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脂血和黃疸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磁珠法)檢測下限的影響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R512.62
【部分圖文】:
HBVDNA檢測實驗質(zhì)控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琳靜;;核酸檢測在篩查獻血者乙型肝炎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年33期
2 董勁春;;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性能評估和臨床試驗[J];藥物生物技術;2016年04期
3 何亞琴;徐立;楊愛龍;;核酸檢測在篩查獻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3年03期
4 譚奇周;鄔吉兵;;基于無償獻血者乙型肝炎病毒酶免檢測和核酸檢測的結(jié)果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年78期
5 陳善華;朱麗莉;呂素梅;呂冬冬;;洛陽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中核酸檢測及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9年02期
6 劉東來;張巖;李玉華;周海衛(wèi);李阿茜;蓋偉;鄧永強;秦成峰;王佑春;張春濤;;寨卡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應急參考品的建立[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7年05期
7 田耘博;毛偉;李維;黃霞;廖紅文;;血液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利用率回顧性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年S1期
8 孫海英;范恩勇;許守廣;黃文杰;;31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獻血者跟蹤調(diào)查[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年01期
9 鄧群華;黃友珍;;血液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的誤區(qū)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年04期
10 吳佳森;張起;陳希婧;;無償獻血者乙型肝炎病毒酶免檢測和核酸檢測的結(jié)果研究[J];醫(yī)療裝備;2018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貝貝;基于滾環(huán)擴增和CRISPR輔助PCR的核酸檢測新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8年
2 王佶;病原體核酸檢測新技術的建立及應用[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年
3 尹惠瓊;藍舌病病毒核酸通用檢測試劑盒的研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4 王越;魚類淋巴囊腫病毒核酸檢測診斷技術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5 陳柱;基于磁分離的現(xiàn)場核酸檢測平臺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6 胡園園;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核酸檢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16年
7 袁境澤;人體血紅蛋白近紅外光譜無創(chuàng)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楊禮香;擬南芥血紅蛋白的生物學功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9 蔡謹;人工改造豬血紅蛋白和重組松弛素受體蛋白的制備和性能[D];浙江大學;2008年
10 王翔;聚合血紅蛋白的聚合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迪;溶血、脂血和黃疸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磁珠法)檢測下限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20年
2 徐正偉;一體化核酸檢測工作站核酸提取子系統(tǒng)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陳建偉;多重核酸檢測陣列開發(fā)及其在轉(zhuǎn)基因作物檢測中的初步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4 李欣悅;小鼠三種病毒核酸檢測方法的優(yōu)化及與血清學檢測結(jié)果的對比分析[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5 王巧;基于CRISPR的核酸檢測新技術[D];東南大學;2018年
6 于軍;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中實驗板操縱器的研制與應用[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7年
7 趙俊鵬;血液病毒核酸檢測與酶聯(lián)免疫檢測比較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8 孔夢奇;可穿戴式核酸檢測設備的研發(fā)[D];浙江大學;2018年
9 王超;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tǒng)中耗材精確移取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7年
10 尹峰;基于STM32的核酸檢測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866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88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