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電視在落魚檢測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01:45
井下電視是在油氣田中針對套損檢測、落魚檢測、油套管完整性檢測、腐蝕結垢、井下事故診斷等工程問題而廣泛使用的新一代測井技術。它以“眼見為實,一目了然”的特點深受測井人員的青睞,并且也是未來的研究熱點和發(fā)展方向。然而在我國,井下電視在測井領域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尤其在“落魚”檢測中,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井下落魚的成像質量以及基于測井電纜傳輸的井下儀器無法應用到鋼絲作業(yè)中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測井技術的發(fā)展;诖,本文通過分析傳統的落魚檢測方法以及井下電視在落魚檢測中的優(yōu)勢,并對比了現階段不同井下電視的優(yōu)缺點,重點研究了 VideoLog井下電視在落魚檢測中的應用。井下“落魚”即井下落物,屬于常見的井下事故之一。由于井下落魚種類繁多,形形色色,因此首先分析了落魚的原因和類型以及目前井下落魚的主要檢測手段。并研究了VideoLog井下電視在電纜作業(yè)中所采用的關鍵技術及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赩ideoLog井下儀器研究現狀設計了主要應用于鋼絲帶壓作業(yè)這一領域的存儲式儀器,其能夠存儲彩色全幀率高清視頻。其次從測井視頻入手,通過軟件處理對測井視頻進行了圖像增強,以及分析了在電纜和鋼絲作...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普通型鉛模
鉛模打印檢測就是用油管連接將鉛模下入井中,沖洗后管柱加壓,利用鉛模探測井下落魚魚頂狀態(tài)和形狀,然后對鉛模圖形加以定性、定量分析。通過分析和描述鉛模同魚頂接觸留下的印記和深度,反映出魚頂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等信息,使測井工程人員對井下落魚情況有一個初步判斷,以此作為依據,為下一步打撈措施及工具的選擇提供參考。1、基本結構組成鉛模按照結構形式一般可劃分為平底形鉛模和錐形鉛模兩種,目前在油田中用于落魚檢測的鉛模主要是平底帶水眼式鉛模。平底帶水眼式鉛模有普通型和帶護罩型兩種,鉛模結構如圖2-1,圖2-2所示。由于鉛模中心帶有水眼,方便當魚頂埋入沉砂時以便沖洗魚頂。平底鉛模對井下套損、落魚狀態(tài)及深度等都有很好的核定效果,錐形、環(huán)形、凹面鉛模不常使用[21]。1-上接頭;2-鋼芯;3-鉛體;4-水眼1-接頭;2-骨架;3-鉛體;4-護罩圖2-1普通型鉛模圖2-2帶護罩型鉛模2、施工操作方法我們通過鉛模檢測井下落魚時應遵循以下規(guī)則:1、在下鉛模檢測時,仔細檢查鉛模柱體的底部和四周,有無刮痕,若出現細小刮痕,可以使用銼刀工具進行修復,確保鉛模的完整性,避免因刮痕影響檢測結果;2、檢測前,應記錄鉛模尺寸和保留草圖;3、鉛模檢測時,下放速度不宜過快,防止中途碰撞變形,影響檢測結果;4、當下放到落魚位置時,防止魚頂表面有雜物或者埋入沉砂,應開泵沖洗魚頂,再加壓打印;5、打印鉆壓一般為30kN,最大不能超過50kN;6、避免壓痕重復,加壓打印一次即可。如下表2-2為鉛模的技術規(guī)范[22]。表2-2鉛模的技術規(guī)范套管尺寸,mm(in)114.3(421)1270(5)139.7(521)177.8(7)外徑,mm95105118158長度,mm1201201501803、印痕描述分析及處理方法一般在鉛模檢測結束后,我們通過與印痕圖形的比較,可以判?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井下儀器。井下電視在測井作業(yè)開始后,測井電纜通過天地滑輪將井下儀器與地面系統相連接,通過電纜絞車對電纜的上提與下放,進而控制井下儀器。井下儀器利用前置攝像頭采集井下視頻信息通過測井電纜媒介將視頻信號壓縮編碼后傳輸到地面系統,經過地面系統的處理將井下視頻信息實時還原顯示[24]。圖2-3井下電視測井示意圖VideoLog井下電視可以實現在單芯/多芯普通鎧裝測井電纜傳輸彩色/黑白的井下視頻圖像。較光纖井下電視和鷹眼井下電視不僅在傳輸速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具有電纜自適應特性。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視頻的成像質量和擴展了應用范圍。2.3.3應用效果對比1、待測井的基本情況西南某井組下鉆刮管通徑,下鉆至井深2819.14m遇阻,遇阻噸位8t(正常摩阻2-4t),上提下放3次仍無法通過;然后采用接循環(huán)頭循環(huán),循環(huán)液面無變化,循環(huán)后下鉆至井深2819.14m遇阻,遇阻噸位8t,多次嘗試無法通過;帶泵循環(huán)下放,于井深2819.14m遇阻,多次嘗試后仍無法通過;起鉆檢查鉆具,起鉆完,起出刮管器本體位置有刮痕。