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個案研究 ————以倫敦大學學院中學英語PGCE課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3-10 22:33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際競爭加劇,世界主要國家都把提高教師質量提升到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和政策高度,“新教師教育改革”趨勢正在形成。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在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和師范專業(yè)認證制度基礎上,正在著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提升教師培養(yǎng)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部文件提出,“大力提高教師培養(yǎng)質量成為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fā)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教育部,2014)。為提升教師培養(yǎng)質量,很多師范大學正在建立“大學——政府——學!眳f(xié)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教師的模式,加強教育實踐在教師培養(yǎng)中的作用。但如何改革傳統(tǒng)師范專業(yè)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建立與新模式相適應的課程教學體系成為當前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破解的核心問題。英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現(xiàn)代教師教育改革,建立了國家教師教育管理體系,并改革高等教育機構職前教師教育課程,建立了基于實踐的高等教育機構與學校合作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英國職前教師教育課程實施情況,對于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師培養(yǎng)模式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本研究對英國職前教師教育課程實施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研究問題。第一,英國教師教育課程的培養(yǎng)...
【文章頁數(shù)】:31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
一、研究的背景
(一)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新動向
(二)英國教師教育改革的推動
(三)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訴求
二、研究問題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師教育與職前教師教育
(二)課程與課程實施
(三)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與實施
(四)英國PGCE課程
四、研究的意義
(一)研究的理論意義
(二)研究的實踐意義
五、研究內容
六、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文獻綜述
一、教師教育價值取向的相關研究
(一)“教學技能型”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二)“全人教育”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三)“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四)“研究型實踐者”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二、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相關研究
(一)教師專業(yè)知識基礎的相關研究
(二)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相關研究
(三)世界各國(地區(qū))教師專業(yè)標準內容的研究
(四)英國教師專業(yè)標準內容的研究
三、教師教育課程組織原則與設置的相關研究
(一)課程的組織原則與課程類型
(二)“集合型課程”和“融合型課程”
(三)國際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相關研究
(四)英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相關研究
四、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一)一般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二)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三)英國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五、小結
第二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弗朗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框架
(一)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理論基礎
(二)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構成
(三)對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評價
二、埃利斯教師學科知識發(fā)展語境化模型
(一)埃利斯教師知識發(fā)展模型的理論基礎
(二)埃利斯教師學科知識發(fā)展模型的構成
(三)對埃利斯教師知識發(fā)展模型的評價
三、本研究的理論框架建構
(一)建構研究框架的目的
(二)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的內容
(三)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的層面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認識論基礎
(二)研究的方法
三、資料收集與整理
(一)課堂錄像收集與文本轉寫
(二)訪談錄音轉寫與文本整理
(三)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與整理
四、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過程的效度保障
(二)研究結論的效度保障
五、研究倫理
(一)研究者身份公開
