘土壤粒徑的影響,對各種土地利用方??式(見表2-1)下土壤的粒徑進行了比較,結果如圖3-2所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粒徑差異較校其中菜地這種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徑略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徑分布為12.77?20.57拜,平均值為16.51±1.76叫1;其次為??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徑分布為9.06?25.88pm,平均植為17.48±3.59pm;??水稻田、河邊蘆葦地和西瓜地這三種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徑變化差異不大,分??1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陸鹽堿濕地土壤pH對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J]. 于秀麗. 中國農機化學報. 2019(11)
[2]基于傅里葉紅外光譜棄耕地開墾前后土壤有機質結構變化分析[J]. 常漢達,王晶,張鳳華. 土壤通報. 2019(02)
[3]亞熱帶森林轉換對不同粒徑土壤有機碳的影響[J]. 胡雪寒,劉娟,姜培坤,周國模,李永夫,吳家森. 土壤學報. 2018(06)
[4]沿海灘涂圍墾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進展[J]. 徐彩瑤,濮勵杰,朱明. 生態(tài)學報. 2018(03)
[5]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的有機質物源變化分析[J]. 晁海娟,高建華,賈建軍,張晨晨,郭俊麗,薛成鳳.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7(02)
[6]蒙西侏羅紀煤低溫氧化紅外官能團分析[J]. 程根銀,程宥,曹健,馮山.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6(04)
[7]膠州灣濱海濕地土壤有機碳時空分布及儲量[J]. 訾園園,郗敏,孔范龍,李悅,楊玲.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7)
[8]長期施肥對黃壤有機碳平衡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 張雅蓉,李渝,劉彥伶,張文安,蔣太明. 土壤學報. 2016(05)
[9]不同干擾強度對灘涂圍墾區(qū)土壤顆粒組成的時空分異特征的影響[J]. 張濛,濮勵杰,王小涵,王琪琪,于雪. 自然資源學報. 2016(05)
[10]典型灘涂圍墾區(qū)土壤化學性質的短期變化特征[J]. 張徐,張明,吳鵬豹,楊曉輝,張歡,高超. 土壤通報. 2016(02)
博士論文
[1]長江口不同年限圍墾區(qū)景觀結構與功能分異[D]. 孫永光.華東師范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崇明東灘鹽沼表層沉積物有機碳組分及其來源示蹤研究[D]. 頓佳耀.上海師范大學 2019
[2]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鹽沼土壤有機碳組分、來源及結構特征研究[D]. 杭子清.南京師范大學 2013
[3]崇明東灘圍墾區(qū)土壤性質和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分異[D]. 楊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3
[4]土壤、沉積物以及藍藻中有機質標準物質的提取與表征[D]. 林櫻.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2011
[5]崇明東灘土壤呼吸動態(tài)研究[D]. 任文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1
[6]圍墾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長江口灘地土壤有機碳的影響[D]. 周學峰.華東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349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349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