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語言觀研究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族語言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選擇維吾爾族語言觀作為研究對象。由于廣泛的語言接觸和民族接觸,越來越多的維吾爾族成為了“雙語”人,所以筆者根據(jù)維吾爾族對母語和國家通用語的認識,研究維吾爾族認識上述兩種語言的特征,并認為維吾爾族在邁入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在改變著對維吾爾語、國家通用語以及雙語的認識,以適應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語言觀。緒論介紹了研究緣起、國內(nèi)外關于語言觀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從事本項研究的意義。第一章介紹了語言觀的定義、研究范圍、形成特點。通過與語言世界觀、語言意識形態(tài)、語言態(tài)度的對比,回顧了語言觀的產(chǎn)生歷史,并介紹了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三種主要語言觀,語言身份論、語言資源論、語言人權(quán)論。第二章描寫了維吾爾族對母語的認識。根據(jù)維吾爾族在家庭領域、學校領域、工作領域以及其他公共領域使用母語的情況,筆者認為維吾爾族在家庭領域基本以使用母語交際為主;學校領域中在課堂使用母語的比例低于課下使用母語的比例;在工作領域和其他公共領域以使用母語和母語、國家通用語為主,維吾爾族對母語的態(tài)度基本表現(xiàn)為:在認同母語的基礎上,維護母語的社會影響力和鞏固母語的使用范圍。第三章描寫了維吾爾族對國家通用語的認識。根據(jù)維吾爾族在家庭領域、學校領域、工作領域以及其他公共領域使用國家通用語的情況,筆者認為維吾爾族在家庭領域基本不使用國家通用語交際;學校領域中在課堂使用國家通用語的比例高于課下使用國家通用語的比例;在工作領域和其他公共領域以使用母語和母語、國家通用語為主,維吾爾族對國家通用語的態(tài)度基本表現(xiàn)為:學習國家通用語,認可國家通用語的社會影響力和維持國家通用語的使用范圍。第四章總結(jié)了維吾爾族認識語言的特征及其原因。在對描寫維吾爾族對母語、國家通用語認識的基礎上,筆者認為維吾爾族對上述兩種語言的認識具有以下特征:認同和傳承母語、認可和學習國家通用語、認識和接納“民漢兼通”。之所以具有上述特征是因為母語是維吾爾族交際、思維的工具,民族身份的象征和民族文化傳承的資源;國家通用語是維吾爾族跨文化交際和民族發(fā)展的資源;“民漢兼通”是維吾爾族對母語和國家通用語的融合,“民漢兼通”既能延續(xù)民族語言和文化,又能加快民族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目標。第五章是對維吾爾族實現(xiàn)“民漢兼通”的思考。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民漢兼通”的少數(shù)民族人才,因為“民漢兼通”有益于維吾爾族提高民族教育質(zhì)量、加深跨文化理解和適應社會發(fā)展。實現(xiàn)“民漢兼通”的途徑是推進雙語教育,但鑒于新疆的雙語資源分布不平衡和雙語教師數(shù)量不足、質(zhì)量不高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應該因地制宜、穩(wěn)步推進雙語教育。
【關鍵詞】:維吾爾族 語言觀 維吾爾語 國家通用語 雙語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21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緒論10-22
- 一、研究緣起10
- 二、研究現(xiàn)狀10-20
- 三、研究思路20
- 四、研究方法20-21
- 五、研究意義21-22
- 第一章 語言觀22-52
- 第一節(jié) 語言觀的界定22-24
- 一、語言觀的定義22
- 二、語言觀的研究范圍22-23
- 三、語言觀的形成特點23-24
- 第二節(jié) 語言觀的產(chǎn)生與演變24-43
- 一、概述世界觀的產(chǎn)生24-30
- 二、語言世界觀30-33
- 三、語言觀與相關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33-43
-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語言觀43-52
- 一、語言身份論44-48
- 二、語言資源論48-49
- 三、語言人權(quán)論49-50
- 四、小結(jié)50-52
- 第二章 維吾爾族對母語的認識52-74
- 第一節(jié) 維吾爾族在不同領域使用母語的情況53-62
- 一、家庭領域53-56
- 二、學校領域56-59
- 三、工作領域59-60
- 四、公共領域60-61
- 五、小結(jié)61-62
- 第二節(jié) 維吾爾族對母語的態(tài)度62-74
- 一、認同母語62-67
- 二、維護母語的社會影響力67-70
- 三、鞏固母語的應用領域70-74
- 第三章 維吾爾族對國家通用語的認識74-106
- 第一節(jié) 概述國家通用語75-80
- 一、國家通用語的提出75-76
- 二、國家通用語的意義76-77
- 三、國家通用語與方言及少數(shù)民族語言之間的關系77-79
- 四、小結(jié)79-80
- 第二節(jié) 維吾爾族在不同領域使用國家通用語的情況80-88
- 一、家庭領域80-83
- 二、學校領域83-85
- 三、工作領域85-86
- 四、公共領域86-88
- 第三節(jié) 維吾爾族對國家通用語的態(tài)度88-106
- 一、學習國家通用語88-96