(二)尊重被研究者的隱私與保密性
(三)公正對待研究數(shù)據(jù)和資料
第四章 英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政策與管理體系
一、英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課程要求
(一)教師教育資質認證時期的教師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要求
(二)教師教育標準化管理時期的教師教育目標與課程要求
(三)教師教育與管理一體化時期的教師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要求
二、高等教育機構主導與學校主導的教師培養(yǎng)途徑并存格局
(一)英國教師教育主要是本科后(Postgraduate)的專業(yè)教育活動
(二)高等教育機構主導(HEI-led)與學校主導(School-led)的多種教師培養(yǎng)途徑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機構PGCE課程是最主要的教師培養(yǎng)途徑
(四)教師教育與教師培訓:不同教師培養(yǎng)途徑的目的和教師培養(yǎng)效果
三、國家教師教育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
(一)教師教育管理機構:從教師培訓局到國家教學與領導學院
(二)教師教育評價機構:教育標準局
第五章 倫敦大學學院職前教師教育概況
一、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機構概況
二、倫敦大學學院教師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
(一)研究生教育證書PGCE課程
(二)合作開展學校主導的教師教育課程
(三)教學第一項目
三、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與教學
(一)早期教育教師課程
(二)小學教師教育課程
(三)中學教師教育課程
(四)義務教育階段后教師教育課程
四、倫敦大學學院職前教師教育質量保障與管理
(一)大學戰(zhàn)略與政策的頂層設計
(二)機構設置與人員組織的保障
(三)基于實踐的PGCE課程一體化方案
(四)職前教師教育人員培訓制度
(五)學生評價與反饋機制
第六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目標與設計
一、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目標
二、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設置與結構
(一)PGCE課程設置
(二)PGCE課程結構
(三)PGCE課程要素的時間安排
三、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設計
(一)學科教學
(二)專業(yè)教育
(三)教育實踐
第七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內容覆蓋的范圍與領域
(二)學科教學內容在各個主題單元的組織實施
(三)學科教學內容組織實施的特征
二、學科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活動的類型構成
(二)學科教學活動在各個主題單元的組織實施
(三)學科教學活動組織實施的模式與功能分析
三、培養(yǎng)教學能力與批判反思能力是學科教學實施的目標取向
(一)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培養(yǎng)教師的批判反思能力
四、倫敦大學學院英語學科教師的培養(yǎng)活動流程
(一)主題教學:師生集體學習,發(fā)揮導師的示范與指導作用
(二)導師組研討:導師指導下的小組合作模擬教學
(三)教育實踐:從輔助教學到獨立教學
(四)任務與作業(yè):基于實踐的個人反思
五、專業(yè)教育與實踐的實施
(一)專業(yè)教育的實施
(二)專業(yè)實踐的實施
六、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的評價
(一)學科教學的評價
(二)學科教育實踐的評價
(三)專業(yè)教育與實踐的評價
第八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特征分析
一、課程實施緊扣國家政策和中小學教學實際
(一)課程設置與結構遵照《教師標準》與《職前教師培訓標準》要求
(二)課程內容組織與實施圍繞《教師標準》與《職前教師培訓標準》的要求
(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課程設計與實施
(一)課程教學人員的融合
(二)教學情境的融合
(三)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的融合
三、基于專業(yè)共同體的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培養(yǎng)模式
(一)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反思性實踐者
(二)在專業(yè)共同體的社會互動中學習與發(fā)展
四、大學的專業(yè)教育思想與國家政策的協(xié)商統(tǒng)一
(一)基于學術研究凝練專業(yè)教育思想
(二)利用前沿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教師培養(yǎng)路徑
(三)鮮明地闡釋學科教學價值信念
(四)重視學生在實踐與批判反思中的主體地位
第九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效果和影響因素
一、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效果分析
(一)教育標準局對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的評價
(二)PGCE課程學生和相關學校對課程教學的評價
二、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英國教師教育政策的影響
(二)國家教師教育管理與評價機制的影響
(三)倫敦地區(qū)的社會狀況和合作學校的因素
(四)英國高等教育機構PGCE課程本身的因素
三、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實施效果與影響因素的總體分析
第十章 結論與借鑒
一、結論
(一)“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發(fā)展價值取向
(二)融合型課程的一體化設計與組織原則
(三)基于共同體情境與社會互動的教師學習理念與發(fā)展模式
(四)鮮明地體現(xiàn)大學的專業(yè)教育特色和學科教學思想
(五)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嚴格遵照國家政策與要求
二、借鑒
(一)以基礎教育教學需求為導向明確教師教育課程目標
(二)重視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設計,促進“體驗觀察—實踐—反思”環(huán)節(jié)的連貫性
(三)加強教師教育團隊合作,促進教師教育課程資源的融合
(四)建立學術研究與教學實踐循環(huán)互補機制
