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B1參與EAM心肌纖維化的機制及對固有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HMGB1參與EAM心肌纖維化的機制及對固有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 出處:《江蘇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l) 實驗性自身免疫性也肌炎(EAM) 也肌成纖維細胞 蛋白激酶C-P Runx3 妊娠相關性疾病
【摘要】:背景高遷移率族蛋白l(HMGB1),是一種重要的炎癥介質,可由免疫細胞和一些非免疫細胞主動分泌,或受損及壞死細胞被動釋放。HMGB1與許多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諸如:超敏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本實驗室已有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HMGB1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小鼠心臟組織或血清中表達上調;封閉HMGB1可以改善EAM后期的心肌纖維化。然而,迄今為止,沒有數(shù)據(jù)能夠直接表明HMGB1與心肌纖維化的關系。據(jù)此,本研究旨在探討:①上調HMGB1有無可能直接導致EAM的心肌纖維化;②在EAM,心肌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能否分泌HMGB1,可否作為另一高水平]HMGB1源頭;③HMGB1阻斷能否有效地防止EAM后期的心肌纖維化。此外,對可能參與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免疫失調因素進行了初步探討,包括Toll樣受體(TLR)及Runt相關轉錄因子3(Runx3)/CpG ODN對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與IMGB1分泌或釋放的關系;妊娠相關疾病患者血清HMGB1的水平及作用。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試驗方法包括:流式細胞分析、實時熒光定量PCR試驗、Western印跡、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細胞培養(yǎng)和增殖試驗(MTT)、細胞遷移試驗以及組織病理學分析等。1.實驗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建立BALB/c小鼠,6-8周齡,由揚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購買并在江蘇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飼養(yǎng)。本研究使用的所有動物試驗過程,均按實驗動物管理使用指南(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出版no.85-23,1996修訂)操作。小鼠實驗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誘導方法簡介如下:于0天和7天接種含有100ggMyHC-α(MyHC-α614-629; Ac-SLKLMATLFSTYASAD-OH)的1:1PBS/CFA乳化物。在接種的第54天,誘模小鼠經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后頸椎脫位處死,并取相關檢材進行分析。所有實驗均獲江蘇大學研究與教學用動物實驗委員會批準。2.流式細胞儀分析研究選用了十五例慢性糖尿病患者、十四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十七例先兆子癇患者,年齡從19歲到41歲不等。經免疫熒光染色后,應用流式細胞儀分析計數(shù)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中Thl7細胞的比率。3.熒光定量]PCR (qRT-PCR)應用RT-qPCR方法,分別檢鋇TLR2、TLR4、TLR9、RAGE、HMGB1、Ⅰ/Ⅲ膠原(Col1/3)、骨橋蛋白(OPN)、Hlx、Runx3、MMP1和TIMP1/2的mRNA表達水平。4.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檢測心肌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中膠原I、膠原]Ⅲ、P-PKC-β、p-EIK-1/2、f-erk-1/2和HMGB1的蛋白表達水平;同法檢測有或無CpG ODN誘導的A549細胞中Runx3的蛋白表達水平。5. ELISA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用于定量檢測慢性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和先兆子癇患者血漿中的干擾素γ、IL-17、IL-1β和高遷移率族蛋白l(HMGB1)的水平。6.細胞培養(yǎng)與增殖試驗根據(jù)參考文獻[31,32],取1-2周齡BALB/c小鼠,分離心臟成纖維細胞。細胞培養(yǎng)液DMEM(含10%胎牛血清)被用于培養(yǎng)心肌成纖維細胞。用MTT法檢測心肌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同時,MTT法也用于分析CpG ODN對Runx3基因特異性siRNA轉染的細胞生長的影響。7.遷移試驗遷移試驗選用6孑LTranswell板與8-1m-pore-size聚碳酸酯過濾器。在有或無外源性HMGB1存在的條件下,分析心臟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的遷移作用。8.組織病理學分析HE染色方法用于觀察實驗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用Sirius red染色法檢測心肌纖維化;免疫熒光染色分析在脂多糖刺激下,心肌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分泌HMGB1的能力。9.統(tǒng)計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顯示為平均值士標準差(SD)。Student's test或雙向方差分析用于評價組間差異的顯著性。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5和/或SPSS11.5軟件,P值0.05被認為有意義。結果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1.HMGB1可能直接導致心肌膠原沉積,這與PKCβ/ERK1/2信號轉導通路相關;此外,在外部應力下,心肌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主動分泌HMGB1;心臟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分泌的HMGB1,可通過PKCβ激活以自分泌方式導致心肌纖維化。在EAM小鼠,阻斷HMGB1能有效地改善心臟的纖維化。2.在外部壓力下,HMGB1可從心臟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穿梭至胞質。本研究還表明,除免疫細胞、內皮細胞、心肌細胞和壞死細胞外,同樣作為心臟重要組成的心臟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是否在EAM時也充當HMGB1的重要來源。3.在妊娠相關疾病,升高的血漿HMGB1水平很有可能導致ILC的分化和隨后生產的IL-17。此外,在包括先兆子癇和妊娠糖尿病在內的妊娠相關性疾病中,增高的IL-17表達水平可能產生于ILC3,并在失控性炎癥應答時構成胎兒流產的威脅。4. CpG ODN可顯著抑制A549細胞的增殖。在CpG ODN刺激A549細胞,Runx3的表達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多。CpG ODN對A549細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在]Runx3基因siRNA轉染后受到明顯地控制。這一結果表明,TLR9活化和Runx3基因表達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也可能與HMGB1分泌有關,需要進一步證實。結論本研究表明,HMGB1可通過PKCβ/ERK1/2-依賴的信號通路直接導致心肌膠原沉積;在外界應力下,心肌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母細胞分泌的HMGB1,通過激活PKCβ以自分泌的方式導致心臟的纖維化;封閉HMGB1都能有效地改善EAM小鼠的心肌纖維化。此外,在妊娠相關疾病的血漿中,HMGB1增高并可導致ILC的分化和隨后產生IL-17、TLR9活化與RUNX3基因表達,參與某些細胞的生長調控,并推測可能與IMGB1的分泌相關。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大林,彭仁秀,王晉明;心肌纖維化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01年01期
