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皰疹病毒Ⅰ型gI基因序列分析及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貓皰疹病毒Ⅰ型gI基因序列分析及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出處:《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貓病毒性鼻氣管炎 貓皰疹病毒Ⅰ型 gI基因 PCR 檢測
【摘要】:貓病毒性鼻氣管炎(Feline viral rhinotracheitis,FVR)又稱貓傳染性鼻氣管炎,是由貓皰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引起貓科動物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上呼吸道癥狀為特征。主要侵害幼貓,發(fā)病率可高達100%,病死率50%。成年貓也可感染但病死率低,康復動物多成為帶毒動物可間歇性向體外排毒。該病在臨床癥狀上很難與貓其它上呼吸道疾病鑒別,目前獸醫(yī)臨床對該病尚未有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只能通過較為復雜繁瑣的實驗室診斷來確診該病。但無論病原分離培養(yǎng)還是血清學診斷,因實驗周期長、敏感性差等原因均未大范圍的應用于臨床。PCR診斷方法克服了傳統實驗室診斷的諸多弊端是診斷該病較為理想的方法。本實驗旨在建立一種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檢測FHV-1的PCR方法。根據GenBank發(fā)表的FHV-1基因序列選取gI基因為靶基因設計合成特異性引物,對疑似病料進行PCR擴增并克隆FHV-1 gI全基因和制備標準陽性質粒。對已建立的PCR診斷方法進行優(yōu)化同時對已優(yōu)化PCR診斷方法進行敏感性、特異性、重復性試驗驗證,并依賴本實驗建立的FHV-1 PCR方法對46份臨床樣本進行檢測。結果成功從疑似病料中擴增出FHV-1 gI基因并對其克隆制備標準陽性質粒,對質粒測序分析顯示所克隆的FHV-1 gI基因全長1155 bp與FHV-1各分離株同源性均在99.7%以上,進化樹分析結果顯示與澳大利亞株(KR381787.1)親緣關系最近。同時對PCR方法優(yōu)化確定最佳退火溫度為56℃C,最低檢測DNA模板濃度為3.23×103 copies/μL(即最低可檢測136.5 fg/μL的目標DNA)。在特異性檢測方面該方法可特異性檢出FHV-1無法檢出犬細小病毒(CPV)、犬瘟熱病毒(CDV)、綿羊肺炎支原體(Movis)、牛支原體(M.bovis)、牛皰疹病毒Ⅰ型(BHV-1)。另外運用本實驗所建立的PCR診斷方法對46份臨床待檢樣本進行檢測,檢出陽性為28份,陽性率為60.87%,對陽性樣本PCR產物進行序列分析與GenBank登錄的FHV-1代表株同源性均為99%以上。表明所建立的PCR診斷方法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特點,可運用于臨床樣本的快速、準確的檢測。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852.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虎俊隆;皰疹病毒與神經節(jié)[J];固原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2 張長品,申昆玲,江載芳;兒童人皰疹病毒6、7、8型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1998年11期
3 中野和司,王艦,周正任;皰疹病毒與趨化因子[J];日本醫(yī)學介紹;2000年04期
4 王建華;新型人皰疹病毒8型[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0年01期
5 李秉鴻;一種新的神經性馬皰疹病毒[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1年02期
6 孫照剛,徐玉輝,張曼夫;一種獨特的皰疹病毒—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5年09期
7 肖洋;;人皰疹病毒6型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06年05期
8 嚴玉辰,李福琛,劉學禮,王樹蕙,張玉琴,魏桂珍,趙之信,蔡保建;豚鼠潛在的類皰疹病毒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1981年01期
9 彭瑚,房益蘭,楚雍烈;人類6型皰疹病毒[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91年04期
10 李彬,郭永建;人皰疹病毒6型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志軍;仇華吉;童光志;;一種豬皰疹病毒的分離與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寶山;張繼一;;貓皰疹病毒1型糖蛋白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劉超;邱亞峰;馬志永;;α-皰疹病毒與宿主細胞骨架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玉峰;史玉穎;馬秀麗;吳靜;于可響;林樹乾;黃兵;;禽皰疹病毒特有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黃瑜;程龍飛;李文楊;蘇敬良;莊向生;;鴨皰疹病毒Ⅱ型(暫定名)的分離鑒定[A];第四屆中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葛菡;程安春;汪銘書;朱德康;羅啟慧;賈仁勇;郭宇飛;陳孝躍;;皰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的研究進展[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鄭之北;吳亦棟;尚世強;杜立中;;兒科常見人皰疹病毒的檢測及基因分型[A];2007年浙江省兒科學、小兒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周榮;劉文寬;曾文鋌;劉倩;許元生;;皰疹病毒是引起“自疑陰滋病人”癥狀的病原體嗎?[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柯浩;劉振興;郝樂;馬艷平;馮國清;馬江耀;梁志凌;陳棠堂;顏遠義;王先科;;我國鯉科皰疹病毒3型病毒病流行病學調查[A];中國水產學會魚病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10 凌勇;楊君敬;何誠;;禽新發(fā)生皰疹病毒的分離與初步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何德功;鯉魚皰疹病毒在日本大面積感染[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2 高潔;皰疹病毒易感染哪些部位[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3 武漢協和醫(yī)院皮膚性病科 馮愛平;慎防皰疹病毒侵襲胎兒[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4 新華;英國研究用皰疹病毒治腦癌[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5 呂乃群;嘴起皰說明您累了[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6 記者邰舉;皰疹病毒感染機理被發(fā)現[N];科技日報;2002年
7 新訊;皰疹病毒誘發(fā)慢性疲勞[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8 束梅英;皰疹病毒:癌細胞的克星[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9 本報特約撰稿人 陳本川;藥物副作用壁壘久攻難破[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10 王馨立;以毒攻毒[N];文匯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軍;PACS-1在單純皰疹病毒I型糖蛋白B定位于分泌高爾基體網絡中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2 齊眉;人皰疹病毒8型重組蛋白的制備和應用及其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D];山東大學;2006年
3 張晨飛;MDV-1 CVI988疫苗株VP22及UL13蛋白功能初步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4 朱洪偉;鴨腸炎病毒UL15及UL41基因的鑒定[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5 魏榮;兩種重組火雞皰疹病毒rHVT-gB1/EGFP和rHVT-EGFP的構建[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1年
6 秦宇;干擾素調節(jié)因子7對人類8型皰疹病毒基因表達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馬光剛;馬皰疹病毒Ⅰ型改造活疫苗的構建及其作為活載體的應用[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卓鳳;鯽感染鯉皰疹病毒Ⅱ的組織病理學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夏俊洋;牡蠣皰疹病毒魁蚶株基因組測定與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3 趙盼盼;野鴿皰疹病毒的分離鑒定及UL27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6年
4 高文輝;牡蠣皰疹病毒巢式PCR檢測法及基因分型系統的建立[D];上海海洋大學;2016年
5 楊永龍;新疆伊犁地區(qū)馬皰疹病毒1型的分離鑒定及其gB和gD基因的序列分析[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6年
6 李航;貓皰疹病毒Ⅰ型gI基因序列分析及PCR檢測方法的建立[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7年
7 馬建強;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人皰疹病毒7型感染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羅丹;鯉皰疹病毒Ⅱ型4種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4年
9 劉平平;馬皰疹病毒Ⅰ型TK基因啟動子的定位及特點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心聲;人皰疹病毒8型(HHV-8)的基因表達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3289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2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