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
發(fā)布時間:2023-12-26 19:15
2010年4月29日,經過修正的《國家賠償法》中通過增加第三十五條的方式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被學術界稱之為“我國國家賠償制度的重要突破”,這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公民精神權益的保障與重視,充分反映了國家切實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憲法理念。然而,由于我國對于該項制度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精神損害本身所具有的主觀性和不可量化性,使得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實踐中缺少一定的應用性。本文認為,《國家賠償法》針對精神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所遵循的原則并不明確、“造成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比較模糊、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窄、沒有規(guī)定計算精神損害賠償時所需考慮的因素問題,使得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沒有取得理想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顯然,想要充分發(fā)揮這項制度在國家賠償領域中的作用,應當以頒布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方式從四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應當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所應遵循的原則;其次,細化“嚴重后果”的具體情形;再次,適當擴大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最后,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所需衡量的因素。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和目的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內容
1.4.2 文獻研究的方法
1.4.3 實證研究的方法
1.4.4 實證研究的方法
2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概述
2.1 含義
2.2 構成要件
2.2.1 主體要件
2.2.2 行為要件
2.2.3 結果要件
2.2.4 因果關系要件
2.3 賠償責任的方式
2.3.1 精神補救
2.3.2 金錢賠償
2.4 本章小結
3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
3.1 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遵循的原則不明確
3.2 “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比較模糊
3.3 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范圍較窄
3.4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未綜合衡量多種因素
3.5 本章小結
4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建議
4.1 應當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應遵循的原則
4.1.1 應遵循賠償為主、懲罰為輔原則
4.1.2 應遵循適當限制原則
4.1.3 應遵循法官酌定原則
4.2 細化“嚴重后果”的具體情形
4.3 適當擴大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范圍
4.3.1 人格尊嚴權
4.3.2 身體權
4.3.3 精神性人格權
4.3.4 具有人格專屬意義的特定物品
4.4 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需衡量的因素
4.4.1 侵權主體方面的因素
4.4.2 受害人方面的因素
4.4.3 客觀方面的因素
4.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875393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和目的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內容
1.4.2 文獻研究的方法
1.4.3 實證研究的方法
1.4.4 實證研究的方法
2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概述
2.1 含義
2.2 構成要件
2.2.1 主體要件
2.2.2 行為要件
2.2.3 結果要件
2.2.4 因果關系要件
2.3 賠償責任的方式
2.3.1 精神補救
2.3.2 金錢賠償
2.4 本章小結
3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
3.1 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遵循的原則不明確
3.2 “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比較模糊
3.3 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范圍較窄
3.4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未綜合衡量多種因素
3.5 本章小結
4 國家賠償法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建議
4.1 應當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應遵循的原則
4.1.1 應遵循賠償為主、懲罰為輔原則
4.1.2 應遵循適當限制原則
4.1.3 應遵循法官酌定原則
4.2 細化“嚴重后果”的具體情形
4.3 適當擴大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范圍
4.3.1 人格尊嚴權
4.3.2 身體權
4.3.3 精神性人格權
4.3.4 具有人格專屬意義的特定物品
4.4 明確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所需衡量的因素
4.4.1 侵權主體方面的因素
4.4.2 受害人方面的因素
4.4.3 客觀方面的因素
4.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8753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875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