2 潘麗萍;心肌纖維化的機制及干預治療[J];臨床醫(yī)學;2005年10期
3 張雙偉;;中醫(yī)藥防治心肌纖維化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年09期
4 張海嘯;史載祥;;轉化生長因子-β信號傳導通路與心肌纖維化[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7年02期
5 趙樹梅;沈潞華;;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通路與心肌纖維化[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年09期
6 張鍇;張振剛;袁曉晨;;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與心肌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08年02期
7 殷子杰;竇麗萍;崔小強;;中醫(yī)藥抗心肌纖維化研究趨勢的分析與探討[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9年02期
8 韋紅;沈雁;;心肌纖維化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09年05期
9 李楠;龐煒;李麗娟;朱毅;;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在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0期
10 束長城;魏萬林;;中醫(yī)藥逆轉心肌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殷子杰;程志清;;中藥抗心肌纖維化研究趨勢[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保健與康復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2 吳美芳;呂仕超;張軍平;;心肌纖維化中醫(yī)診療思路探析[A];第四屆“黃河心血管病防治論壇”資料匯編[C];2013年
3 黃力;李琳;;中藥降壓脈凈對心肌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1的影響及干預心肌纖維化的作用[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微循環(huán)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蔡輝;;中醫(yī)藥治療心肌纖維化進展[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五屆基礎理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楠;龐煒;李麗娟;朱毅;;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在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6 李彥川;劉育英;陳媛媛;衛(wèi)曉紅;胡白和;常昕;孫凱;黃娉;王傳社;韓晶巖;;芪參益氣滴丸后給藥對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纖維化的阻斷作用[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微循環(huán)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謝燁卿;陳瑞珍;陳灝珠;;病毒誘導的內皮間質纖維化在心肌炎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及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劉詩英;王夢洪;;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與心肌纖維化[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江雪;張樹龍;;高血壓心肌損傷過程中自然殺傷T細胞的變化及其在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李萌;呂仕超;吳美芳;張軍平;;不同原因誘導的心肌纖維化動物模型的建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聶松義 通訊員 張勇;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研究有進展[N];健康報;2012年
2 徐亞靜;川芎嗪抗心肌纖維化機理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雪芬;姜黃素在血管緊張素Ⅱ致大鼠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白楓;阻斷1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通過改變ACE2/eNOS活性及CD44-透明質酸相互作用參與調定血壓和心肌纖維化[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呂婷婷;β_1-腎上腺素受體自身抗體致心肌纖維化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Prince Amoah Barnie;HMGB1參與EAM心肌纖維化的機制及對固有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D];江蘇大學;2015年
5 張海嘯;大蒜素對左室重構和心肌纖維化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孫紅霞;依那普利抗心肌纖維化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唐曉鴻;Galectin-3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及機制[D];中南大學;2009年
8 謝燁卿;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在病毒性心臟病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及其機制[D];復旦大學;2012年
9 張召才;病毒性心臟病心肌纖維化的發(fā)生機制及其藥物干預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10 嚴雯;重組腺相關病毒載體介導的人核心蛋白聚糖基因逆轉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冰;參芍口服液對糖尿病大鼠心肌纖維化及炎性損傷的影響及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晶晶;尖葉假龍膽對心肌纖維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支敏;HDAC8在異丙腎上腺素誘導大鼠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范海;PDGFR-β/PI3K/AKT信號通路在PDGF-BB誘導大鼠心肌成纖維細胞所致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楊光;血府逐瘀湯逆轉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纖維化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羅健;硫化氫可通過下調內質網應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纖維化[D];南華大學;2015年
7 翟建麗;四逆湯對腹主動脈縮窄心肌纖維化大鼠AngⅡ、TGF-β_1和CTGF的影響[D];遼寧醫(yī)學院;2015年
8 孫丹云;匯利心康對心肌纖維化的影響及其與miR-199關系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9 王潔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漿Hcy水平與心肌纖維化相關性研究[D];青海大學;2016年
10 劉宇帆;錨蛋白-B表達與房顫時心肌纖維化的相關性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300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133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