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獲得性耐藥細胞株的建立及耐藥機制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8-11 12:07
目的:第三代EGFR-TKI在臨床試驗中較一代、二代TKI顯示了更加驚喜的數(shù)據(jù),奧希替尼作為目前唯一獲批的三代TKI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認可并順利贏得四大指南聯(lián)合推薦一線治療寶座。然而奧希替尼作為新一代的明星靶向藥物,終將面臨耐藥問題。明確耐藥機制,并探索耐藥后潛在的治療策略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課題擬通過體外誘導建立奧希替尼耐藥細胞株H1975/OR,利用二代測序技術找到可能導致奧希替尼獲得性耐藥的關鍵基因,探討奧希替尼獲得性耐藥的分子機制。以期為EGFR-TKI獲得性耐藥機制研究提供更多體外實驗依據(jù),進而為臨床耐藥后患者找到潛在性的治療策略。方法:對含有EGFR L858R/T790M雙突變的細胞系H1975進行體外低濃度加量遞增方法誘導建立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耐藥株H1975/OR。經(jīng)過細胞毒性實驗檢測耐藥指數(shù)明確成功建立耐藥株后首先比較親本細胞與耐藥細胞在形態(tài)學及生物學特征方面的差異,包括利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明確兩株細胞增殖水平差異,利用流式分析儀檢測凋亡與細胞周期的差異,利用劃痕實驗、Transwell實驗明確兩株細胞遷移、侵襲能力的差異。由表型的差異考慮可能...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孔板實驗處理圖示
肺腺癌細胞系,分別觀察其對一代、三代 EGFR-TKI 藥物厄洛替尼、奧希替尼藥物敏感性差異。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 PC9 對一代 TKI 厄洛替尼與三代 TKI 奧希替尼敏感性相差不多,但奧希替尼的 IC50較低即對奧希替尼敏感性更高(圖1.2.1A,表 1.2.1);而 H1975 細胞系由于存在 T790M,一代 TKI 厄洛替尼不敏感,三代TKI 敏感(圖 1.2.1 B)。兩細胞系的對兩種藥物的 IC50 見表 1.2.1。根據(jù)結果表明 H1975 符合實驗設計要求。
1.2.3 奧希替尼耐藥株 H1975/OR 的鑒定及生物學特征分析1.2.3.1 奧希替尼耐藥株 H1975/OR 耐藥細胞株鑒定為確定耐藥細胞株是否成功建立,我們檢測親本和耐藥株在不同奧希替尼藥物濃度下 72 小時細胞存活情況,探討兩系細胞對奧希替尼的敏感性差異及耐藥指數(shù)。結果如圖 1.2.3.1 所示,隨著奧希替尼藥物濃度增加,兩種細胞存活逐漸減少。在相同藥物濃度作用下,耐藥細胞較親本細胞存活數(shù)多,測得兩系 IC50及耐藥指數(shù)如表1.2.3.1,親本細胞IC50為11.2nmol/L,耐藥株IC50為4.5umol/L,耐藥指數(shù)為 391.3。說明 H1975 奧希替尼耐藥株誘導成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三代EGFR-TKIs耐藥之初探[J]. 倪蓮芳,聶立功. 中國肺癌雜志. 2018(02)
[2]DNA測序技術概述[J]. 付春鵬. 生物學教學. 2017(11)
[3]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s耐藥——小細胞肺癌轉化的研究進展[J]. 張文秋,李永琦,吳荻. 中國肺癌雜志. 2017(10)
[4]一代和三代EGFR-TKI聯(lián)合用藥有效治療攜帶EGFR-T790M和反式C797S的肺腺癌[J]. 黃婕,王震. 循證醫(yī)學. 2017(04)
[5]精準醫(yī)學背景下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應用策略[J]. 趙靜,張世佳,周彩存. 中華腫瘤雜志. 2017 (02)
[6]奧希替尼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應用[J]. 張帥,艾斌. 藥品評價. 2016(18)
[7]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療十年[J]. 石遠凱,孫燕.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5 (08)
[8]新一代測序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前景[J]. 楊曉玲,施蘇華,唐恬. 生物技術通報. 2010(10)
[9]DNA甲基化——腫瘤產(chǎn)生的一種表觀遺傳學機制[J]. 張麗麗,吳建新. 遺傳. 2006(07)
博士論文
[1]Hedgehog信號通路在EGFR-TKI敏感和耐藥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 白曉燕.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36128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孔板實驗處理圖示
肺腺癌細胞系,分別觀察其對一代、三代 EGFR-TKI 藥物厄洛替尼、奧希替尼藥物敏感性差異。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 PC9 對一代 TKI 厄洛替尼與三代 TKI 奧希替尼敏感性相差不多,但奧希替尼的 IC50較低即對奧希替尼敏感性更高(圖1.2.1A,表 1.2.1);而 H1975 細胞系由于存在 T790M,一代 TKI 厄洛替尼不敏感,三代TKI 敏感(圖 1.2.1 B)。兩細胞系的對兩種藥物的 IC50 見表 1.2.1。根據(jù)結果表明 H1975 符合實驗設計要求。
1.2.3 奧希替尼耐藥株 H1975/OR 的鑒定及生物學特征分析1.2.3.1 奧希替尼耐藥株 H1975/OR 耐藥細胞株鑒定為確定耐藥細胞株是否成功建立,我們檢測親本和耐藥株在不同奧希替尼藥物濃度下 72 小時細胞存活情況,探討兩系細胞對奧希替尼的敏感性差異及耐藥指數(shù)。結果如圖 1.2.3.1 所示,隨著奧希替尼藥物濃度增加,兩種細胞存活逐漸減少。在相同藥物濃度作用下,耐藥細胞較親本細胞存活數(shù)多,測得兩系 IC50及耐藥指數(shù)如表1.2.3.1,親本細胞IC50為11.2nmol/L,耐藥株IC50為4.5umol/L,耐藥指數(shù)為 391.3。說明 H1975 奧希替尼耐藥株誘導成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三代EGFR-TKIs耐藥之初探[J]. 倪蓮芳,聶立功. 中國肺癌雜志. 2018(02)
[2]DNA測序技術概述[J]. 付春鵬. 生物學教學. 2017(11)
[3]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s耐藥——小細胞肺癌轉化的研究進展[J]. 張文秋,李永琦,吳荻. 中國肺癌雜志. 2017(10)
[4]一代和三代EGFR-TKI聯(lián)合用藥有效治療攜帶EGFR-T790M和反式C797S的肺腺癌[J]. 黃婕,王震. 循證醫(yī)學. 2017(04)
[5]精準醫(yī)學背景下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應用策略[J]. 趙靜,張世佳,周彩存. 中華腫瘤雜志. 2017 (02)
[6]奧希替尼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應用[J]. 張帥,艾斌. 藥品評價. 2016(18)
[7]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療十年[J]. 石遠凱,孫燕.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5 (08)
[8]新一代測序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前景[J]. 楊曉玲,施蘇華,唐恬. 生物技術通報. 2010(10)
[9]DNA甲基化——腫瘤產(chǎn)生的一種表觀遺傳學機制[J]. 張麗麗,吳建新. 遺傳. 2006(07)
博士論文
[1]Hedgehog信號通路在EGFR-TKI敏感和耐藥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 白曉燕.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361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3361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