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三權分置”制度構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14:38
“三權分置”改革,是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農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是在堅持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將土地承包權與土地經營權分置,由農戶保留土地承包權,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同時放活土地經營權,引導土地經營權規(guī)范有序流轉,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益。2018年12月29日,《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正式審議通過,“三權分置”制度改革正式在法律層面得以確認。但此次《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訂是將政策指導落實到了法律層面,更多的是原則性規(guī)定,操作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還需要修改《物權法》、《土地管理法》等相關內容,并制定《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將原則性規(guī)定進一步細化。從理論定位、實體法和程序法三個維度對“三權分置”制度構建進行探討,旨在為我國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建設提供參考思路,內容包括“三權分置”的基本法理、“三權分置”制度構建的原則、發(fā)包人的權利義務、承包人的權利義務、經營人的權利義務,以及“三權分置”的程序法建構。“三權分置”制度改革具有法理依據(jù)。從土地承包經營權派生出土地經營權,不是簡單地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離為承包權與經營權,而是創(chuàng)設土地經營權這一新型用益物...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1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三、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路徑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徑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權分置”界說
第一節(jié) 從“二權分置”到“三權分置”
一、“二權分置”的局限性
二、“三權分置”的提出與立法確定
第二節(jié) “三權分置”的法律界定
一、“三權分置”的含義與制度價值
二、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置的法理依據(jù)
三、“三權分置”與“一田二主”
第三節(jié) 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法律內涵與法律屬性
一、土地所有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二、土地承包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三、土地經營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四、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之間的關系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三權分置”制度構建的原則
第一節(jié) 公平與效率辯證統(tǒng)一原則
一、效率與公平辯證統(tǒng)一
二、“效率”與“公平”的現(xiàn)世沖突
三、“三權分置”制度構建要兼顧公平與效率
第二節(jié) 自愿原則
一、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則在農地制度中的體現(xiàn)
二、貫徹自愿原則能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節(jié) 政策底線不突破原則
一、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
二、穩(wěn)定并完善土地承包關系
三、堅持農地農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第四節(jié) 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原則
一、堅持循序漸進
二、堅持因地制宜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發(fā)包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發(fā)包人主體界定
第二節(jié) 發(fā)包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發(fā)包權
二、監(jiān)督權
三、承包地收回權
四、轉讓承包同意權
第三節(jié) 發(fā)包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權、經營人的自主經營權
二、提供生產、技術、信息服務,組織基礎設施建設
三、不得擅自調整承包地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承包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承包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承包權
二、監(jiān)督權
三、獲得補償權
四、流轉權
五、有償退出權
第二節(jié) 承包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yè)用途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經營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經營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占有使用權
二、自主經營權
三、收益權
四、流轉權
五、獲得補償權
第二節(jié) 經營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不得改變土地農業(yè)用途
二、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保護環(huán)境資源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三權分置”程序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土地所有權確權與行使
一、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
二、土地所有權行使
第二節(jié) 土地承包權設立與流轉
一、土地承包權設立應當采用登記生效主義模式
二、土地承包權流轉
三、土地承包權退出
第三節(jié) 土地經營權取得與再流轉
一、土地經營權取得應當采用登記生效主義模式
二、土地經營權再流轉
三、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地三權分置改革與民法典物權編編纂——兼評《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物權編[J]. 高圣平.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2]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之下農地權利的市場化路徑[J]. 高圣平. 社會科學研究. 2019(02)
[3]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法理解析與立法回應[J]. 陳耀東. 廣東社會科學. 2019(01)
[4]現(xiàn)行《農村土地承包法》體系解讀與規(guī)范評注[J]. 陳小君,孫聰聰.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5]農民集體土地再物權化:民法典編纂的使命和策略[J]. 高富平. 交大法學. 2018(04)