- 二、認可國家通用語的社會影響力96-101
- 三、維持國家通用語的應用領域101-106
- 第四章 維吾爾族認識上述語言的特征及其原因106-141
- 第一節(jié) 認同和傳承母語106-121
- 一、母語是民族交際的工具107-110
- 二、母語是民族身份的象征110-118
- 三、母語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資源118-119
- 四、小結(jié)119-121
- 第二節(jié) 認可和學習國家通用語121-131
- 一、國家通用語是跨文化交際的工具122-126
- 二、國家通用語是民族發(fā)展的資源126-129
- 三、小結(jié)129-131
- 第三節(jié) 認識和接納“民漢兼通”131-141
- 一、“民漢兼通”的內(nèi)涵和目標132-133
- 二、維吾爾族對“民漢兼通”的認識133-137
- 三、維吾爾族對“民漢兼通”的接納137-141
- 第五章 對維吾爾族實現(xiàn)“民漢兼通”的思考141-165
- 第一節(jié) 維吾爾族實現(xiàn)“民漢兼通”的意義和途徑141-148
- 一、提高民族教育質(zhì)量142-143
- 二、加深跨文化理解143-144
- 三、適應社會發(fā)展144-145
- 四、推進新疆雙語教育145-148
- 第二節(jié) 維吾爾族實現(xiàn)“民漢兼通”的條件和對策148-165
- 一、理解維吾爾族對雙語教育的認識148-154
- 二、新疆雙語教育存在的問題154-158
- 三、提高雙語教育質(zhì)量的對策158-161
- 四、啟示161-165
- 參考文獻165-17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177-178
- 后記1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克建;關于全球化背景下我校外語非通用語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和教學的幾點設想[J];東南亞縱橫;2004年12期
2 鄭錫偉;;外語非通用語本科人才跨國培養(yǎng)模式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鄭錫偉;;外語非通用語人才跨國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析——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孫英林;;世界民族國家通用語形成的因素[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31期
5 Henry Hitchings;唐文;;評《最后的通用語》[J];大學英語;2011年04期
6 林書武;希伯來語成為以色列民族通用語的原因[J];外語研究;2001年01期
7 楊曉京;佟加蒙;;中國非通用語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8 陳元猛;非通用語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探索[J];現(xiàn)代傳播;2002年06期
9 朱艷華;;中泰跨境民族拉祜族兼用本國通用語現(xiàn)狀之比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牧玲;“和平”外交行動(二)[J];科學啟蒙;1998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陳雨露;加強非通用語專業(yè)建設[N];人民日報;2011年
2 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特約記者 黃青文;海南島通用語的變遷[N];海南日報;2013年
3 何明星;填補非通用語種外譯空白[N];人民日報;2014年
4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郝平;保持學校特色 穩(wěn)步提高質(zhì)量[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北京外國語大學 賈德忠;“小語種”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N];光明日報;2002年
6 成同社;非通用語種人才的復合培養(yǎng)[N];光明日報;2006年
7 胡范鑄 蔡立予;“網(wǎng)絡語言”的反網(wǎng)絡性[N];語言文字周報;2006年
8 李釗;就這樣隨風飄散[N];科技日報;2008年
9 楊海占 馬晨偉 吳建斌;"小語種"大作為[N];解放軍報;2006年
10 記者 傅旭;學習宣傳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座談會舉行[N];人民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瀟元;維吾爾族語言觀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蘇怡;自源國家通用語形成規(guī)律初探[D];安徽大學;2013年
2 李可嘉;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對中國教育及經(jīng)濟的影響[D];青島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族語言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40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2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