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FDM無線空中接口中的相位噪聲分析與補償
本文關鍵詞:V-OFDM無線空中接口中的相位噪聲分析與補償
更多相關文章: CPE ICI OFDM IVBCI CVBPE 相位噪聲 SC-FDE 矢量OFDM 信道估計 卡爾曼濾波 最小二乘(LS) 維納相位噪聲
【摘要】:在高速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相位噪聲是影響系統(tǒng)性能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它的存在將造成信號星座點相位上的旋轉(zhuǎn),并給后續(xù)的均衡判決等操作帶來不利的影響。此外,相位噪聲還是造成射頻模擬前端非理想的因素之一,它的產(chǎn)生來源于上下變頻器中的本地振蕩器(LO),考慮到上下變頻器在所有無線收發(fā)端中的重要性,我們認為這將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另外,新型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常采用更高的帶寬,更高階的映射方式以及更多的收發(fā)天線來滿足日益嚴苛的市場需求,這將對本地振蕩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將提高模擬前端的成本。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此成本,我們希望模擬前端對相位噪聲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然后在合理復雜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相位噪聲在數(shù)字域上的估計和補償。 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在過去的十年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物理層(PHY)無線空中接口技術和傳輸標準,比如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單載波頻域均衡(SC-FDE)技術,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向量正交頻分復用(V-OFDM)技術,空時編碼(STBC)技術等等,很多論文也已經(jīng)研究討論了當上述標準中存在相位噪聲時的影響及性能?紤]到現(xiàn)今由于基于3G和4G系統(tǒng)物理層無線空中接口技術的局限性,應用于5G系統(tǒng)的5G物理層無線空中接口技術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展開。OFDM技術由于其具有在多徑信道下的魯棒性,基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易實現(xiàn)性等優(yōu)點,幾乎已成為大部分3G和4G無線接口的標準。但OFDM存在峰值放大器功率比(PAPR)較大以及采用高階映射時性能較差等缺點,為克服上述缺點,在一些標準中常采用單載波頻分復用(SC-FDE)技術。這兩種常用技術的使用使得系統(tǒng)的物理層設計相當?shù)膹碗s和不對稱,作為OFDM和SC-FDE之間的橋梁,矢量正交頻分復用(V-OFDM)因其靈活性和卓越的性能成為未來5G無線空中接口標準的最佳候選之一,以V-OFDM為基礎的的廣義正交頻分復用(G-FDM)技術也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盡管在3G和4G為基礎的無線空中接口中已經(jīng)大量研究了相位噪聲損失所造成的影響,但關于射頻(RF)損失如何影響未來5G接口標準的研究卻非常少。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相位噪聲損失對V-OFDM系統(tǒng)的影響。 首先本文提出一個數(shù)學模型來完整描述相位噪聲如何影響V-OFDM系統(tǒng)性能。具體來講,在V-OFDM系統(tǒng)中相位噪聲會產(chǎn)生Common Vector Block Phase Error (CVBPE)和InterVector Block Carrier Interference (IVBCI)。接著本文給出了V-OFDM系統(tǒng)下信干噪比(SINR)封閉的數(shù)學表達式,SINR分析表明,V-OFDM系統(tǒng)的SINR性能與OFDM系統(tǒng)非常相似。但是當相位噪聲損失增大時,與OFDM系統(tǒng)相比,V-OFDM系統(tǒng)通常有更高的SINRo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相位噪聲估計和補償技術的新導頻方案,通過復雜度分析表明V-OFDM系統(tǒng)比OFDM系統(tǒng)具有更低的復雜度。而且,經(jīng)過相位噪聲補償后,V-OFDM系統(tǒng)比OFDM系統(tǒng)具有更好的性能。最后本文提出了幾乎不使用導頻符號的盲和半盲相位噪聲估計方案。這兩種方案都有著良好的性能,蒙特卡羅仿真模擬也證實了這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全會;蔣朝暉;;無線寬帶通信中的MIMO技術[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呂進文;張立軍;陳常嘉;;MIMO系統(tǒng)中改進的天線選擇算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3 周嗣勇;楊維;;基于V-BLAST的多載波直接序列擴頻CDMA系統(tǒng)上行鏈路性能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蔣偉,項海格;采用M-QAM調(diào)制的MIMO系統(tǒng)中基于置信度傳播的多用戶檢測算法[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5期
5 李偉華;焦秉立;;基于周期反饋MIMO系統(tǒng)的容量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6 胡高平;程艷;;基于EM算法的MIMO OFDM系統(tǒng)信道估計[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7 王強;陶小峰;許靈軍;舒晶;張平;;降低B3G系統(tǒng)中MIMO接收機復雜度的方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8 肖征榮,余智,趙紹剛,吳偉陵;使用復小波包的MIMO-OFDM無線系統(tǒng)[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11期