刮痕處外徑104mm。刮痕位置距刮管器底部20cm,刮痕長7cm*寬1cm。判斷實際遇阻點位置井深為2818.94m。如圖2-4所示為刮管器出井。鉆具組合:刮管器×2.11m(本體外徑110mm;刮刀伸出外徑129mm)+73mm鉆桿1根×9.73m(接頭外徑104.8mm;內徑54.62mm)+通井規(guī)×2.42m(外徑112mm;內徑51mm)+73mm鉆桿。圖2-4刮管器出井圖2、檢測過程(1)鉛模打印檢測為進一步判斷管內情況,開始下入100-112mm錐形鉛模,鉛模打印組合:
本文編號:2930907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普通型鉛模
鉛模打印檢測就是用油管連接將鉛模下入井中,沖洗后管柱加壓,利用鉛模探測井下落魚魚頂狀態(tài)和形狀,然后對鉛模圖形加以定性、定量分析。通過分析和描述鉛模同魚頂接觸留下的印記和深度,反映出魚頂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等信息,使測井工程人員對井下落魚情況有一個初步判斷,以此作為依據,為下一步打撈措施及工具的選擇提供參考。1、基本結構組成鉛模按照結構形式一般可劃分為平底形鉛模和錐形鉛模兩種,目前在油田中用于落魚檢測的鉛模主要是平底帶水眼式鉛模。平底帶水眼式鉛模有普通型和帶護罩型兩種,鉛模結構如圖2-1,圖2-2所示。由于鉛模中心帶有水眼,方便當魚頂埋入沉砂時以便沖洗魚頂。平底鉛模對井下套損、落魚狀態(tài)及深度等都有很好的核定效果,錐形、環(huán)形、凹面鉛模不常使用[21]。1-上接頭;2-鋼芯;3-鉛體;4-水眼1-接頭;2-骨架;3-鉛體;4-護罩圖2-1普通型鉛模圖2-2帶護罩型鉛模2、施工操作方法我們通過鉛模檢測井下落魚時應遵循以下規(guī)則:1、在下鉛模檢測時,仔細檢查鉛模柱體的底部和四周,有無刮痕,若出現細小刮痕,可以使用銼刀工具進行修復,確保鉛模的完整性,避免因刮痕影響檢測結果;2、檢測前,應記錄鉛模尺寸和保留草圖;3、鉛模檢測時,下放速度不宜過快,防止中途碰撞變形,影響檢測結果;4、當下放到落魚位置時,防止魚頂表面有雜物或者埋入沉砂,應開泵沖洗魚頂,再加壓打印;5、打印鉆壓一般為30kN,最大不能超過50kN;6、避免壓痕重復,加壓打印一次即可。如下表2-2為鉛模的技術規(guī)范[22]。表2-2鉛模的技術規(guī)范套管尺寸,mm(in)114.3(421)1270(5)139.7(521)177.8(7)外徑,mm95105118158長度,mm1201201501803、印痕描述分析及處理方法一般在鉛模檢測結束后,我們通過與印痕圖形的比較,可以判?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井下儀器。井下電視在測井作業(yè)開始后,測井電纜通過天地滑輪將井下儀器與地面系統相連接,通過電纜絞車對電纜的上提與下放,進而控制井下儀器。井下儀器利用前置攝像頭采集井下視頻信息通過測井電纜媒介將視頻信號壓縮編碼后傳輸到地面系統,經過地面系統的處理將井下視頻信息實時還原顯示[24]。圖2-3井下電視測井示意圖VideoLog井下電視可以實現在單芯/多芯普通鎧裝測井電纜傳輸彩色/黑白的井下視頻圖像。較光纖井下電視和鷹眼井下電視不僅在傳輸速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具有電纜自適應特性。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視頻的成像質量和擴展了應用范圍。2.3.3應用效果對比1、待測井的基本情況西南某井組下鉆刮管通徑,下鉆至井深2819.14m遇阻,遇阻噸位8t(正常摩阻2-4t),上提下放3次仍無法通過;然后采用接循環(huán)頭循環(huán),循環(huán)液面無變化,循環(huán)后下鉆至井深2819.14m遇阻,遇阻噸位8t,多次嘗試無法通過;帶泵循環(huán)下放,于井深2819.14m遇阻,多次嘗試后仍無法通過;起鉆檢查鉆具,起鉆完,起出刮管器本體位置有刮痕。刮痕處外徑104mm。刮痕位置距刮管器底部20cm,刮痕長7cm*寬1cm。判斷實際遇阻點位置井深為2818.94m。如圖2-4所示為刮管器出井。鉆具組合:刮管器×2.11m(本體外徑110mm;刮刀伸出外徑129mm)+73mm鉆桿1根×9.73m(接頭外徑104.8mm;內徑54.62mm)+通井規(guī)×2.42m(外徑112mm;內徑51mm)+73mm鉆桿。圖2-4刮管器出井圖2、檢測過程(1)鉛模打印檢測為進一步判斷管內情況,開始下入100-112mm錐形鉛模,鉛模打印組合:
本文編號:29309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309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