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范曄《后漢書》在南北朝的傳播與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5-14 07:11
本文關(guān)鍵詞:論范曄《后漢書》在南北朝的傳播與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范曄是劉宋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博學多識卻又恃才傲物,因此仕途坎坷。元嘉后期,宋文帝劉義隆和弟弟劉義康爭奪最高權(quán)力。范曄卷入這場爭斗,最后被劉義隆和大臣徐湛之誘殺。范曄之死象征皇權(quán)對相權(quán)的勝利,象征士族的衰落,象征私史傳統(tǒng)的沒落。范曄《后漢書》不但沒有完成,而且立刻成為劉宋的禁書。 到了南齊,史家開始重視范曄《后漢書》?墒俏膲I(lǐng)袖沈約卻努力抵制范曄及其《后漢書》,給此書的傳播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范曄《后漢書》的史志基本上散佚,沈約難辭其咎。沈約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大學者,從范曄《后漢書》里面學到很多知識,比如聲律論。沈約甚至仿效《后漢書?范滂傳》寫下《宋書?范曄傳》。因為宗教信仰、家族利益、生活方式、現(xiàn)實利益、文學觀點等原因,沈約抵制范曄及其《后漢書》。沈約在當時有不少追隨者。劉勰《文心雕龍》、劉孝標《世說新語注》雖然也學習范曄《后漢書》,卻故意不提及范曄及其《后漢書》。 沈約的反對派開始為范曄鳴不平。他們肯定范曄的文史成就,恢復范曄的部分名譽,為范曄《后漢書》的傳播奠定基礎。陸厥肯定了范曄對音韻學的貢獻,指出沈約剽竊范曄的音韻學成果。鐘嶸肯定范曄的詩歌成就,也批評沈約的詩學觀點。蕭子顯肯定范曄的史學、書法成就,揭露沈約利用編修史書的機會公報私仇。 到了蕭梁,蕭衍對沈約逐漸失去信任,最終排斥了沈約。范曄《后漢書》實現(xiàn)了公開傳播。劉昭和吳均都注解了范曄《后漢書》。吳均注解本大概是范曄《后漢書》的第一個注解本。劉昭將司馬彪《續(xù)漢志》附在范曄《后漢書》后面,使全書成為整體,影響很大。蕭統(tǒng)《文選》高度肯定范曄《后漢書》的文史成就,所收范曄《后漢書》論贊的數(shù)量超越了班固和沈約。隨著《文選》的“選本的力量”逐漸加強,范曄《后漢書》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蕭繹、蕭方等、蕭該等皇族成員也參與范曄《后漢書》的研究。蕭梁前期是范曄《后漢書》傳播的轉(zhuǎn)折點。 范曄《后漢書》在北方得到廣泛傳播,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酈道元《水經(jīng)注》、楊圧之《洛陽伽藍記》、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都運用了范曄《后漢書》的資料。其中酈道元《水經(jīng)注》引用的次數(shù)較多。魏收《魏書》也比較重視范曄《后漢書》。東魏皇帝甚至公開朗誦范曄《后漢書》。 南北朝末期,范曄《后漢書》取得了優(yōu)勢地位。文人、學者涉及東漢史書,基本上離不開范曄《后漢書》。徐陵《玉臺新詠》、庾信的駢賦、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都運用了范曄《后漢書》。盡管顏之推并不喜歡范曄,對范曄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他對范曄《后漢書》卻有精深的研究?疾臁端鍟?經(jīng)籍志》,范曄《后漢書》在東漢歷史書籍中已經(jīng)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 總之,范曄《后漢書》從劉宋的禁書,,變成了南北朝末期的通書。范曄《后漢書》在南北朝的傳播與影響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關(guān)鍵詞】:范曄 后漢書 南北朝 傳播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39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緒論10-12
- 1.1 課題背景10
- 1.2 前人成果10-11
- 1.3 主要問題和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范曄之死及其象征意義12-22
- 2.1 范曄的出身及經(jīng)歷12
- 2.2 范曄死因的爭論12-14
- 2.3 范曄之死的真相14-16
- 2.4 范曄之死的象征意義16-21
- 本章小結(jié)21-22
- 第3章 范曄《后漢書》受到了嚴重抵制22-197
- 3.1 范曄之死影響了《后漢書》的傳播22-23
- 3.2 南朝史學家沈約對范曄《后漢書》的抵制23-144
- 3.3 沈約抵制范曄《后漢書》的原因和后果144-146
- 3.4 劉勰《文心雕龍》避免提及范曄《后漢書》146-192
- 3.5 劉孝標《世說新語注》避免提及范曄《后漢書》192-196
- 本章小結(jié)196-197
- 第4章 范曄的文史成就獲得了承認197-237
- 4.1 陸厥揭露沈約抹殺和強占范曄的成果197-198
- 4.2 鐘嶸挑戰(zhàn)沈約,肯定了范曄的才華198-207
- 4.3 蕭子顯提高了范曄《后漢書》的地位207-236
- 本章小結(jié)236-237
- 第5章 范曄《后漢書》獲得了公開傳播237-279
- 5.1 蕭衍排斥沈約,為范曄《后漢書》的傳播掃清了障礙237-238
- 5.2 吳均和劉昭對范曄《后漢書》的突出貢獻238-239
- 5.3 蕭統(tǒng)奠定了范曄《后漢書》的經(jīng)典地位239-254
- 5.4 蕭繹面對范曄《后漢書》的矛盾心理254-278
- 本章小結(jié)278-279
- 第6章 范曄《后漢書》在北朝的影響逐步擴大279-464
- 6.1 酈道元對東漢各家史書的旁征博引279-424
- 6.2 楊圧之《洛陽伽藍記》對范曄《后漢書》的隱蔽使用424-436
- 6.3 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和范曄《后漢書》的聯(lián)系436-462
- 6.4 北朝皇帝公開朗誦范曄《后漢書》462-463
- 本章小結(jié)463-464
- 第7章 范曄《后漢書》在南北朝末期確立了優(yōu)勢地位464-499
- 7.1 徐陵《玉臺新詠》和范曄《后漢書》的聯(lián)系464-472
- 7.2 庾信與范曄《后漢書》的復雜關(guān)系472-480
- 7.3 顏之推《顏氏家訓》與范曄《后漢書》的復雜關(guān)系480-497
- 7.4 從《隋書·經(jīng)籍志》看范曄《后漢書》優(yōu)勢地位的確立497-498
- 本章小結(jié)498-499
- 結(jié)論499-500
- 參考文獻500-503
- 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獲取的科研成果503-504
- 致謝504-50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凌風;;《后漢書》對偶藝術(shù)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劉貴軍;;范曄的東漢正統(tǒng)觀[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劉英華 ,馮杰;論《石門頌》與《石門銘》的書法藝術(shù)[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4 曾超;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蘊[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5 喬守春;;劉勰佛學思想散論[J];遼東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李寶通;敦煌索勱樓蘭屯田時限探賾[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7 瞿林東;;談中國古代的史論和史評[J];東岳論叢;2008年04期
8 王運熙;《文選》選錄作品的范圍和標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6期
9 王亦e
本文編號:3645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6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