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田七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21:05
目的:癌癥是全球疾病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命健康。雖然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檢測和治療手段層出不窮,但癌癥的死亡率卻沒有顯著的下降,主要原因是腫瘤極易復發(fā),以及相關治療藥物的副作用較大。因此尋找新的毒性小甚或無毒副作用的腫瘤治療藥物十分重要。姜科植物土田七是一味民族藥,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qū)使用,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月經過多、外傷出血及蛇蟲咬傷等;已有研究表明,該藥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其所含化學成分能夠殺傷肝癌細胞。本課題擬采用中藥化學分離、純化與藥理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出土田七抗腫瘤的活性物質,并闡明其作用機制。方法:1土田七的總提取物及其分離純化1.1研究土田七的提取方法,探討不同因素對土田七提取率的影響。1.2對土田七總提取物利用大孔吸附樹脂進行分離純化,得到不同的洗脫部位。利用細胞殺傷實驗和荷瘤小鼠對各洗脫部位進行抗腫瘤活性評估。選取活性最優(yōu)的洗脫部位,再利用硅膠柱層析法進行分離純化,并進行體外抗肝癌活性篩選。2土田七活性部位抗腫瘤藥理作用機制的研究2.1利用不同給藥濃度處理肝癌細胞,通過Western-blot檢測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相關蛋...
【文章來源】: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姜科植物抗腫瘤篩選
土田七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11的增殖抑制率。4.4.2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結果用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進行處理,測定其細胞增殖抑制率。由圖2可知,水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并無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30%乙醇洗脫部位和95%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70%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為明顯。另外,當濃度超過4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藥物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顯。各洗脫部位相比較,IC50顯示70%乙醇洗脫部位相對于其它組對肝癌細胞增殖抑制的濃度-抑制率曲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圖2大孔樹脂不同洗脫部位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作用4.4.3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檢測將對數生長期的肝癌H22細胞進行離心,棄掉上清液,調整細胞密度至1×106/mL。6孔板中每孔加入2mL細胞懸液,放入37oC培養(yǎng)箱中恒溫培養(yǎng)24h。分別向各孔中加入不同濃度(濃度分別為:20、40、60、80、100μg/mL)的30%乙醇洗脫部位、70%乙醇洗脫部位及95%乙醇洗脫部位,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含DMSO),在培養(yǎng)箱中處理24h。分別吸取各組上清液于離心管中,將胰蛋白酶消化細胞轉移至各離心管中,進行離心(800rpm/min、5min),吸取上清液,用預冷的磷酸緩沖液(PBS)對細胞進行洗滌,洗滌2次。按照試劑盒操作步驟,加入AnnexinV-FITC和PI染液,充分混勻后,避光染色半小時。檢測細胞的凋亡情況。4.4.4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結果用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進行處理,測定其細胞凋亡率。由圖3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20屆碩士學位論文12可知,70%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最強,30%乙醇洗脫部位及95%乙醇洗脫部位作用次之。且隨著各乙醇洗脫部位濃度的增加,細胞的凋亡率也隨之增高。此外,當濃度為20、40、6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與其他洗脫部位相比較,誘導細胞凋亡作用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當濃度為80、10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與其他洗脫部位相比,它誘導細胞凋亡作用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圖3大孔樹脂柱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凋亡的作用4.4.5討論本課題采用CCK-8法對細胞增殖進行測定,而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MTT法,這是因為CCK-8法具有靈敏度高、重復性強、操作方便、檢測速度快、結果準確等一系列優(yōu)點。CCK-8的原理是其中含有的WST-8被氧化還原,從而生成黃色的甲臜染料,其生成的甲臜染料數量與活細胞數量成正比。根據體外藥理實驗的結果可知,可以確認70%洗脫部位效果最佳。4.5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部位體內抑制肝癌細胞實驗4.5.1細胞株來源肝癌細胞株H22(鼠源性;腹水型肝癌細胞株),購自于武漢大學中國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4.5.2實驗動物來源昆明小鼠(雌性,4-6周;體重20-22g),購自于湖北省實驗動物研究中心。4.5.3實驗方法25只4-6周齡的小鼠右腿外側接種H22細胞,2×105/只。7天后,將25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為生理鹽水組、水洗脫部位組、30%乙醇洗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內質網應激誘導蛋白TRIM25在乳腺癌細胞中的作用研究[J]. 陶詩詩,陳亮. 集成技術. 2020(01)
[2]姜黃、莪術、郁金三藥臨床應用情況分析[J]. 楊月紅,潘宇炯,周昕,李瑤,楊銘.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9(06)
[3]內質網應激在肝臟糖脂代謝及代謝性肝病中的作用[J]. 程涵博,呂頌雅,劉勇.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 2019(11)
[4]鹿茸多肽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模型大鼠海馬組織中AKT、PI3K、Caspase-9表達的影響[J]. 趙昕彤,徐巖,周佳,李鑫,楊明慧,劉玥欣,律廣富,林賀,許佳明,黃曉巍.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9(22)
[5]PI3K/AKT信號通路調控心肌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J]. 李玉華,趙敏. 疑難病雜志. 2019(11)
