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視角下的播音停連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30 21:00
本文關鍵詞:語言學視角下的播音停連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通過閱讀大量參考文獻,筆者發(fā)現(xiàn)學者們在重視停連理論研究的同時,卻忽視了停連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在播音話語交流形式中的運用,并且播音停連研究往往也只停留在經(jīng)驗層面。由于以往研究的缺失使得播音語言的“停連”現(xiàn)象沒有得到充分的理論解釋,也使得播音學理論建構和播音實踐指導存在缺憾。因此,將“停連”經(jīng)驗層面的解釋放在語言學理論的視角下進行量化分析,并將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音的表現(xiàn)相整合建立起合適的“停連”模式,由定量而定性對“停連”進行語言學理論的整體關照,才能拓展播音語言研究的理論空間。 本文正是從語言學研究的視角出發(fā),對播音語言的停連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分別涉及“停連”的功能(概括播音實踐以及以往研究中有關“停連”承載的表達功能,從語言交際功能的角度做出解釋。);“停連”時間類型(對“停連”現(xiàn)象做量化的分析,找出“停連”在線性語流中的不同時間狀況,進一步概括為差別明顯的“停連”類型);“停連”模式(將“停連”功能和“停連”時間類型整合起來,建構出播音語言的“停連”模式)。其中“停連”的功能解釋確定了“停連”的價值;“停連”的時間類型是“停連”功能實現(xiàn)的語音表現(xiàn);“停連”模式是功能和語音表現(xiàn)的整體模式,是最終要達成的一種闡釋目標。本文具體研究如下: 第1章介紹了研究的起源、價值、意義、內(nèi)容、思路與方法。 第2章概括了以往研究,明確停連模式的語言表現(xiàn)功能。 第3章對廣播電視欄目播音語言停連進行分析。在廣播電視欄目中,即使內(nèi)容相同的詞句,采用不同的語氣、停連、語速,其傳播效果是不同的。通過不同欄目類別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量化分析,得出廣播電視欄目播音語言停連表達的主要模式。 第4章對文學體裁播讀中播音停連進行分析。文學體裁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決定語言停連模式的不同。對這些題材(小說、散文、詩歌、戲。┑拿医(jīng)典播音藝術作品展開停連模式的比較研究,得到文學體裁中播音停連表達模式。 第5章對播音語言停連模式進行分析。鑒于播音語言不能依賴于文字稿件的標點符號作為語言表達的停頓與連接,而應對文字稿件進行語句結構分析之后進行的停連,因此本章著重從播音語言的停連位置、停連模式、停連時值三個方面對停連模式的語句結構展開分析并得到若干結論。 第6章對播音語言與生活語言停連進行比較分析。播和說,雖然都是人們進行語言溝通,心理活動的反映,但是生活語言相對平實、隨意、粗俗;而播音語言則相對優(yōu)雅、完美。日常生活語言停連模式受人們的說話習慣、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停連的時值、位置、節(jié)奏和語速都會有所變化;有稿播音停連時值較長,能引發(fā)聽眾的聯(lián)想、激發(fā)作品的美感。停連模式不能隨意、無控制的拖長停連時值,要經(jīng)過細心的揣摩不能因停害意。停連位置必須符合語句結構規(guī)范,恰到好處的停連才能夠體現(xiàn)出稿件的藝術表現(xiàn)力。 第7章分析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新聞播音停連模式同時代、社會、文化、修養(yǎng)、民族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具有很強的時代附著性。本章對各個時代我國著名播音員主持人的文獻、音頻、視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對播音語言停連模式進行史論研究,從而對不同時代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進行語言實證分析得出不同時代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 第8章作出理論性總結,概括主要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局限與未來發(fā)展趨勢。 本文采用了大量的語圖樣本、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對上述播音停連模式研究中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的領域不僅涉及到問題的本身,而且對有一定相關聯(lián)系的子問題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分析。結論的得出,即拓寬了語言學理論研究的空間,也為播音實踐與播音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停連 語速 節(jié)奏 頻率 時值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030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錄9-12
- 第1章 緒論12-18
- 1.1 研究源起12
- 1.2 研究的意義與價值12-13
- 1.2.1 理論價值12-13
- 1.2.2 實踐意義13
- 1.3 研究的內(nèi)容13-15
- 1.4 研究的思路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1.5.1 文獻分析法15
- 1.5.2 實驗語音學分析法15-16
- 1.6 資料來源16-18
- 第2章 文獻分析18-22
- 2.1 研究的現(xiàn)狀18-20
- 2.2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20-22
- 第3章 廣播電視欄目播音語言停連分析22-64
- 3.1 新聞類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特點分析22-34
- 3.1.1 新聞消息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特點分析23-27
- 3.1.2 新聞評論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特點分析27-31
- 3.1.3 新聞專題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特點分析31-34
- 3.2 社教類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特點分析34-47
- 3.2.1 教育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34-37
- 3.2.2 對象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37-40
- 3.2.3 服務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40-43
- 3.2.4 教學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43-47
- 3.3 文藝類欄目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47-58
- 3.3.1 欣賞性文藝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47-50