(五)創(chuàng)新基于實踐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使教師教育課程特色化發(fā)展
結語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一)研究樣本的覆蓋程度稍顯欠缺
(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足
(三)對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現(xiàn)狀探究不足
三、研究的啟示和建議
(一)研究啟示
(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附錄
附錄一 TRANSCRIBER1.04課堂錄像轉寫標注符號代碼表
附錄二 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英語學科教學內容及時間表
附錄三 導師組研討活動內容與流程
附錄四 學生小組研討活動內容與流程
附錄五 英國PGCE課程實施效果與影響因素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
附錄六 30年來英國教師教育政策文件、管理機構及培養(yǎng)途徑表
附錄七 英語學科主題講座5課程錄像轉寫文本
后記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本文編號:3758686
【文章頁數(shù)】:31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
一、研究的背景
(一)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新動向
(二)英國教師教育改革的推動
(三)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訴求
二、研究問題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師教育與職前教師教育
(二)課程與課程實施
(三)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與實施
(四)英國PGCE課程
四、研究的意義
(一)研究的理論意義
(二)研究的實踐意義
五、研究內容
六、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文獻綜述
一、教師教育價值取向的相關研究
(一)“教學技能型”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二)“全人教育”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三)“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四)“研究型實踐者”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
二、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相關研究
(一)教師專業(yè)知識基礎的相關研究
(二)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相關研究
(三)世界各國(地區(qū))教師專業(yè)標準內容的研究
(四)英國教師專業(yè)標準內容的研究
三、教師教育課程組織原則與設置的相關研究
(一)課程的組織原則與課程類型
(二)“集合型課程”和“融合型課程”
(三)國際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相關研究
(四)英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相關研究
四、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一)一般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二)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三)英國教師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研究
五、小結
第二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弗朗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框架
(一)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理論基礎
(二)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構成
(三)對弗朗課程實施分析框架的評價
二、埃利斯教師學科知識發(fā)展語境化模型
(一)埃利斯教師知識發(fā)展模型的理論基礎
(二)埃利斯教師學科知識發(fā)展模型的構成
(三)對埃利斯教師知識發(fā)展模型的評價
三、本研究的理論框架建構
(一)建構研究框架的目的
(二)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的內容
(三)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分析的層面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認識論基礎
(二)研究的方法
三、資料收集與整理
(一)課堂錄像收集與文本轉寫
(二)訪談錄音轉寫與文本整理
(三)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與整理
四、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過程的效度保障
(二)研究結論的效度保障
五、研究倫理
(一)研究者身份公開
(二)尊重被研究者的隱私與保密性
(三)公正對待研究數(shù)據(jù)和資料
第四章 英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政策與管理體系
一、英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課程要求
(一)教師教育資質認證時期的教師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要求
(二)教師教育標準化管理時期的教師教育目標與課程要求
(三)教師教育與管理一體化時期的教師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要求
二、高等教育機構主導與學校主導的教師培養(yǎng)途徑并存格局
(一)英國教師教育主要是本科后(Postgraduate)的專業(yè)教育活動
(二)高等教育機構主導(HEI-led)與學校主導(School-led)的多種教師培養(yǎng)途徑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機構PGCE課程是最主要的教師培養(yǎng)途徑
(四)教師教育與教師培訓:不同教師培養(yǎng)途徑的目的和教師培養(yǎng)效果
三、國家教師教育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
(一)教師教育管理機構:從教師培訓局到國家教學與領導學院
(二)教師教育評價機構:教育標準局