[6]Protective effects of organic extracts of Alpinia oxyphylla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cvtotoxicitv in PC12 cells[J]. Li-Hong Duan,Meng Li,Chun-Bao Wang,Qing-Mei Wang,Quan-Quan Liu,Wan-Feng Shang,Ya-Jin Shen,Zhuo-Hua Lin,Tong-Yang Sun,Zheng-Zhi Wu,Ying-Hong Li,Yu-Long Wang,Xun Lu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0(04)
[7]內質網應激的信號通路及其與細胞凋亡相關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葉勇,趙海霞,張長城. 山東醫(yī)藥. 2019(17)
[8]甾醇載體蛋白2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 陶濤,杜馨. 植物保護. 2019(02)
[9]姜黃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孫林林,喬利,田振華,趙盼,蔣海強,楊雯晴,李運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2)
[10]基于抗Aβ1-42淀粉樣蛋白活性的不同產地姜黃質量評價研究[J]. 曾瑾,李青苗,王曉宇,戴瑛,周麗娟,趙軍寧.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9(01)
博士論文
[1]黃麗娟教授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總結及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D]. 尚菊菊.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感染誘導PK-15細胞內質網應激與凋亡的機制研究[D]. 周瑩珊.浙江大學 2016
[3]自噬在LPS誘導的肺泡上皮細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李少瑩.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5
[4]肺癌細胞株中miRNA的篩選及miR-544a促進肺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研究[D]. 莫曉媚.中國海洋大學 2014
[5]絨山羊肌內脂肪沉積特征及脂肪細胞分化機理的研究[D]. 杜琛.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4
[6]莪術潰堅方對胰腺癌抑瘤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 徐新生.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4
[7]ATF4和miR-4458對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初步分子機制研究[D]. 唐丹.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4
[8]銅負荷大鼠肝星狀細胞凋亡p38MAPK信號通路探討及通腑利濕化瘀散結方對其干預的代謝組學研究[D]. 張娟.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2
[9]益智的抗氧化作用及成分研究[D]. 劉紅.華南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半夏當歸赤小豆湯抗腫瘤作用及機制研究[D]. 張群.河南大學 2019
[2]廣西莪術中抗鼻咽癌活性成分開發(fā)及應用[D]. 李旭梅.桂林醫(yī)學院 2018
[3]保婦康栓聯(lián)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療高危型HPV感染的臨床療效[D]. 廖晨晨.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7
[4]SSAT通過AKT/GSK-3β/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D]. 阮平.河南大學 2016
[5]三七總皂苷的大孔樹脂吸附特性[D]. 侯懿娜.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6
[6]山柰化學成分的研究[D]. 吳華東.華中科技大學 2016
[7]姜黃次生代謝產物生理調控研究[D]. 楊晨.華僑大學 2014
[8]中藥郁金 姜黃 莪術的化學成分比較研究[D]. 王穎.重慶大學 2014
[9]益智化學成分的研究[D]. 侯蕾.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3
[10]Caspase家族在惡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擬態(tài)形成過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 趙建民.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38622
【文章來源】: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姜科植物抗腫瘤篩選
土田七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11的增殖抑制率。4.4.2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結果用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進行處理,測定其細胞增殖抑制率。由圖2可知,水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并無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30%乙醇洗脫部位和95%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70%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為明顯。另外,當濃度超過4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對肝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藥物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顯。各洗脫部位相比較,IC50顯示70%乙醇洗脫部位相對于其它組對肝癌細胞增殖抑制的濃度-抑制率曲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圖2大孔樹脂不同洗脫部位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作用4.4.3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檢測將對數生長期的肝癌H22細胞進行離心,棄掉上清液,調整細胞密度至1×106/mL。6孔板中每孔加入2mL細胞懸液,放入37oC培養(yǎng)箱中恒溫培養(yǎng)24h。分別向各孔中加入不同濃度(濃度分別為:20、40、60、80、100μg/mL)的30%乙醇洗脫部位、70%乙醇洗脫部位及95%乙醇洗脫部位,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含DMSO),在培養(yǎng)箱中處理24h。分別吸取各組上清液于離心管中,將胰蛋白酶消化細胞轉移至各離心管中,進行離心(800rpm/min、5min),吸取上清液,用預冷的磷酸緩沖液(PBS)對細胞進行洗滌,洗滌2次。按照試劑盒操作步驟,加入AnnexinV-FITC和PI染液,充分混勻后,避光染色半小時。檢測細胞的凋亡情況。4.4.4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結果用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進行處理,測定其細胞凋亡率。由圖3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20屆碩士學位論文12可知,70%乙醇洗脫部位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最強,30%乙醇洗脫部位及95%乙醇洗脫部位作用次之。且隨著各乙醇洗脫部位濃度的增加,細胞的凋亡率也隨之增高。