- 3.3.2 知識性文藝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50-52
- 3.3.3 服務性文藝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52-55
- 3.3.4 評價性文藝欄目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55-58
- 3.4 服務類欄目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58-64
- 3.4.1 綜合型服務欄目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59-61
- 3.4.2 專題型服務欄目的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特點分析61-64
- 第4章 文學體裁播讀中播音語言的停連分析64-86
- 4.1 小說播讀語言停連模式研究65-69
- 4.1.1 研究過程65-67
- 4.1.2 結果與分析67-68
- 4.1.3 結論68-69
- 4.2 散文播讀語言停連模式研究69-73
- 4.2.1 研究過程69-71
- 4.2.2 結果與分析71-72
- 4.2.3 結論72-73
- 4.3 詩歌播讀語言停連模式研究73-77
- 4.3.1 研究過程73-75
- 4.3.2 結果與分析75-76
- 4.3.3 結論76-77
- 4.4 戲劇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研究77-86
- 4.4.1 研究過程77-81
- 4.4.2 結果與分析81-82
- 4.4.3 結論82-86
- 第5章 播音語言停連模式分析86-130
- 5.1 播音語言的停連位置86-89
- 5.1.1 準確理解語句、確定停連位置86-87
- 5.1.2 分析語句結構確定停連位置87-88
- 5.1.3 擺脫標點符號確定停連位置88-89
- 5.2 播音語言的停連模式89-95
- 5.2.1 區(qū)分性停連90
- 5.2.2 呼應性停連90-91
- 5.2.3 并列性停連91
- 5.2.4 分合性停連91-92
- 5.2.5 強調(diào)性停連92
- 5.2.6 判斷性停連92-93
- 5.2.7 轉換性停連93
- 5.2.8 生理性停連93-94
- 5.2.9 回味性停連94
- 5.2.10 靈活性停連94-95
- 5.3 播音語言的停連時值及特點95-130
- 5.3.1 分析問題及方法95-96
- 5.3.2 實證過程96-115
- 5.3.3 結果與分析115-127
- 5.3.4 結論127-130
- 第6章 播音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停連的比較分析130-146
- 6.1 日常生活語言停連模式研究130-138
- 6.1.1 研究的問題及方法130-138
- 6.2 有稿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研究138-144
- 6.2.1 研究的問題及方法138-144
- 6.3 播音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停連模式的比較分析144-146
- 第7章 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146-166
- 7.1 建國前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147-150
- 7.1.1 研究過程147-148
- 7.1.2 結果與分析148-149
- 7.1.3 結論149-150
- 7.2 文革前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150-153
- 7.2.1 研究過程150-151
- 7.2.2 結果與分析151-152
- 7.2.3 結論152-153
- 7.3 文革時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153-157
- 7.3.1 研究過程153-154
- 7.3.2 結果與分析154-156
- 7.3.3 結論156-157
- 7.4 改革開放至今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的時代特點157-163
- 7.4.1 研究過程157-160
- 7.4.2 結果與分析160-162
- 7.4.3 結論162-163
- 7.5 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不同時代的比較分析163-166
- 第8章 結語166-172
- 8.1 主要觀點166-169
- 8.1.1 不同欄目類別、欄目語境、欄目風格播音員主持人“停連”模式存在差異166-167
- 8.1.2 文學體裁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使得其“停連”模式存在差異167-168
- 8.1.3 播音語言停連位置的確定要從理解語句、分析語句結構、擺脫標點符號的方法去尋找168
- 8.1.4 將停頓和連接結合起來分為十種播音語言的停連模式類型168
- 8.1.5 播和說,雖然都是人們進行語言溝通,心理活動的反映,但是生活語言相對平實、隨意、 粗俗,播音語言相對優(yōu)雅、完美168
- 8.1.6 不同歷史時期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168-169
- 8.2 創(chuàng)新與不足169-170
- 8.2.1 創(chuàng)新169
- 8.2.2 不足169-170
- 8.3 未來發(fā)展趨勢170-172
- 8.3.1 重視理論研究滲透于語言功能的實踐170
- 8.3.2 注重話語形式的定量研究與定性分析170-172
- 參考文獻172-17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77-178
- 致謝1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光文;朗讀中的邏輯語法停連和語感培養(yǎng)[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2 嚴光文;朗讀中的停連與語法和語感[J];成都師專學報;1994年03期
3 端木三;漢語的節(jié)奏[J];當代語言學;2000年04期
4 羅麗萍;;正確運用停連 提高播音質量[J];東南傳播;2008年10期
5 趙宏;;論新聞播音中如何確定停頓位置[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陳本益;;探索漢語詩歌節(jié)奏的一個思路[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1年01期
7 李青楊;;綜藝電視欄目名稱的語言文化特色分析[J];華中人文論叢;2012年01期
8 張新杰;邱天河;;話語標記語“停頓”的語用功能初探[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9 莊偉宏;;語言藝術之我見——淺談電視欄目的品牌建設[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10 胡偉湘,徐波,黃泰翼;漢語韻律邊界的聲學實驗研究[J];中文信息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賈媛;普通話焦點的語音實現(xiàn)及音系分析[D];南開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語言學視角下的播音停連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75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3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