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朱子涵養(yǎng)論研究 ——形成與內涵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7:36
  朱子學八百年來發(fā)展演變,是圍繞“朱子之學”而展開的一部精彩紛呈又充滿意外的詮釋史。其中最大意外在于,朱子推崇的“格物致知”,越來越被理解為“向外窮理”,甚至被解說為獲取客觀知識的“科學方法”。經由學術史爬梳可知,歷來對“格致說”的步步歧解,既源于學者落入朱陸二元對立的“門戶窠臼”,也由于近代以來“知識與道德兩分”的時代潮流,歸根結底,源于歷代詮說者將“格物致知”從朱子涵養(yǎng)工夫系統(tǒng)中抽離出來,作出“支離”理解。朱子涵養(yǎng)工夫系統(tǒng)即朱子涵養(yǎng)論。追究其形成可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朱子涵養(yǎng)論的起點。朱子從游受學延平時期,接受延平之學部分教導,“理會分殊”、“求圣賢經義”及“日用做工夫”,但未能理解延平“兼動靜體用”的綜合工夫架構,并對“體驗未發(fā)”、“靜坐”等涵養(yǎng)本原的未發(fā)工夫,疑惑不解。第二階段,朱子涵養(yǎng)論架構逐漸形成。朱子參究中和問題,其重心與成果并不落在單方面建立“心性情三分”心性架構,而是在心性論述與工夫操作兩方面“相互校正”中,建立一套“以心為主”的心性論述,并確立“以敬為本、敬貫始終”的涵養(yǎng)工夫架構。此外,圍繞明人李默《朱子年譜》“朱張二先生論《中庸》義三日夜不能合”一條記載所展開考辨...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0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緣起:“涵養(yǎng)論”的提出
        一. 重述“朱子”的必要與可能
        二. 朱子“格物”說的歷史流變
        三. “涵養(yǎng)論”的提出與界說
    第二節(jié) “涵養(yǎng)論”研究綜述
        一. 走出“朱陸二元”與“知識道德兩分”
        二. “中國哲學史”范式與涵養(yǎng)工夫之地位
        三. 性理學的“本體論”傾向
        四. 來自“他者”的刺激與啟發(fā)
        五. 朱子涵養(yǎng)工夫當代研究概說
第一章 道學涵養(yǎng)宗旨的建立
    第一節(jié) 近世“道學”稱謂論爭探隱
        一. 名稱混用與馮友蘭主張“道學”
        二. “道學”與“理學”之爭
        三. 經學與史學之間的“宋學”
        四. Neo-Confucianism與新儒學
    第二節(jié) 道學的涵養(yǎng)宗旨
        一. 道學興起的“思想場域”
        二. “涵養(yǎng)成圣”的道學宗旨
        三. 明道伊川異同辨:同歸于“涵養(yǎng)”
        四. “圣賢氣象”與“孔顏樂處”
第二章 朱子涵養(yǎng)論的起點
    第一節(jié) 延平之學的“真相”
        一. 對延平之學的誤解與緣由
        二. 據《延平答問》看延平之學
        三. 延平之學:兼動靜、重分殊與求用力處
    第二節(jié) 朱子自佛歸儒的涵養(yǎng)體悟
        一. 學禪形成的“忌諱”
        二. “本末”之悟與受學延平
        三. 朱子丁丑后詩文與《延平答問》比照
    第三節(jié) 延平“發(fā)脫不出”與朱子“涵養(yǎng)之要”
        一. 延平的“發(fā)脫不出”
        二. 《延平行狀》與朱子“涵養(yǎng)之要”
        三. “所見不同”與“孤負此翁”
第三章 朱子涵養(yǎng)論架構的形成
    第一節(jié) “中和舊說”年代考辨
        一. 舊說不在丙戌(1166年)
        二. 舊說在戊子(1168年)
        三. 新證:“論《中庸》義三日夜不能合”
    第二節(jié) 舊說四書遞進
        一. 第一書:寂然本體“隨處發(fā)見”
        二. 第二書:“一念體用”與“來得無窮”
        三. 第三書:“大化”更有“安宅”
        四. 第四書:未發(fā)“不待安排”
    第三節(jié) “中和新說”的心與敬
        一. 舊說到新說的延續(xù):“心體流行”
        二. 心性論述:“此理以心為主而論”
        三. 平日涵養(yǎng):本領工夫與初下手處
        四. 敬貫動靜無間斷
    第四節(jié) “中和新說”與涵養(yǎng)論架構
        一. “新說”論敬之突破
        二. “心與敬兩分”的工夫間架
        三. 從“兩一思想”到“兩一思維”
第四章 朱子涵養(yǎng)論的理論內涵
    第一節(jié) 朱子《大學》詮釋中的涵養(yǎng)論
        一. 以“格物補傳”為定本之反省
        二. “明明德”的心體工夫
        三. “實有實發(fā)”的誠意工夫
    第二節(jié) “格物致知”是涵養(yǎng)工夫
        一. 格“事物道理”與致“吾心知覺”
        二. 兩端之間的“格物窮理”之學
        三. “理一分殊”的道德世界
        四. 真知與貫通的“格物疑難”
    第三節(jié) 涵養(yǎng)論核心:“涵養(yǎng)為窮理之本”
        一. “涵養(yǎng)為本”說的歷史形成
        二. 此學以尊德性為主
        三. “主敬立本”與“敬貫始終”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國時期唐文治論“陽明學通于朱子學”[J]. 樂愛國.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2]朱澤論“朱子格物之學心理合一”——從現(xiàn)代朱子學研究的角度看[J]. 樂愛國.  中國哲學史. 2017(02)
[3]唐君毅、牟宗三對朱熹格致說的不同闡釋[J]. 姜家君,樂愛國.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11)
[4]“誠”是朱熹學術體系的最高境界——以《大學章句》、《中庸章句》為中心的討論[J]. 樂愛國.  江淮論壇. 2014(06)
[5]格物誠意不是兩事——關于朱熹工夫論思想的若干問題[J]. 吳震.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6)
[6]民國時期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不同解讀[J]. 樂愛國.  學海. 2014(05)
[7]陸九淵之冤:陸學在宋代非心學[J]. 周熾成.  廣東社會科學. 2014(05)
[8]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極”解釋——以朱熹《皇極辨》為中心[J]. 吳震.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9]朱子學與陽明學的會通[J]. 楊祖漢.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5)
[10]天人合一:學術、學說和信仰——再論中國哲學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J]. 劉笑敢.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博士論文
[1]“心與理一”與“超凡入圣”之學[D]. 吳冬梅.上海師范大學 2011
[2]宋代《中庸》學研究[D]. 王曉薇.河北大學 2005
[3]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 權相佑.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編號:32967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2967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b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