此外,當濃度為20、40、6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與其他洗脫部位相比較,誘導細胞凋亡作用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當濃度為80、100μg/mL,70%乙醇洗脫部位與其他洗脫部位相比,它誘導細胞凋亡作用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圖3大孔樹脂柱各洗脫部位對肝癌H22細胞凋亡的作用4.4.5討論本課題采用CCK-8法對細胞增殖進行測定,而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MTT法,這是因為CCK-8法具有靈敏度高、重復性強、操作方便、檢測速度快、結果準確等一系列優(yōu)點。CCK-8的原理是其中含有的WST-8被氧化還原,從而生成黃色的甲臜染料,其生成的甲臜染料數量與活細胞數量成正比。根據體外藥理實驗的結果可知,可以確認70%洗脫部位效果最佳。4.5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部位體內抑制肝癌細胞實驗4.5.1細胞株來源肝癌細胞株H22(鼠源性;腹水型肝癌細胞株),購自于武漢大學中國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4.5.2實驗動物來源昆明小鼠(雌性,4-6周;體重20-22g),購自于湖北省實驗動物研究中心。4.5.3實驗方法25只4-6周齡的小鼠右腿外側接種H22細胞,2×105/只。7天后,將25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為生理鹽水組、水洗脫部位組、30%乙醇洗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內質網應激誘導蛋白TRIM25在乳腺癌細胞中的作用研究[J]. 陶詩詩,陳亮. 集成技術. 2020(01)
[2]姜黃、莪術、郁金三藥臨床應用情況分析[J]. 楊月紅,潘宇炯,周昕,李瑤,楊銘.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9(06)
[3]內質網應激在肝臟糖脂代謝及代謝性肝病中的作用[J]. 程涵博,呂頌雅,劉勇.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 2019(11)
[4]鹿茸多肽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模型大鼠海馬組織中AKT、PI3K、Caspase-9表達的影響[J]. 趙昕彤,徐巖,周佳,李鑫,楊明慧,劉玥欣,律廣富,林賀,許佳明,黃曉巍.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19(22)
[5]PI3K/AKT信號通路調控心肌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J]. 李玉華,趙敏. 疑難病雜志. 2019(11)
[6]Protective effects of organic extracts of Alpinia oxyphylla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cvtotoxicitv in PC12 cells[J]. Li-Hong Duan,Meng Li,Chun-Bao Wang,Qing-Mei Wang,Quan-Quan Liu,Wan-Feng Shang,Ya-Jin Shen,Zhuo-Hua Lin,Tong-Yang Sun,Zheng-Zhi Wu,Ying-Hong Li,Yu-Long Wang,Xun Lu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0(04)
[7]內質網應激的信號通路及其與細胞凋亡相關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葉勇,趙海霞,張長城. 山東醫(yī)藥. 2019(17)
[8]甾醇載體蛋白2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 陶濤,杜馨. 植物保護. 2019(02)
[9]姜黃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孫林林,喬利,田振華,趙盼,蔣海強,楊雯晴,李運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2)
[10]基于抗Aβ1-42淀粉樣蛋白活性的不同產地姜黃質量評價研究[J]. 曾瑾,李青苗,王曉宇,戴瑛,周麗娟,趙軍寧.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9(01)
博士論文
[1]黃麗娟教授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總結及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D]. 尚菊菊.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感染誘導PK-15細胞內質網應激與凋亡的機制研究[D]. 周瑩珊.浙江大學 2016
[3]自噬在LPS誘導的肺泡上皮細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李少瑩.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5
[4]肺癌細胞株中miRNA的篩選及miR-544a促進肺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研究[D]. 莫曉媚.中國海洋大學 2014
[5]絨山羊肌內脂肪沉積特征及脂肪細胞分化機理的研究[D]. 杜琛.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4
[6]莪術潰堅方對胰腺癌抑瘤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 徐新生.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4
[7]ATF4和miR-4458對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初步分子機制研究[D]. 唐丹.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4
[8]銅負荷大鼠肝星狀細胞凋亡p38MAPK信號通路探討及通腑利濕化瘀散結方對其干預的代謝組學研究[D]. 張娟.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2
[9]益智的抗氧化作用及成分研究[D]. 劉紅.華南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半夏當歸赤小豆湯抗腫瘤作用及機制研究[D]. 張群.河南大學 2019
[2]廣西莪術中抗鼻咽癌活性成分開發(fā)及應用[D]. 李旭梅.桂林醫(yī)學院 2018
[3]保婦康栓聯(lián)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療高危型HPV感染的臨床療效[D]. 廖晨晨.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7
[4]SSAT通過AKT/GSK-3β/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D]. 阮平.河南大學 2016
[5]三七總皂苷的大孔樹脂吸附特性[D]. 侯懿娜.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6
[6]山柰化學成分的研究[D]. 吳華東.華中科技大學 2016
[7]姜黃次生代謝產物生理調控研究[D]. 楊晨.華僑大學 2014
[8]中藥郁金 姜黃 莪術的化學成分比較研究[D]. 王穎.重慶大學 2014
[9]益智化學成分的研究[D]. 侯蕾.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3
[10]Caspase家族在惡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擬態(tài)形成過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 趙建民.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386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438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