第五章 倫敦大學學院職前教師教育概況
一、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機構概況
二、倫敦大學學院教師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
(一)研究生教育證書PGCE課程
(二)合作開展學校主導的教師教育課程
(三)教學第一項目
三、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與教學
(一)早期教育教師課程
(二)小學教師教育課程
(三)中學教師教育課程
(四)義務教育階段后教師教育課程
四、倫敦大學學院職前教師教育質量保障與管理
(一)大學戰(zhàn)略與政策的頂層設計
(二)機構設置與人員組織的保障
(三)基于實踐的PGCE課程一體化方案
(四)職前教師教育人員培訓制度
(五)學生評價與反饋機制
第六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目標與設計
一、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目標
二、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設置與結構
(一)PGCE課程設置
(二)PGCE課程結構
(三)PGCE課程要素的時間安排
三、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設計
(一)學科教學
(二)專業(yè)教育
(三)教育實踐
第七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內容覆蓋的范圍與領域
(二)學科教學內容在各個主題單元的組織實施
(三)學科教學內容組織實施的特征
二、學科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
(一)學科教學活動的類型構成
(二)學科教學活動在各個主題單元的組織實施
(三)學科教學活動組織實施的模式與功能分析
三、培養(yǎng)教學能力與批判反思能力是學科教學實施的目標取向
(一)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培養(yǎng)教師的批判反思能力
四、倫敦大學學院英語學科教師的培養(yǎng)活動流程
(一)主題教學:師生集體學習,發(fā)揮導師的示范與指導作用
(二)導師組研討:導師指導下的小組合作模擬教學
(三)教育實踐:從輔助教學到獨立教學
(四)任務與作業(yè):基于實踐的個人反思
五、專業(yè)教育與實踐的實施
(一)專業(yè)教育的實施
(二)專業(yè)實踐的實施
六、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的評價
(一)學科教學的評價
(二)學科教育實踐的評價
(三)專業(yè)教育與實踐的評價
第八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特征分析
一、課程實施緊扣國家政策和中小學教學實際
(一)課程設置與結構遵照《教師標準》與《職前教師培訓標準》要求
(二)課程內容組織與實施圍繞《教師標準》與《職前教師培訓標準》的要求
(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課程設計與實施
(一)課程教學人員的融合
(二)教學情境的融合
(三)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的融合
三、基于專業(yè)共同體的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培養(yǎng)模式
(一)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反思性實踐者
(二)在專業(yè)共同體的社會互動中學習與發(fā)展
四、大學的專業(yè)教育思想與國家政策的協(xié)商統(tǒng)一
(一)基于學術研究凝練專業(yè)教育思想
(二)利用前沿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教師培養(yǎng)路徑
(三)鮮明地闡釋學科教學價值信念
(四)重視學生在實踐與批判反思中的主體地位
第九章 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效果和影響因素
一、倫敦大學學院英語PGCE課程實施的效果分析
(一)教育標準局對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的評價
(二)PGCE課程學生和相關學校對課程教學的評價
二、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英國教師教育政策的影響
(二)國家教師教育管理與評價機制的影響
(三)倫敦地區(qū)的社會狀況和合作學校的因素
(四)英國高等教育機構PGCE課程本身的因素
三、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實施效果與影響因素的總體分析
第十章 結論與借鑒
一、結論
(一)“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發(fā)展價值取向
(二)融合型課程的一體化設計與組織原則
(三)基于共同體情境與社會互動的教師學習理念與發(fā)展模式
(四)鮮明地體現(xiàn)大學的專業(yè)教育特色和學科教學思想
(五)教師教育課程實施嚴格遵照國家政策與要求
二、借鑒
(一)以基礎教育教學需求為導向明確教師教育課程目標
(二)重視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設計,促進“體驗觀察—實踐—反思”環(huán)節(jié)的連貫性
(三)加強教師教育團隊合作,促進教師教育課程資源的融合
(四)建立學術研究與教學實踐循環(huán)互補機制
(五)創(chuàng)新基于實踐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使教師教育課程特色化發(fā)展
結語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一)研究樣本的覆蓋程度稍顯欠缺
(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足
(三)對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現(xiàn)狀探究不足
三、研究的啟示和建議
(一)研究啟示
(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附錄
附錄一 TRANSCRIBER1.04課堂錄像轉寫標注符號代碼表
附錄二 倫敦大學學院PGCE課程英語學科教學內容及時間表
附錄三 導師組研討活動內容與流程
附錄四 學生小組研討活動內容與流程
附錄五 英國PGCE課程實施效果與影響因素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
附錄六 30年來英國教師教育政策文件、管理機構及培養(yǎng)途徑表
附錄七 英語學科主題講座5課程錄像轉寫文本
后記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本文編號:37586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7586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