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煙草黑脛病菌遺傳多樣性研究
【學位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S435.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國勝,高智謀,陳娟;煙草黑脛病研究進展[J];煙草科技;2001年09期
2 葉枝祿;煙草黑脛病及其綜合防治[J];福建農業(yè);2002年10期
3 馬國勝,高智謀,陳娟;煙草黑脛病菌研究進展(一)[J];煙草科技;2003年04期
4 易龍;煙草黑脛病的診斷及防治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05年11期
5 李發(fā)新;;濟源市煙草黑脛病的發(fā)病條件與防治方法[J];中國植保導刊;2006年12期
6 劉廷利;;煙草黑脛病的診斷及綜合防治技術[J];植物醫(yī)生;2007年01期
7 李大慶;文西明;梁忠義;馮勇;;余慶縣煙草黑脛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研究[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8 楊廷;張伏軍;袁志輝;胡軍華;肖杰;藍希鉗;周澤揚;;Pseudomonas sp.20~#-5防治煙草黑脛病田間試驗初報[J];植物保護;2007年03期
9 彭清云;易圖永;;防治煙草黑脛病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yè)科學;2008年06期
10 秦基偉;白良杰;胡國有;;襄城縣煙草黑脛病的發(fā)病條件與防治對策[J];植物醫(yī)生;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國康;肖崇剛;馬冠華;曾昭興;胡倉習;張勇;陳益銀;;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煙草黑脛病研究[A];糧食安全與植?萍紕(chuàng)新[C];2009年
2 熊麗平;肖崇剛;馬冠華;陳國康;;兩株熒光假單胞菌混合對煙草黑脛病的控制研究[A];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力;羅文富;吳佳;孔聰聰;彭堅強;蘭建強;;蜂膠對煙草黑脛病防治效果及對產量的影響的田間試驗[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李錫宏;梅東海;譚軍;郭利;吳志勇;許汝冰;鄭莉;;幾種殺菌劑防治煙草黑脛病試驗報告[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田香華;楊軍;侯明生;;幾丁低聚糖對煙草黑脛病菌及寄主防御酶的影響[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沈奕;李萍;高智謀;王革;陳方新;;幾丁寡糖對煙草黑脛病的控病效果及作用機理[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慧麗;李云華;夏振遠;周藜;鄭重;;一株煙草黑脛病拮抗細菌的鑒定與防效測定[A];2005年華東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朱宏建;高必達;;一個鏈霉菌菌株培養(yǎng)濾液的抗菌活性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何孝兵;肖崇剛;馬冠華;徐宸;代先強;;煙田間作黃豆對土壤微生物及拮抗微生物群落的影響[A];糧食安全與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C];2009年
10 王巖;肖崇剛;陳國康;竇彥霞;易龍;;煙草根圍土壤拮抗放線菌的分離篩選[A];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林滋鑾;煙草黑脛病的防治[N];福建科技報;2003年
2 永定縣堂堡農業(yè)站 張元華;煙草黑脛病及其綜合防治[N];福建科技報;2006年
3 陳榮興;煙草黑脛病防治措施[N];云南科技報;2006年
4 云南省植保植檢站 李永川 楊虹;?购党晒ゾo煙草黑脛病防治是關鍵[N];云南科技報;2005年
5 云南省植保植檢站 屈天堯;霜霉威——防治煙草黑脛病效果顯著[N];云南科技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許學明;煙草黑脛病菌對六種殺菌劑的抗性測定及抗甲霜靈機制的初步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董國菊;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72-10菌株對煙草黑脛病的生防機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3 李義強;防治煙草黑脛病藥劑的殘留降解及安全性評價與風險評估[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區(qū)嬋;廣西巖溶地區(qū)煙草黑脛病拮抗細菌的篩選與特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雷;福建省三明市煙草黑脛病發(fā)生特點與防治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3 楊廷;假單胞菌20~#-5菌株對煙草黑脛病的生物防治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楊蘭;湘西地區(qū)煙草黑脛病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董瑜;防治煙草黑脛病緩釋型殺菌劑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6 楊超;重慶萬州區(qū)煙草黑脛病發(fā)病情況調查及綜合防治效果[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劉萍花;云南省煙草黑脛病菌遺傳多樣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8 李斌;四川煙草黑脛病菌生理小種鑒定及放線菌對黑脛病的生防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8年
9 周德海;淄博煙草黑脛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潘萌;防治煙草黑脛病拮抗微生物的篩選與應用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13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1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