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及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價值
本文關(guān)鍵詞: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及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價值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道家 道教 慈善倫理思想 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道家(教)思想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一脈。道家(教)的經(jīng)典著作中蘊含了十分豐富的慈善倫理思想,諸如“尊道貴德”的慈善基礎(chǔ)、“損有余補不足”的慈善哲學、“眾生平等”的慈善理念、“善惡報應(yīng)”的慈善動機以及“積善成仙”的慈善追求等等。同時,勸善書、教派宗旨、道教科儀以及神仙故事、水陸畫、詩詞散文等民間文學藝術(shù),成為了道家(教)進行慈善倫理教化的重要傳播形式,這些都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慈善事業(yè)中寶貴的文化資源。道家(教)的慈善倫理思想,有別于儒家的仁愛、佛家的慈悲,它是以“道”為核心構(gòu)建起的一套獨特而又完整的、且蘊含豐富的慈善倫理體系。本文通過系統(tǒng)梳理道家(教)慈善倫理的歷史淵源、主要內(nèi)容和傳播形式,探索出道家(教)的慈善倫理思想與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點,以豐富和充實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方式和實踐。基于道家(教)與儒家、佛教慈善倫理思想的比較,總結(jié)出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與之相互區(qū)別又彼此吸收融合的方面,呈現(xiàn)出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獨有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全面地理解道家(教)的慈善倫理思想中的觀點,吸收和借鑒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的有益資源,有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82-05;D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輝;西夏倫理思想探源[J];社科縱橫;2000年04期
2 龍迪勇;梁啟超與中國倫理思想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讀呂濱《新民倫理與新國家:梁啟超倫理思想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3 閻順利,孫金生;論愛因斯坦的倫理思想[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1期
4 劉錫鈞;亞當·斯密倫理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評《經(jīng)濟學家的道德追問——亞當·斯密倫理思想研究》[J];道德與文明;2002年02期
5 周宇;天下為公——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J];道德與文明;2002年05期
6 石世奇;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之作——讀《中國倫理思想的傳承與發(fā)展——鄧小平倫理思想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04年05期
7 熊坤新;張少云;;藏族倫理思想研究之我見[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程潔;劉可風;;中西方早期“和諧”倫理思想比較[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9 熊坤新;我國少數(shù)民族倫理思想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道德與文明;1988年02期
10 章海山;;中西倫理思想比較研究初探[J];學術(shù)研究;199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玉花;;瞿秋白倫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2 朱馥生;;孫中山對我國傳統(tǒng)道德倫理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A];孫中山與二十一世紀中國——紀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專輯[C];1999年
3 馬平;;回商倫理思想及其他[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4 余玉花;;瞿秋白倫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李權(quán)興;吳煥發(fā);;李大釗倫理思想泛論[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6 崔梅;;孟子倫理思想與盧梭倫理思想的相同點[A];孔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7 唐凱麟;王澤應(yīng);;毛澤東倫理思想論要[A];毛澤東研究總第1輯2006年第1輯[C];2006年
8 袁志平;;鄧小平倫理思想初探[A];改革 求實 創(chuàng)新——青海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8年
9 倪愫襄;;制度倫理思想的儒法之爭[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李秋心;楊中梁;;孔子的倫理思想與市場經(jīng)濟[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希仁;經(jīng)濟學家的道德追問[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高惠珠;融民族傳統(tǒng)倫理于當代社會建設(shè)[N];社會科學報;2008年
3 田永勝;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光明日報;2001年
4 張榮;自私與同情的和諧[N];光明日報;2002年
5 王澤應(yīng);中國倫理學研究回眸[N];光明日報;2000年
6 袁禮輝;孫中山倫理思想及特征探析[N];團結(jié)報;2014年
7 靳鳳林;“禮”之意義鏡像的倫理學透析[N];光明日報;2005年
8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發(fā)展研究院 王立東;略談紅色旅游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創(chuàng)新(上)[N];中國旅游報;2009年
9 首席記者 李倩;加強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10 王麗英;中日道德教育的異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偉;周敦頤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夏忠龍;先秦倫理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3 張伯晉;法家倫理思想體系的最終建構(gòu)[D];吉林大學;2010年
4 劉yN;蘇軾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劍旄;蔡元培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德炎;人的自由與解放—馬克思倫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7 陳萬球;中國傳統(tǒng)科技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石峰崗;曾國藩人才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小波;左宗棠倫理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顧世群;《古蘭經(jīng)》倫理思想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藝;道家(教)慈善倫理思想及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價值[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2 夏云飛;傅山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魯紅偉;論中國民本倫理思想在服務(wù)型政府構(gòu)建中的作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唐勇;霍布斯契約倫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5 楊明熙;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思想及其中國化研究[D];廣東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6 熊若言;鄧小平分配倫理思想及其價值[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7 王沁;列寧分配倫理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8 鄭欣;先秦儒家音樂倫理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穆京京;《周易》中生態(tài)、婚姻、經(jīng)濟及政治之倫理思想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5年
10 馬培培;胡錦濤倫理思想初探[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708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7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