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復合吸附劑的制備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11:11
導電聚合物聚吡咯具有成本低廉、穩(wěn)定性好、容易合成的優(yōu)勢,經過摻雜的聚吡咯對于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去除水體污染物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聚吡咯與納米二氧化鈦復合后,吸附性能進一步提高。然而,聚吡咯/二氧化鈦納米復合材料有著難以回收,成本較高等問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檸檬酸作為摻雜劑,分別以微米級二氧化鈦,海藻酸鈉為載體,與聚吡咯進行復合,制備了聚吡咯/微米二氧化鈦(PPy/TiO2),硼酸改性聚吡咯/微米二氧化鈦(B-PPy/TiO2)與聚吡咯/微米二氧化鈦凝膠(PPy/SA-TiO2),用于對水溶液中亞甲基藍(MB)的吸附,系統(tǒng)考察了各種因素對于吸附性能與解吸性能的影響,研究了吸附動力學與吸附機理。具體研究內容與結果如下:(1)通過化學原位聚合法制備了聚吡咯/微米二氧化鈦復合吸附劑(PPy/TiO2)。結果表明,添加0.4 gPPy/TiO2吸附劑,預處理pH=12時,對150 mg/L的MB溶液在30 min時的吸附率為97.3%?刂苝H為1,解吸時間為20 min時,解吸率可達76.5%。在重復使用10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與循環(huán)性能。相比于以納米級二氧化鈦做載體的聚吡...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亞甲基藍的分子結構
1.緒論3由于聚吡咯結構中具有大量含N基團,可以在離子交換和靜電吸引的作用下去除水中污染物[21]。當使用酸或者堿處理聚吡咯時,其表面電荷會發(fā)生改變,而且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摻雜劑離子的摻雜。由于其質子化與去質子化過程是可逆的,經過酸或堿處理后所吸附的污染物可以進行解吸,所以聚吡咯具有良好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由于其具有合成簡便,易于回收等諸多特點,聚吡咯被認為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吸附劑[22]。圖1-2PPy的分子結構Fig.1-2ThemoleculestructureofPPy聚吡咯的合成機理是,一個吡咯分子被氧化,得到易于反應的陽離子自由基,接著陽離子自由基可以與另一陽離子自由基結合,生成了二聚吡咯自由基,再經過耦合反應,形成了二聚吡咯,遵循相同的步驟,最終得到了聚吡咯[23]。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3聚吡咯聚合機理Fig.1-3Polymerizationmechanismofpolypyrrole1.3.2摻雜機理未經摻雜的聚吡咯導電性不夠理想,導致其對于染料的吸附性能很差,只有通過摻雜過程才能提高它的導電性,進而提高吸附性能。摻雜也就是從聚合物鏈中移除電子或插入電子的過程。摻雜機理主要分為兩類,電荷轉移機理和質子酸摻雜[24]。1.3.2.1電荷轉移機理具有氧化性的摻雜劑(I2,F(xiàn)eCl3,H2O2,Br2),對聚吡咯的摻雜主要是依靠電荷轉移機理進行。聚吡咯分子鏈給出電子,摻雜劑結合聚吡咯給出的電子而轉變?yōu)殛庪x子,隨后帶負電的摻雜劑陰離子進入高分子鏈中,形成電中性的聚吡咯。圖1-4氧化還原摻雜Fig.1-4Redoxdopingstructure1.3.2.2質子酸摻雜機理對于質子酸作為聚吡咯摻雜劑時,高分子鏈與摻雜劑這兩者并無電子的轉移,摻雜劑的質子附加于吡咯環(huán)上的β-C上,其帶有的正電荷在共軛鏈中延展開來,并伴隨著帶負電的摻雜劑陰離子進入高分子鏈中,完成摻雜[25]。圖1-5質子酸摻雜Fig.1-5Protonicaciddopingstructure1.4聚吡咯的制備聚吡咯的主要合成方法有兩種,化學氧化法和電化學法,化學氧化法制得的主要為聚吡咯顆粒,而電化學法制得的主要為聚吡咯薄膜。1.4.1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是在制備過程中加入氧化劑與摻雜劑,并于冰浴的條件下單體聚合得到了聚吡咯,并且同時完成了摻雜過程。常用的氧化劑有FeC13,H2O2,K2Cr2O7,KIO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酸摻雜聚吡咯對酸性紅G的吸附性能[J]. 張瑜,蘇翔,周遠濤,李晶晶,馮江濤,延衛(wèi). 化工進展. 2014(09)
[2]聚吡咯/環(huán)糊精準聚輪烷分子導線材料的合成[J]. 吳唯,陳玉潔,浦偉光,陳軍,王茹.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1(01)
[3]摻雜劑存在對聚吡咯性能和微觀形貌的影響評述[J]. 馮江濤,延衛(wèi),常青,李晶晶. 化工進展. 2010(06)
[4]導電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進展[J]. 周媛媛,余旻,李松.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2008(01)
[5]導電聚吡咯的研究[J]. 李永舫. 高分子通報. 2005(04)
[6]導電聚合物的電化學制備和電化學性質研究——中國科學院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導電聚合物電化學研究工作簡介(I)[J]. 李永舫. 電化學. 2004(04)
博士論文
[1]聚吡咯/無機顆粒復合膜層的電化學合成與防腐機理研究[D]. 燕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
[2]聚吡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汪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3]基于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D]. 袁毅樺.華南理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含離子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復合水凝膠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 彭雙雙.華南理工大學 2019
