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主要中醫(yī)證型患者面部動態(tài)情緒識別的腦功能影像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5 09:14
本文選題:肝氣郁結證 切入點:腎陽虧虛證 出處:《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抑郁癥中醫(yī)證候學臨床研究結果,肝氣郁結證與腎陽虧虛證是抑郁癥的主要證候,對抑郁癥此兩種中醫(yī)證候進行任務態(tài)腦功能研究,目的在于通過現代功能影像學技術明晰肝氣郁結證與腎陽虧虛證兩證候的腦功能客觀機理。具體研究為首先進行了對高興、恐懼、憤怒、中性4種男、女面部動態(tài)表情刺激材料的制定,形成一套符合本課題所需要的情緒刺激系統(tǒng)。其次,將所制作的情緒刺激系統(tǒng)應用于對抑郁癥肝氣郁結證及腎陽虧虛證患者的動態(tài)面部情緒認知的腦功能研究,通過肝氣郁結證及腎陽虧虛證抑郁癥患者情緒識別的任務態(tài)腦區(qū)功能活動的分析,希冀為此兩種證候機理及相關中醫(yī)證候理論從腦功能影像學角度進行客觀詮釋。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動態(tài)面部情緒識別系統(tǒng)的制作。用FaceGen Modeller3.5 Free軟件進行面孔設計,符合亞洲系人群熟悉的男、女面孔各一副,并將平和表情設為基準,以情緒程度10%權重進行加權直至100%,形成高興、恐懼、憤怒3種面部表情圖片,并用AVS Video Editor軟件對圖像編輯形成4s的動態(tài)視頻,并將視頻導入E-prime 2.0,從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招募男女志愿者對此套系統(tǒng)進行校驗,并記錄其初次、訓練后、1月洗脫期后的各種情緒的正確率進行比較分析。第二部分,抑郁癥中醫(yī)證型的情緒識別研究。在上述動態(tài)面部表情刺激系統(tǒng)成型后,選取中度抑郁癥患者,應用證候量表篩選出中醫(yī)證候為肝氣郁結型與腎陽虧虛型,并匹配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相似的正常人進行比較分析應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I)技術中任務態(tài)動態(tài)情緒面孔識別對此兩種證型進行情緒認知的研究。采用組塊設計(BLOCK),運用心理實驗系統(tǒng)Presentation軟件對兩種負性情緒(憤怒、恐懼)一種正性情緒(高興)以平和情緒作為對照進行呈現在被試面前,獲取被試對不同的情緒認知腦功能數據。腦功能數據基于Matlab操作平臺的SPM8神經影像分析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到活動變化明顯腦區(qū)。研究結果:第一部分,所招募的男女志愿者在年齡、教育年限、認知、智商上無明顯差別,氋興、憤怒、平和情緒無論在初次、即刻訓練后、1月洗脫期后正確率均在80%以上,恐懼表情正確率初次識別偏低未能合格,在經訓練及洗脫期后女性正確率較男性更高,且男女正確率均在80%。(1)與初次相比,即刻訓練后及洗脫期后不同性別之間的情緒識別結果。訓練后,男性在識別異性的總正確率及恐懼正確率較初次提高,而在識別同性高興情緒降低,女性在識別同性情緒方面除高興外正確率均較初次識別高,而在異性方面均未見明顯變化;在經洗脫期后,男性識別同性正確率無明顯變化,在異性識別方面總正確率及平和正確率較初次增高,女性在識別同性表情,除高興、憤怒外,其余情緒正確率較前均增高,在異性面孔識別方面,在總正確率及平和正確率高于初次識別。(2)不同性別識別具體情緒的結果?傉_率,初次識別時女性識別異性最高,訓練后女性識別同性、異性無明顯差異,但均高于男性識別同性、異性;高興情緒,初次識別男女無差異,訓練后女性識別異性比男性識別異性正確率高,洗脫期后,男女無明顯差別;憤怒情緒,在初次識別時,男性識別異性最低,經訓練后,女性識別同異性高于男識別異性,洗脫期后,男性識別同性高于異性,女性之間無差別;平和情緒,初次識別,男性識別同性正確率高于男性識別異性、女識別同性,而女性識別異性高于識別同性、男性識別異性,訓練后,女性識別同性、異性高于男性識別同性,洗脫期后,女性識別異性正確率最高。第二部分,肝氣郁結組、腎陽虧虛組及各自對照組之間在年齡、性別、教育年限、智商均未見明顯差別,在中醫(yī)證候上兩證候組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1)抑郁組與正常組比較,在識別憤怒情緒時,在左側梭狀回、左側顳極顳上回、右側腦島、右側楔前葉腦區(qū)活動增強,在右內側額上回活動降低;在識別恐懼情緒時,沒有活動增強的腦區(qū),而在左側楔前葉、左側內側和旁扣帶腦回、左側額中回、左側顳上回、右側額上回、右側楔葉、右側距狀裂周圍層皮質、右側島蓋部額下回、右側三角部額下回、右側丘腦、右側枕中回、右側背外側額上回、右側緣上回、右側頂上回、右側中央旁小葉腦區(qū)活動降低;在識別高興情緒時,在左側額中回、左側邊緣葉、右側顳上回、右側枕中回、右側中央蓋溝活動增強,而在內側前額皮層左額葉、左側顳中回、左側頂上回、右側頂上回、右側頂下緣角回、右側背外側額上回活動降低;在識別平和情緒時抑郁組與正常組沒有活動變化的腦區(qū)。