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絲/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2:39
本文綜合利用鎂合金和聚乳酸(PLA)在力學性能和降解性能方面的優(yōu)勢,采用熱壓和熱拉拔的方法制備了可降解的Mg-2Zn絲/PLA復合棒材,并深入研究了制備工藝和微觀結構對復合棒材的力學性能、體外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影響。采用微弧氧化(MAO)法、化學修飾法包括氫氟酸(HF)、多巴胺(DA)、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對Mg-2Zn絲材進行了表面處理。其中MAO處理之后的絲材表面粗糙多孔,大多數孔徑為0.51.5μm,表面粗糙度為192.0±5.0nm,這有利于在制備復合材料的過程中絲材表面和PLA之間形成較強的機械鎖合力。采用單絲拔出實驗定量比較分析了不同的界面對界面結合強度的影響。采用Material Studio軟件從分子動力學模擬的角度計算分析比較了Mg、MgO、MgF2表面和PLA之間的界面結合狀態(tài),揭示出Mg和PLA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為范德華力,MgO以及MgF2中的Mg和PLA中的羰基O之間形成了強烈的靜電作用力。由于機械鎖合力和靜電作用力的結果使得MAO組的界面結合強度最高,該組絲材制備的復合材料...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7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乳酸(左)和D-乳酸(右)的結構式
圖1-1 L-乳酸(左)和D-乳酸(右)的結構式由于人體內的乳酸是左旋的,考慮到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目前最常用的醫(yī)用聚乳酸產品主要是PLLA和PDLLA兩種。
采用自增強技術制備的具有代表性的聚乳酸內固定物的實物圖見圖1-3。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自增強技術,其最本質的增強機理均基于改變PLA分子鏈的聚集態(tài)結構,即分子鏈的取向排列。但由于無定形聚乳酸和結晶聚乳酸內部結構的不同,形成取向的機理也不完全相同。
本文編號:3545620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7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乳酸(左)和D-乳酸(右)的結構式
圖1-1 L-乳酸(左)和D-乳酸(右)的結構式由于人體內的乳酸是左旋的,考慮到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目前最常用的醫(yī)用聚乳酸產品主要是PLLA和PDLLA兩種。
采用自增強技術制備的具有代表性的聚乳酸內固定物的實物圖見圖1-3。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自增強技術,其最本質的增強機理均基于改變PLA分子鏈的聚集態(tài)結構,即分子鏈的取向排列。但由于無定形聚乳酸和結晶聚乳酸內部結構的不同,形成取向的機理也不完全相同。
本文編號:35456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54562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