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還陽參資源分布及不同藥用部位藥效與物質基礎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0:08
目的借第四次全國資源普查之機對山陰縣區(qū)域還陽參藥材的分布特點及藥材蘊藏量進行考察,同時探討還陽參地上部分及根部化學成分與藥效,為合理利用與推廣還陽參這一山西特色藥材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1山陰還陽參野生資源調查:按照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方案,采用踏查及實地樣方調查的方法,對山陰縣還陽參資源分布情況和蘊藏量進行實地調查,了解該生態(tài)區(qū)還陽參資源的分布特點和藥材蘊藏量。2還陽參不同藥用部位化學成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綠原酸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多糖含量,熱浸法測定浸出物含量;并且采用1H-NMR植物代謝組學技術,對還陽參不同部位NMR氫譜進行分析,以及指認其化學成分,并對不同藥用部位差異化合物進行篩選,整體評估還陽參不同部位化學成分差異。3還陽參不同藥用部位藥效對比研究:采用小鼠濃氨水引咳、內毒素致大鼠炎癥、環(huán)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對還陽參不同藥用部位的藥效進行研究,對比其不同部位藥效可能存在的差異。結果1還陽參資源分布情況和蘊藏量調查山陰縣地處山西省北部,全縣面積1657平方千米,依據(jù)普查方案,按其植被類型劃分為草叢、草原、草甸、灌叢、闊葉林5個代表區(qū)域48個樣地共240個樣方套...
【文章來源】: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還陽參全草
還陽參花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 2020 屆碩士學位論文 圖 2 還陽參根 Fig.2 Crepis crocea root 圖 3 還陽參花 Fig.3 Crepis crocea flower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還陽參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模型大鼠行為學的影響[J]. 李德華.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20(03)
[2]天花粉(栝樓)標準湯劑的UPLC指紋圖譜研究[J]. 陳錦霞,史紫娟,陳偉鋼.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20(03)
[3]還陽參抗炎活性部位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J]. 苗雨露,張雯霞,張文智,馮敏,荊然,倪艷. 中藥材. 2019(11)
[4]大青龍湯治療外寒內熱證型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以及對IgE、IL-4和TNF-α水平的影響[J]. 盧霞,高海光,渠述生. 世界中醫(yī)藥. 2019(11)
[5]防風解熱合劑鎮(zhèn)咳平喘祛痰作用的實驗研究[J]. 劉羽,姜帆,鄧東方,李弘,劉林,余毅. 中南藥學. 2019(10)
[6]不同產地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測定、聚類分析及其超聲提取工藝優(yōu)化[J]. 李俊萍,郭盛磊,王謙博,付士朋,王振月. 中國藥房. 2019(18)
[7]中藥配方顆粒的指紋圖譜研究進展[J]. 尹云澤. 中國處方藥. 2019(09)
[8]基于1H NMR代謝組學技術探討黨參不同炮制品對免疫抑制大鼠的影響[J]. 郝艷艷,聶春霞,何盼,武曉偉,劉聰,郝旭亮.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9(09)
[9]還陽參UPLC指紋圖譜及化學計量學分析[J]. 苗雨露,張雯霞,張文智,馮敏,李媛媛,倪艷. 中成藥. 2020(09)
[10]基于NF-κB信號通路和1H-NMR代謝組學技術研究還陽參抗炎作用機制[J]. 苗雨露,何盼,張雯霞,張文智,馮敏,倪艷. 中國中藥雜志. 2020(04)
博士論文
[1]多基原民族藥沙棘的多維鑒定方法研究[D]. 劉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基于代謝組學技術的紫菀化學成分研究[D]. 萬昶宸.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7
[2]款冬花活性成分及轉錄組研究[D]. 張爭爭.山西大學 2016
[3]還陽參多糖對四氧嘧啶致Ⅰ型糖尿病大鼠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影響[D]. 呂紹偉.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2015
[4]野生和栽培防風顏色氣味與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 徐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5]血漿高分子量激肽原在內毒素血癥中致病作用的初步研究[D]. 謝展利.蘇州大學 2013
[6]基于NMR/UPLC植物代謝組學技術的遠志質量評價研究[D]. 王雪潔.山西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36471
【文章來源】: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還陽參全草
還陽參花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 2020 屆碩士學位論文 圖 2 還陽參根 Fig.2 Crepis crocea root 圖 3 還陽參花 Fig.3 Crepis crocea flower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還陽參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模型大鼠行為學的影響[J]. 李德華.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20(03)
[2]天花粉(栝樓)標準湯劑的UPLC指紋圖譜研究[J]. 陳錦霞,史紫娟,陳偉鋼.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20(03)
[3]還陽參抗炎活性部位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J]. 苗雨露,張雯霞,張文智,馮敏,荊然,倪艷. 中藥材. 2019(11)
[4]大青龍湯治療外寒內熱證型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以及對IgE、IL-4和TNF-α水平的影響[J]. 盧霞,高海光,渠述生. 世界中醫(yī)藥. 2019(11)
[5]防風解熱合劑鎮(zhèn)咳平喘祛痰作用的實驗研究[J]. 劉羽,姜帆,鄧東方,李弘,劉林,余毅. 中南藥學. 2019(10)
[6]不同產地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測定、聚類分析及其超聲提取工藝優(yōu)化[J]. 李俊萍,郭盛磊,王謙博,付士朋,王振月. 中國藥房. 2019(18)
[7]中藥配方顆粒的指紋圖譜研究進展[J]. 尹云澤. 中國處方藥. 2019(09)
[8]基于1H NMR代謝組學技術探討黨參不同炮制品對免疫抑制大鼠的影響[J]. 郝艷艷,聶春霞,何盼,武曉偉,劉聰,郝旭亮.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9(09)
[9]還陽參UPLC指紋圖譜及化學計量學分析[J]. 苗雨露,張雯霞,張文智,馮敏,李媛媛,倪艷. 中成藥. 2020(09)
[10]基于NF-κB信號通路和1H-NMR代謝組學技術研究還陽參抗炎作用機制[J]. 苗雨露,何盼,張雯霞,張文智,馮敏,倪艷. 中國中藥雜志. 2020(04)
博士論文
[1]多基原民族藥沙棘的多維鑒定方法研究[D]. 劉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基于代謝組學技術的紫菀化學成分研究[D]. 萬昶宸.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7
[2]款冬花活性成分及轉錄組研究[D]. 張爭爭.山西大學 2016
[3]還陽參多糖對四氧嘧啶致Ⅰ型糖尿病大鼠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影響[D]. 呂紹偉.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2015
[4]野生和栽培防風顏色氣味與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 徐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5]血漿高分子量激肽原在內毒素血癥中致病作用的初步研究[D]. 謝展利.蘇州大學 2013
[6]基于NMR/UPLC植物代謝組學技術的遠志質量評價研究[D]. 王雪潔.山西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364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236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