(2)肝氣郁結證患者在識別憤怒情緒時活動增強的腦區(qū)在左側梭狀回、左側顳中回、左側楔葉、右側楔前葉,活動降低的腦區(qū)在左側內側額上回、右側內側額上回、右側中央前回;對恐懼情緒識別時沒有活動增強的腦區(qū),而在左側扣帶回、左側顳中回、左側顳上回、左側距狀裂周圍層皮質、左側中央前回、左側枕中回、左側頂上回、右側楔葉、右側中央前回、右側緣上回、右側頂上回、右側背外側額上回活動降低;在識別高興情緒時僅在右側島葉活動增強,而在左側頂上回活動降低;在識別平和情緒時沒有活動增強的腦區(qū),而在左側角回、左側內側額上回、右側內側額上回、右側丘腦、右側顳上回活動降低。(3)腎陽虧虛組對憤怒情緒識別時活動加強的腦區(qū)是左側杏仁核、左側楔前葉、雙側背外側額上回、右側腦島、右側緣上回、右側內側和旁扣帶腦回、右側頂上回,而活動降低的腦區(qū)在左側三角部額下回;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腎陽虧虛證患者識別恐懼情緒沒有活動增強腦區(qū),而在左側楔前葉、左側顳上回、左側內側額上回、右側緣上回、右側頂上回、右側三角部額下回活動降低;對于高興情緒,均未有活動變化;在識別平和情緒在左側枕中回、雙側杏仁核、右側顳上回活動增強,在左側額中回活動降低。(4)肝氣郁結組與腎陽虧虛組兩證候組相互比較,在識別憤怒情緒在左側三角部額下回、右側額中回活動增強,而在左側梭狀回、左側枕下回、左側枕上回、左側頂下緣角回、左側海馬、右側海馬旁回、右側顳上回、右側內側和旁扣帶腦回、右側背外側額上回、右側中央后回腦區(qū)活動降低;在識別恐懼情緒時沒有活動變化的腦區(qū);在識別高興情緒時,在左側顏中回、左側豆狀殼核、左側后扣帶回活動增強,而在左側額中回、右側枕下回活動降低;在識別平和情緒時,只有左側島蓋部額下回活動增強,而在左側顳中回、左側枕中回、左側角回、左側楔前葉、雙側海馬、右側海馬旁回、右側背外側額上回、右側顳上回、右側顳中回、右側中央前回活動降低。研究結論:第一部分,在本套情緒刺激系統(tǒng)中,高興、憤怒、平和均達到實驗要求,恐懼情緒后經校正亦達到實驗要求。經過對比分析男女對性別差異的識別及上述4種情緒的正確率,發(fā)現女性在注意力集中程度及記憶方面優(yōu)于男性,且女性對異性的面部表情變化較男性敏感,而男性對同性的負性情緒,尤其是憤怒情緒敏感。第二部分,從腦功能角度對肝氣郁結證與腎陽虧虛證分析:肝氣郁結證的腦功能機理主要是過度解讀從而導致情緒識別的異常,且存在對情感調控的異常;腎陽虧虛證則是過度消耗從而導致情緒識別的障礙,且同時存在認知能力的下降;中醫(yī)"肝主怒"理論體現在精神調控、面部表情識別的相關腦區(qū)活動增強,自我意識、快樂相關功能的降低;中醫(yī)"腎主恐"理論體現在空間注意力、記憶、認知等抽象能力及競爭性活動相關功能降低;中醫(yī)理論"乙癸同源"可能由兩個證型的共同異常腦區(qū):雙側顳上回、右側頂上回、右側緣上回的功能來體現,其中顳上回更為關鍵。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77.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娟娟;田雨河;;血府逐瘀湯治療重度抑郁癥舉隅[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年13期
2 田景平;溫澤淮;郭新峰;李艷;呂志平;;歸脾湯治療抑郁癥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6年04期
3 李國輝;郭冠呈;陳少東;王宏國;周海虹;;基于文獻的抑郁癥中醫(yī)證候分類分析[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6年04期
4 牛學恩;任璐璐;閆明;;從“思則氣結”論治抑郁癥[J];中醫(yī)學報;2015年06期
5 張曉絲;于睿;;從心論治抑郁癥[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年01期
6 朱晨軍;李俠;曲淼;;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抑郁癥30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年16期
7 于慶彪;;血府逐瘀湯治療隱匿性抑郁癥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年15期
8 馮光明;田俊生;武嫣斐;趙思俊;張麗增;秦雪梅;;逍遙散治療抑郁癥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年03期
9 尹冬青;賈z嚴,
本文編號:16624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16624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