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聲表面波器件制備的激光直寫光刻工藝研究
本文關鍵詞:用于聲表面波器件制備的激光直寫光刻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簡稱SAW)是一種沿著壓電材料表面產(chǎn)生和傳播的彈性波,在電子信息傳播、血細胞分離、化學試劑驅動等領域的應用都非常廣泛。SAW在片上實驗室(lab-on-a-chip)的應用,尤其是在生物醫(yī)學方面應用SAW驅動液滴的研究已然成為未來主流趨勢。鈮酸鋰晶體(LiNbO3,LN)良好的機電耦合系數(shù)和溫度系數(shù)使它成為制作SAW器件的理想基底材料。叉指換能器(Interdigital Transducer,簡稱IDT)是SAW器件的核心部件,在LN晶體表面制作IDT能夠有效地激勵聲表面波,聲表面波沿著LN表面進行傳播,遇到液體后會產(chǎn)生漏聲表面波,對液體產(chǎn)生作用力。本論文中詳細論述了以YZ-LiNbO3為基底材料,利用激光直寫光刻工藝制作聲表面波驅動器的研究。實驗方案是:在Li NbO3表面制作單層正性光刻膠,通過激光直寫光刻工藝在正光刻膠上光刻出IDT形狀的凹槽,然后在具有IDT凹槽圖形的光刻膠表面鍍金屬膜,通過剝離正光刻膠得到叉指換能器,最后實現(xiàn)IDT的電路匹配連接。首先,設計開發(fā)了全自動激光直寫光刻實驗平臺,平臺由激光光路和計算機控制電路兩部分組成。405nm激光光束通過快門、直徑1mm的光闌和顯微鏡照射到步進電機原點,實現(xiàn)了激光的精準傳播;利用Visual Basic語言編程,設計步進電機的運動模式、路徑和快門的運行狀態(tài),實現(xiàn)了計算機程序全自動控制IDT圖形光刻。通過實驗探索和優(yōu)化,得到光刻線條寬度5μm—70μm的IDT圖形的最佳參數(shù):雙面拋光YZ-LiNbO3、光刻膠旋涂速度1600—3000r/min、干燥溫度75℃、干燥時間25min、光刻速度400—800p/s、光強5—40μW、離焦10°—120°、不同光強對應的顯影時間等。其次是電極制作部分,通過真空蒸鍍技術、磁控濺射技術和離子濺射技術在光刻膠-LiNb O3表面鍍金、鋁等金屬薄膜制作IDT電極。實驗首次提出倒置光刻膠-LiNb O3方法進行激光直寫光刻,創(chuàng)新地探索出單層光刻膠截面上窄下寬的梯形凹槽結構,這種凹槽結構對剝離工藝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jīng)過超聲輔助剝離后得到IDT。通過研究真空離子濺射和真空磁控濺射工藝的真空度、濺射時間和濺射溫度等參數(shù),制作出良好的IDT。實驗最后進行了聲表面波驅動器與外電路的阻抗匹配連接,利用激光直寫光刻工藝實現(xiàn)了聲表面波器件的制作。
【關鍵詞】:聲表面波 叉指換能器 激光直寫光刻工藝 梯形凹槽結構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65;TN305.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引言10-11
- 1.2 聲表面波微驅動器件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11-13
- 1.2.1 聲表面波器件的歷史11
- 1.2.2 國內(nèi)外聲表面波微驅動器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13-16
- 第二章 聲表面波驅動器的理論基礎16-24
- 2.1 引言16
- 2.2 聲表面波簡介16-17
- 2.3 聲表面波與壓電材料17-23
- 2.3.1 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應18-20
- 2.3.2 壓電材料的選擇20-21
- 2.3.3 鈮酸鋰晶體的壓電性質21-23
- 2.4 本章總結23-24
- 第三章 激光直寫光刻工藝研究及實驗平臺設計開發(fā)24-40
- 3.1 引言24
- 3.2 激光直寫光刻工藝方案研究24-34
- 3.2.1 叉指換能器的參數(shù)設計25-26
- 3.2.2 激光直寫光刻工藝方案研究26-34
- 3.3 激光直寫程控光刻平臺設計與開發(fā)34-38
- 3.4 本章總結38-40
- 第四章 激光和步進電機對光刻參數(shù)的影響40-56
- 4.1 引言40
- 4.2 光刻參數(shù)探索40-54
- 4.2.1 程控光刻路線設計40-42
- 4.2.2 激光功率與光刻線寬的關系42-46
- 4.2.3 晶片離焦與光刻線寬的關系46-51
- 4.2.4 光刻膠倒梯形邊緣形成51-54
- 4.3 本章總結54-56
- 第五章 叉指電極制作工藝56-66
- 5.1 引言56-57
- 5.2 真空蒸鍍工藝制作IDT57
- 5.3 真空磁控濺射工藝制作IDT57-60
- 5.4 真空離子濺射工藝制作IDT60-63
- 5.5 叉指換能器電路連接63-64
- 5.6 本章總結64-66
- 第六章 結論66-68
- 參考文獻68-72
- 附錄72-84
- 研究生期間所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84-86
- 致謝86-8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自動光刻工藝[J];半導體設備;1977年01期
2 ;通過模擬了解光刻工藝問題[J];微電子學;1995年01期
3 周智剛;;Shipley i7350xp光刻膠用于0.5μm孔光刻工藝的研究[J];電子與封裝;2002年05期
4 董小春,杜春雷,陳波,潘麗;微透鏡列陣光刻工藝過程的模擬與分析[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12期
5 汪繼芳;;厚膠光刻工藝技術[J];集成電路通訊;2004年04期
6 鄧濤,李平,鄧光華;光刻工藝中缺陷來源的分析[J];半導體光電;2005年03期
7 汪繼芳;;光刻工藝穩(wěn)定性研究[J];集成電路通訊;2005年01期
8 Alexander E.Braun;;光刻工藝面臨量測挑戰(zhàn)[J];集成電路應用;2008年06期
9 簡祺霞;王軍;袁凱;蔣亞東;;光刻工藝中關鍵流程參數(shù)分析[J];微處理機;2011年06期
10 賀琪;張世權;劉國柱;;臺階處光刻工藝的優(yōu)化與研究[J];電子與封裝;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現(xiàn)代光刻工藝中的分辨率增強技術(英文)[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趙茲君;;薄膜光刻工藝參數(shù)的優(yōu)化[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電子元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智懷;龔勇清;李平貴;;微光學元件光刻工藝對焦方法研究[A];第十七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年會暨“五省一市光學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曲炳郡;夏善紅;李路明;王立鼎;;TiNi形狀記憶薄膜的光刻新工藝[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奎;深紫外線曝光光罩結晶狀缺陷的生長機理和預防[D];復旦大學;2014年
2 李敏;用于聲表面波器件制備的激光直寫光刻工藝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馬進;基于知識的集成電路光刻工藝設計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金曉剛;光刻工藝中的焦距異常發(fā)生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D];復旦大學;2009年
5 唐夏;0.13μm集成電路光刻工藝平臺優(yōu)化和光刻分辨率增強技術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馬亮;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四次光刻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林盛浩;半導體勻膠系統(tǒng)的研究與優(yōu)化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凌意明;0.15微米工藝光刻圖形缺陷攻關項目管理[D];復旦大學;2010年
9 白蘭萍;0.35微米BiCMOS光刻工藝參數(shù)的優(yōu)化[D];天津大學;2009年
10 王軍;光刻工藝中聚酰亞胺層光阻減量和線寬均勻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用于聲表面波器件制備的激光直寫光刻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48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25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