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A6/LOXL2復合體以及MACC1促進膽管癌血管生成的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8 16:11
研究背景:膽管癌(CCA)是僅次于肝細胞癌的第二常見肝膽系統(tǒng)腫瘤,預后差,其總體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對于早期CCA患者,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案,但只有部分患者(約35%)適合于具有療效的外科切除。因此,更好地深入了解CCA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學行為將有助于尋找新的分子靶點治療CCA。血管生成是由已有的血管系統(tǒng)形成新的血管過程,已成為惡性腫瘤的一個公認標志。腫瘤通過生成的血管提供營養(yǎng)和氧氣維持迅速的生長和轉移。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EGFA)在腫瘤血管生成中起著關鍵作用,并與許多實體癌的腫瘤血管密度有關。高微血管密度(MVD)的實體瘤患者比低微血管密度的實體瘤患者生存期短。抗血管生成治療已被臨床應用于各種實體瘤,包括CCA。盡管如此,抗血管生成治療對癌癥的臨床療效仍不令人滿意,而且臨床副作用、細胞毒性、耐藥和患者復發(fā)率均較高。因此,迫切需要理解血管生成的新機制。GATA結合蛋白6(GATA6)是GATA結合蛋白家族的一員,包含兩個高度保守的含鋅指轉錄因子。在胚胎發(fā)育期間GATA6對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其他組織的增殖、分化和發(fā)育至關重要。腫瘤發(fā)生與胚胎期基因激活密切相關,GATA...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14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析GSE76297(A)和GSE107943(B)兩個數(shù)據集中GATA6的mRNA在膽管癌和癌旁的表達
陸軍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中 LOXL2 與 VEGFA 的 mRNA 表達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 LOXL2 與 VEGFA正相關(P<0.001,P<0.05 和 P<0.0001)(圖 2.4A, B, C)。
陸軍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中 LOXL2 與 VEGFA 的 mRNA 表達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 LOXL2 與 VEGFA正相關(P<0.001,P<0.05 和 P<0.0001)(圖 2.4A, B, C)。 2.2 分析 TCGA(CHOL)(A),GSE76297(B)和 GSE107943(C)三個數(shù)據集中FA 表達量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族性顱內動脈瘤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 劉珺宇,嚴俊霞,李毅鋒,姜維喜.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3)
[2]Circulating metastasis 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 transcript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 plasma a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J]. Susen Burock,Pia Herrmann,Ina Wendler,Markus Niederstrasser,Klaus-Dieter Wernecke,Ulrike Ste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01)
本文編號:3412240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14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析GSE76297(A)和GSE107943(B)兩個數(shù)據集中GATA6的mRNA在膽管癌和癌旁的表達
陸軍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中 LOXL2 與 VEGFA 的 mRNA 表達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 LOXL2 與 VEGFA正相關(P<0.001,P<0.05 和 P<0.0001)(圖 2.4A, B, C)。
陸軍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中 LOXL2 與 VEGFA 的 mRNA 表達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 LOXL2 與 VEGFA正相關(P<0.001,P<0.05 和 P<0.0001)(圖 2.4A, B, C)。 2.2 分析 TCGA(CHOL)(A),GSE76297(B)和 GSE107943(C)三個數(shù)據集中FA 表達量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族性顱內動脈瘤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 劉珺宇,嚴俊霞,李毅鋒,姜維喜.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3)
[2]Circulating metastasis 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 transcript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 plasma a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J]. Susen Burock,Pia Herrmann,Ina Wendler,Markus Niederstrasser,Klaus-Dieter Wernecke,Ulrike Ste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5(01)
本文編號:34122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4122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