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反思與重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華中師范大學》 2013年
新課標下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
桑麗飛
【摘要】:多媒體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在現(xiàn)代教育思想指導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結合起來,有機統(tǒng)一在一個時空平臺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多媒體要服務于教學,要應用于教學,使之既能增加教學良性效應,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在現(xiàn)實高中英語教學中,廣大教師的多媒體應用水平良莠不齊,對于多媒體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意義、整合途徑、整合策略等問題都尚未完全明確,在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較多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和困惑。 為此,本文首先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心理學和教育學基本理論作為理論依據(jù),對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內涵和優(yōu)勢進行理論分析。然后選取了九江市第四中學的高一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進行調查,分析并整理出當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各種問題,提出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必要性和意義。之后進行教學實驗。一個班級為對照班,另一個為實驗班,對照班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驗班則采用“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方式。根據(jù)不同英語課堂、不同英語教學方法和不同英語教學技能目標匹配不同的多媒體整合方式。最后,本文對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重新進行定位,明確各自的要義和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減少各種整合問題和困惑的發(fā)生,以進一步提升整合的效果。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33.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松巖;;基于網(wǎng)絡的外語課程設計及教學策略[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楊芬;;揚長補短 合理運用——淺談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8年06期
3 楊忠平;;“陽光激情英語教學法”——淺談新課標下英語課堂教學藝術[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10期
4 徐思煌;袁彩萍;;多媒體課程教學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6年02期
5 彭桂新;;利用英語新環(huán)境 培養(yǎng)興趣和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年06期
6 劉艷紅;米海敏;;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21期
7 徐巧俠;;論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語境設計和交際教學藝術[J];考試周刊;2011年54期
8 胡琦;;中學英語教學中以人為本新型師生關系的建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1期
9 范敏;;淺論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策略[J];南昌高專學報;2010年02期
10 朱杏才;;注重教學藝術手段 提高英語課堂實效[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歡;;探求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出路[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吳言;;運用情感因素優(yōu)化英語口語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3 李克橋;;堅持人本主義理念 推進高職素質教育[J];保定職業(yè)技術學院;2005年01期
4 于海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10期
5 姚彬;;論講授法在《中外新聞事業(yè)史》教學中的運用[J];今傳媒;2012年03期
6 鐘秋蓮;;教師心理素質探析[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馬楠;;淺談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素質教育[J];才智;2010年07期
8 左穎;;初中英語教學初體會[J];才智;2011年03期
9 隋旭;;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效率[J];才智;2011年27期
10 高蘇彤;;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J];才智;2011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沈小娟;;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 張佳磊;;淺談如何提高幼師學生的英語教學能力[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菊;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及其視角下的教與學組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慧琳;大眾傳媒體育信息影響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實證與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3 袁磊;“農(nóng)遠工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胡俊杰;小學英語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匡芳濤;英語專業(yè)詞匯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張家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婁延果;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紅恩;論英語課程的文化品格[D];西南大學;2012年
9 李航;外語課堂師生意義協(xié)商:互動與優(yōu)化[D];西南大學;2012年
10 陳鐵成;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反思與重構[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恒生;高中教師工作壓力的調查與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張群英;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張唯一;河北省獨立學院足球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曉慧;高中英語體裁分析與閱讀策略訓練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婷婷;運用多元評價體系促進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郭小力;情感因素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曹義才;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目標導向教學法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榮;大學英語視聽課程“混合式學習”教學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閃閃;中國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學習成敗歸因調查[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劉鳳嬌;激勵性評價策略下“寫長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相春艷;教育技術在高校的應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3期
2 周明,龍雪梅;影響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因素的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梅江建;如何提高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效果[J];福建電腦;2003年08期
4 劉進,覃潔萍;談談利用多媒體手段改進教學效果[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5 唐建榮,楊順清,石世文;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少數(shù)民族教育改革和發(fā)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駱德漢,姚會春,朱茂峰;多媒體教學效率和效果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2年02期
7 董懷武,辜勇,周芝梅;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的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1998年04期
8 鄧李梅,曹中保;試析傳統(tǒng)師生關系中的弊端與主流[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胡瑞文;王紅;;2020年我國教育經(jīng)費投入強度需求預測及實施方案構想[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01期
10 吳志偉!南充市;創(chuàng)新教育 呼喚新型師生關系[J];四川教育;2000年Z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琳;;淺談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教學的新模式[J];理論界;2006年12期
2 胡華;;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年05期
3 張敏;;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年23期
4 陳建華;陽曉鳳;;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0期
5 馬守耿;;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09年26期
6 張宏瑩;;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4期
7 覃紅霞;;多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7期
8 王志超;;淺談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J];考試(教研);2011年01期
9 張珍玉;;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革新;2006年04期
10 張君;馬稷;;巧用多媒體技術構建英語有效課堂[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金平;;多媒體技術與《新編大學英語》的精讀教學[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慶華;賀杰鋒;;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農(nóng)村教師素質[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3 丁慧兒;;在高中女生籃球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實驗研究[A];浙江省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4 胡天文;陶杰;周慶芳;;多媒體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5 李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6 周巍;趙瑞云;劉國亭;;多媒體技術在醫(yī)學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A];海峽兩岸醫(yī)療儀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7 冉茂平;;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大學教學中的運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8 李效義;童學紅;;多媒體技術在醫(y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9 林榕;林雪松;;多媒體技術對物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A];第十五次全國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討會暨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楊玲;;小學語文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雷家中學 任寶平;[N];學知報;2011年
2 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學 全振華;[N];學知報;2011年
3 平瑞云(作者單位:肥鄉(xiāng)縣實驗中學);[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4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顏徐學校 劉;;[N];學知報;2011年
5 郭陸灘中學 付壁洋;[N];學知報;2011年
6 山東省墾利縣實驗中學 高振卿;[N];學知報;2011年
7 曹愛芹;[N];萊蕪日報;2009年
8 沈茂森;[N];甘肅日報;2008年
9 夏貴榮 李忠 錢婕靚;[N];中國文物報;2010年
10 陜西省漢中市第八中學 范春花;[N];漢中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衛(wèi)星;動畫情境下多媒體學習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2 朱磊;基于自適應鄰域概念的視頻圖像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肖友能;網(wǎng)絡電視中的關鍵技術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5 韋世奎;基于信息融合的多媒體內容搜索[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孟冬梅;英語課堂動機激勵教學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薩義德·艾哈邁德(Saeed Ahmad);巴基斯坦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交際法的效果與困難[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高鵬;視頻會議系統(tǒng)與MPEG-4標準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1999年
10 吳文;英語教學生態(tài)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海燕;多媒體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2 桑麗飛;新課標下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3 張作紅;多媒體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使用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勞耘;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廖繼承;基于Java與多媒體技術的外語教學系統(tǒng)[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6 郝瑛;多媒體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和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7 熊斯瓊;多媒體手段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效果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周陽;網(wǎng)球底線正手抽擊球多媒體CAI課件制作與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9 王薇;多媒體任務型詞匯教學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運用[D];湖南大學;2009年
10 王鐵楓;多媒體技術對發(fā)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反思與重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67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18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