[2]金剛烷和環(huán)糊精改性殼聚糖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D]. 楊力全.大連理工大學 2019
[3]改性石墨烯/聚吡咯復合材料對水中Cr(Ⅵ)及剛果紅的吸附研究[D]. 方偉.華南理工大學 2018
[4]聚吡咯納米球及聚吡咯復合導電聚合物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鄭若時.清華大學 2012
[5]聚吡咯薄膜的電化學制備和性能研究[D]. 薛曉康.華中科技大學 2005
[6]化學氧化聚合法制備聚吡咯及其應用研究[D]. 陳泳.南京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88401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亞甲基藍的分子結構
1.緒論3由于聚吡咯結構中具有大量含N基團,可以在離子交換和靜電吸引的作用下去除水中污染物[21]。當使用酸或者堿處理聚吡咯時,其表面電荷會發(fā)生改變,而且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摻雜劑離子的摻雜。由于其質子化與去質子化過程是可逆的,經過酸或堿處理后所吸附的污染物可以進行解吸,所以聚吡咯具有良好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由于其具有合成簡便,易于回收等諸多特點,聚吡咯被認為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吸附劑[22]。圖1-2PPy的分子結構Fig.1-2ThemoleculestructureofPPy聚吡咯的合成機理是,一個吡咯分子被氧化,得到易于反應的陽離子自由基,接著陽離子自由基可以與另一陽離子自由基結合,生成了二聚吡咯自由基,再經過耦合反應,形成了二聚吡咯,遵循相同的步驟,最終得到了聚吡咯[23]。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3聚吡咯聚合機理Fig.1-3Polymerizationmechanismofpolypyrrole1.3.2摻雜機理未經摻雜的聚吡咯導電性不夠理想,導致其對于染料的吸附性能很差,只有通過摻雜過程才能提高它的導電性,進而提高吸附性能。摻雜也就是從聚合物鏈中移除電子或插入電子的過程。摻雜機理主要分為兩類,電荷轉移機理和質子酸摻雜[24]。1.3.2.1電荷轉移機理具有氧化性的摻雜劑(I2,F(xiàn)eCl3,H2O2,Br2),對聚吡咯的摻雜主要是依靠電荷轉移機理進行。聚吡咯分子鏈給出電子,摻雜劑結合聚吡咯給出的電子而轉變?yōu)殛庪x子,隨后帶負電的摻雜劑陰離子進入高分子鏈中,形成電中性的聚吡咯。圖1-4氧化還原摻雜Fig.1-4Redoxdopingstructure1.3.2.2質子酸摻雜機理對于質子酸作為聚吡咯摻雜劑時,高分子鏈與摻雜劑這兩者并無電子的轉移,摻雜劑的質子附加于吡咯環(huán)上的β-C上,其帶有的正電荷在共軛鏈中延展開來,并伴隨著帶負電的摻雜劑陰離子進入高分子鏈中,完成摻雜[25]。圖1-5質子酸摻雜Fig.1-5Protonicaciddopingstructure1.4聚吡咯的制備聚吡咯的主要合成方法有兩種,化學氧化法和電化學法,化學氧化法制得的主要為聚吡咯顆粒,而電化學法制得的主要為聚吡咯薄膜。1.4.1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是在制備過程中加入氧化劑與摻雜劑,并于冰浴的條件下單體聚合得到了聚吡咯,并且同時完成了摻雜過程。常用的氧化劑有FeC13,H2O2,K2Cr2O7,KIO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酸摻雜聚吡咯對酸性紅G的吸附性能[J]. 張瑜,蘇翔,周遠濤,李晶晶,馮江濤,延衛(wèi). 化工進展. 2014(09)
[2]聚吡咯/環(huán)糊精準聚輪烷分子導線材料的合成[J]. 吳唯,陳玉潔,浦偉光,陳軍,王茹.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1(01)
[3]摻雜劑存在對聚吡咯性能和微觀形貌的影響評述[J]. 馮江濤,延衛(wèi),常青,李晶晶. 化工進展. 2010(06)
[4]導電高分子材料聚吡咯的研究進展[J]. 周媛媛,余旻,李松.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2008(01)
[5]導電聚吡咯的研究[J]. 李永舫. 高分子通報. 2005(04)
[6]導電聚合物的電化學制備和電化學性質研究——中國科學院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導電聚合物電化學研究工作簡介(I)[J]. 李永舫. 電化學. 2004(04)
博士論文
[1]聚吡咯/無機顆粒復合膜層的電化學合成與防腐機理研究[D]. 燕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
[2]聚吡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汪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3]基于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D]. 袁毅樺.華南理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含離子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復合水凝膠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 彭雙雙.華南理工大學 2019
[2]金剛烷和環(huán)糊精改性殼聚糖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D]. 楊力全.大連理工大學 2019
[3]改性石墨烯/聚吡咯復合材料對水中Cr(Ⅵ)及剛果紅的吸附研究[D]. 方偉.華南理工大學 2018
[4]聚吡咯納米球及聚吡咯復合導電聚合物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鄭若時.清華大學 2012
[5]聚吡咯薄膜的電化學制備和性能研究[D]. 薛曉康.華中科技大學 2005
[6]化學氧化聚合法制備聚吡咯及其應用研究[D]. 陳泳.南京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884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5884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