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集度天然氣水合物儲層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4 07:22
【摘要】:高富集度天然氣水合物是現(xiàn)代技術條件允許下優(yōu)先選擇的待開采目標。本文選擇印度大陸邊緣Krishna-Godavari(KG)盆地細粒沉積物中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和墨西哥灣GC955地區(qū)砂巖儲層孔隙充填型水合物作為高富集度水合物藏的典型代表,利用多道地震、OBS、測井資料,結合區(qū)域地質背景和鉆井資料,研究了兩種水合物藏的儲層特征,探討水合物富集的規(guī)律及控制因素。印度KG盆地在NGHP01-10站位鉆探到了細粒沉積物中高富集度的水合物,厚度達135米。測井資料顯示水合物充填在高角度裂隙中,裂隙的排列有定向性,導致儲層呈現(xiàn)各向異性;趯訝罱橘|模型,利用縱波和橫波速度計算的10站位水合物平均飽和度為24%(海底以下65-145米之間),局部高達30%。在高分辨率二維地震剖面上識別出指示水合物的似海底反射(BSR),BSR振幅較弱、連續(xù)性差,計算的BSR反射系數(shù)絕對值一般小于0.1,只在斷層穿過的地方較大。綜合地震波阻抗反演、巖石物理模擬和甲烷溶解度分析認為,BSR的振幅特征主要由BSR之下的游離氣層控制的,受到斷層作用游離氣層呈不連續(xù)分布,厚度不大。墨西哥灣GC955地區(qū)鉆遇了砂巖儲層中的水合物,其中H井中砂巖水合物儲層厚度近30米。由測井資料計算得到的砂層水合物平均飽和度為65%。Q井鉆到了水合物層與游離氣層的分界面。利用過H井和Q井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和OBS數(shù)據,結合走時反演和深度偏移,獲得速度模型和深度偏移剖面。進一步利用OBS數(shù)據進行全波形反演獲得高精度速度模型。深度剖面上的強反射軸解釋為深水的水道-堤岸沉積體,高飽和度水合物富集于砂體之中。從速度擾動模型上,解釋了水合物和游離氣層的空間分布,結合水合物與游離氣的接觸關系解釋了水合物穩(wěn)定帶的底。利用波形測井數(shù)據,計算了GC955H井中的聲波衰減特性,水合物增大了砂巖儲層的衰減因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13;P631
【圖文】:
圖 1-1 天然氣水合物在全球的分布 (據 Collett 等,2009)對天然氣水合物鉆探獲得的樣品研究表明水合物產層的物理性質存在很大的差異(Sloan and Koh,2008)。水合物主要有以下四種形態(tài)存在于沉積物中:①砂巖孔隙充填;②細粒泥質沉積物裂隙中充填;③暴露在海底的水合物礦藏;
不同儲層的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呈金字塔形分布(據Boswell和Collett,2006)
論文技術路線
本文編號:2754681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13;P631
【圖文】:
圖 1-1 天然氣水合物在全球的分布 (據 Collett 等,2009)對天然氣水合物鉆探獲得的樣品研究表明水合物產層的物理性質存在很大的差異(Sloan and Koh,2008)。水合物主要有以下四種形態(tài)存在于沉積物中:①砂巖孔隙充填;②細粒泥質沉積物裂隙中充填;③暴露在海底的水合物礦藏;
不同儲層的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呈金字塔形分布(據Boswell和Collett,2006)
論文技術路線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秀娟;吳時國;劉學偉;;天然氣水合物和游離氣飽和度估算的影響因素[J];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2754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27546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