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載ATP控制系統(tǒng)容錯設計及單粒子效應加固技術研究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9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辰;李穎暉;王磊;;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J];微計算機信息;2008年31期
2 何志明;廖勇;李輝;;一種新的無傳感器滑模觀測器仿真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9年04期
3 孫宜標,郭慶鼎;基于滑模觀測器的直線伺服系統(tǒng)反饋線性化速度跟蹤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4年03期
4 黃飛;皮佑國;;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的研究[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9年02期
5 劉超;;基于改進型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J];信息技術;2012年11期
6 王嵩;肖建;;基于滑模觀測器的硬件在環(huán)電機狀態(tài)實時估計[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4年01期
7 劉云峰;劉華峰;;非線性不確定系統(tǒng)的滑模觀測器設計[J];上海航天;2009年01期
8 鄭雪梅;李秋明;史宏宇;馮勇;;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一種非奇異高階終端滑模觀測器[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1年10期
9 于亦凡,;;利用滑模觀測器實現(xiàn)基于模型的錯誤診斷[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劉勝;王嘉男;;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技術研究[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嫻;程月華;姜斌;;基于滑模觀測器和變結構控制的小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設計[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朱敬舉;夏群力;;導彈駕駛儀滑模觀測器研究[A];'2008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申忠宇;趙瑾;;不匹配不確定動態(tài)系統(tǒng)的魯棒滑模觀測器設計[A];201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11年
4 馬晴;喬楓;趙浩銘;;基于觀測器的故障診斷方法及其應用研究[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分冊)[C];2013年
5 王剛;劉軍;;SVPWM在PMSM無傳感器矢量控制中的應用[A];第十九屆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年會(MCMI'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任俊杰;基于滑模觀測器的船舶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王紅舉;星載ATP控制系統(tǒng)容錯設計及單粒子效應加固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6年
3 于金泳;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故障重構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褚丹丹;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莫遠秋;基于滑模觀測器的高速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張亞培;基于滑膜觀測器的船舶永磁推進電機矢量控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4 王平羽;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孫耀程;基于滑模觀測器的PMSM無位置傳感器驅動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6 張旭;基于無傳感器的PMSM觀測器矢量控制策略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虞志源;大功率高精度永磁交流伺服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8 鞠旋;自適應滑模觀測器的研究與應用[D];江南大學;2011年
9 鄧超;基于改進型滑模觀測器的直驅永磁風電運行控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10 陳彥坤;永磁同步電機新型滑模觀測器無位置傳感器控制[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330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xkjbs/243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