9 王雪松;楊星;薛春美;李道本;;MIMO-CDMA系統(tǒng)中的相位編碼技術[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10 楊宇;匡鏡明;費澤松;;空間復用MIMO系統(tǒng)的功率分配新算法[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Semi-orthogonal Precoder Design with Vector Quantized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肖國軍;匡鏡明;劉家康;;多星座圖映射分層空時結(jié)構及其在無線局域網(wǎng)中的應用[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3 修春娣;王京;;分布式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MIMO信道容量研究[A];2005年信息與通信領域博士后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黃永明;楊綠溪;;采用分組線性星座預編碼OFDM的分層空時傳送方式及其迭代接收[A];第十二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5)論文集[C];2005年
5 江帆;王墉;楊晨陽;;時空相關信道中下行多用戶MIMO系統(tǒng)性能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6 王墉;江帆;楊晨陽;;下行MU-MIMO與TDMA-MIMO系統(tǒng)性能比較[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7 龔希陶;王聞今;;DFT擴展的MIMO-OFDM系統(tǒng)中基于導頻的信道估計算法[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8 龔兵;戴清杰;王賽;劉蓉;;基于閉環(huán)控制的發(fā)射分集方案[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萬蒙;;基于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算法的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論文集[C];2009年
10 鄭杰文;王軍;李少謙;;在802.11n的空時傳輸中一種簡化復雜度檢測算法的性能[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波;MIMO通信系統(tǒng)中的天線選擇與預編碼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郭文卓;多天線多用戶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宮宇;基于STBC-OFDM技術的海上移動通信新框架體系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張昕;基于OFDMA的寬帶無線通信系統(tǒng)資源分配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吳敏;多天線通信系統(tǒng)中有限反饋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王階;MIMO系統(tǒng)中的定向干擾抑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夏欣;多用戶MIMO系統(tǒng)中的預編碼及用戶調(diào)度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呂凌;廣義協(xié)作通信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9 陳亮輝;CDMA移動通信中參數(shù)估計和數(shù)據(jù)檢測[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10 楊波;高頻譜效率的無線網(wǎng)絡廣義協(xié)作通信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晶晶;基于球形譯碼算法的MIMO系統(tǒng)均衡技術[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毛劍;基于MIMO-OFDM系統(tǒng)的均衡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梁衛(wèi)敬;MIMO-OFDM系統(tǒng)中基于TGPS的資源分配算法[D];鄭州大學;2010年
4 李萌;MIMO-OFDM系統(tǒng)載波同步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宋楠;MIMO-OFDM系統(tǒng)的信道估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楊業(yè)強;MIMO-OFDM系統(tǒng)天線選擇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薛明;MIMO-OFDM編碼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邵家楓;基于WiMAX的初始ranging檢測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王二小;MIMO-OFDM系統(tǒng)中降低PAPR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郭晶;超正交空時網(wǎng)絡編碼在MIMO-OFDM系統(tǒng)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370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xkjbs/123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