[6]“三權分置”的中國民法典確認與表達[J]. 譚啟平. 北方法學. 2018(05)
[7]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法律表達[J]. 譚貴華. 北方法學. 2018(05)
[8]“三權分置”背景下農地抵押的規(guī)則設計[J]. 吳國喆. 北方法學. 2018(05)
[9]“三權分置”視野下的農地經營權登記[J]. 齊恩平,陳毛過. 宜賓學院學報. 2018(08)
[10]承包地三權分置的法律表達[J]. 高圣平. 中國法學. 2018(04)
博士論文
[1]按權能分配農村集體土地增值收益論[D]. 周躍輝.中共中央黨校 2014
[2]中國土地用益物權制度的經濟學研究[D]. 侯銀萍.吉林大學 2013
[3]中國永佃制制度演化研究(960~1949)[D]. 李靜.遼寧大學 2013
[4]產權組合—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構建[D]. 羅夫永.新疆大學 2007
[5]新中國農地產權制度變遷研究[D]. 吳玲.東北農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9540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1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三、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路徑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徑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權分置”界說
第一節(jié) 從“二權分置”到“三權分置”
一、“二權分置”的局限性
二、“三權分置”的提出與立法確定
第二節(jié) “三權分置”的法律界定
一、“三權分置”的含義與制度價值
二、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置的法理依據(jù)
三、“三權分置”與“一田二主”
第三節(jié) 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法律內涵與法律屬性
一、土地所有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二、土地承包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三、土地經營權的法律內涵及法律屬性
四、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之間的關系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三權分置”制度構建的原則
第一節(jié) 公平與效率辯證統(tǒng)一原則
一、效率與公平辯證統(tǒng)一
二、“效率”與“公平”的現(xiàn)世沖突
三、“三權分置”制度構建要兼顧公平與效率
第二節(jié) 自愿原則
一、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則在農地制度中的體現(xiàn)
二、貫徹自愿原則能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節(jié) 政策底線不突破原則
一、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
二、穩(wěn)定并完善土地承包關系
三、堅持農地農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第四節(jié) 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原則
一、堅持循序漸進
二、堅持因地制宜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發(fā)包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發(fā)包人主體界定
第二節(jié) 發(fā)包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發(fā)包權
二、監(jiān)督權
三、承包地收回權
四、轉讓承包同意權
第三節(jié) 發(fā)包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權、經營人的自主經營權
二、提供生產、技術、信息服務,組織基礎設施建設
三、不得擅自調整承包地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承包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承包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承包權
二、監(jiān)督權
三、獲得補償權
四、流轉權
五、有償退出權
第二節(jié) 承包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yè)用途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經營人權利與義務的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經營人應享有的權利
一、占有使用權
二、自主經營權
三、收益權
四、流轉權
五、獲得補償權
第二節(jié) 經營人應承擔的義務
一、不得改變土地農業(yè)用途
二、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保護環(huán)境資源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三權分置”程序制度構建
第一節(jié) 土地所有權確權與行使
一、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
二、土地所有權行使
第二節(jié) 土地承包權設立與流轉
一、土地承包權設立應當采用登記生效主義模式
二、土地承包權流轉
三、土地承包權退出
第三節(jié) 土地經營權取得與再流轉
一、土地經營權取得應當采用登記生效主義模式
二、土地經營權再流轉
三、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地三權分置改革與民法典物權編編纂——兼評《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物權編[J]. 高圣平.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2]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之下農地權利的市場化路徑[J]. 高圣平. 社會科學研究. 2019(02)
[3]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法理解析與立法回應[J]. 陳耀東. 廣東社會科學. 2019(01)
[4]現(xiàn)行《農村土地承包法》體系解讀與規(guī)范評注[J]. 陳小君,孫聰聰.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5]農民集體土地再物權化:民法典編纂的使命和策略[J]. 高富平. 交大法學. 2018(04)
[6]“三權分置”的中國民法典確認與表達[J]. 譚啟平. 北方法學. 2018(05)
[7]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法律表達[J]. 譚貴華. 北方法學. 2018(05)
[8]“三權分置”背景下農地抵押的規(guī)則設計[J]. 吳國喆. 北方法學. 2018(05)
[9]“三權分置”視野下的農地經營權登記[J]. 齊恩平,陳毛過. 宜賓學院學報. 2018(08)
[10]承包地三權分置的法律表達[J]. 高圣平. 中國法學. 2018(04)
博士論文
[1]按權能分配農村集體土地增值收益論[D]. 周躍輝.中共中央黨校 2014
[2]中國土地用益物權制度的經濟學研究[D]. 侯銀萍.吉林大學 2013
[3]中國永佃制制度演化研究(960~1949)[D]. 李靜.遼寧大學 2013
[4]產權組合—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構建[D]. 羅夫永.新疆大學 2007
[5]新中國農地產權制度變遷研究[D]. 吳玲.東北農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95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1795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