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基高阻尼復合材料的累積疊軋焊法(ARB)制備與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Al基高阻尼復合材料的累積疊軋焊法(ARB)制備與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鋁基高阻尼復合材料 Li_(6.75)La_3Zr_(1.75)Nb_(0.25)O_(12)陶瓷顆粒 Mn-Cu合金顆粒 累積疊軋焊方法 阻尼性能 拉伸性能
【摘要】:近年來,Al基復合材料因高強度、高剛度、低密度等優(yōu)良特性,受到廣泛關注。但目前主要的研究側(cè)重于輕量化、高強度等方面,對Al基復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比較少。本論文采用累積疊疊軋焊方法,將具有室溫高阻尼性能的Li6.75La3Zr1.75Nb0.25O12(LLZNO)陶瓷顆粒和 M2052(Mn-Cu)合金顆粒分別作為強化相與鋁基體復合,利用硬質(zhì)顆粒的本征阻尼和彌散強化效果制備出力學性能和室溫阻尼性能優(yōu)異的鋁基復合材料。同時,第二相的添加,引入大量的兩相結(jié)合界面和位錯,這些也可以促進材料的阻尼。本論文通過力學拉伸、顯微硬度、內(nèi)耗等主要測試方法,結(jié)合XRD、SEM、EDS等微結(jié)構(gòu)分析手段,研究了軋制道次、熱處理等制備工藝和第二相顆粒的添加對復合材料結(jié)構(gòu)和性能的影響。本論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創(chuàng)新之處如下:(1)累積疊軋焊法屬于低溫固相復合,不僅工藝和設備簡單,且不需要考慮增強顆粒與Al基熔點和密度的不同以及潤濕角等問題,制得的鋁基復合材料第二相分布比較均勻,界面結(jié)合良好。此外通過這種大塑性變形的方法制備出的復合材料,在基體中引入了大量位錯和細晶組織,因此其強化機制還包括細晶強化和位錯強化。(2)以室溫附近阻尼性能優(yōu)異的LLZNO陶瓷顆粒作為第二相添加物,采用累積疊軋焊法制得LLZNO/Al基復合材料,其中LLZNO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10道次軋制后強化顆粒LLZNO分布均勻,和Al基體結(jié)合良好。復合材料最大拉伸強度為132MPa,是純Al的2.5倍;硬度為66Hv,是純鋁的2.4倍;退火后雖然強度與硬度降低,但延伸率明顯增高,達到了 29%。復合材料在應變振幅降低至20×10-6的情況下,室溫附近仍表現(xiàn)出較高的阻尼值(Q-1=0.009),是純Al的4.5倍,且退火幾乎不影響其阻尼。(3)累積疊軋焊法制備Mu-Cu合金顆粒強化型鋁基復合材料,其中Mu-Cu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13道次軋制后Mn-Cu顆粒均勻地分布在基體中,且沒有金屬間化合物生成,線掃能譜顯示兩相界面結(jié)合良好。Mn-Cu/Al基復合材料的最大拉伸強度為11OMPa,是純Al的2.1倍。420℃熱時效處理后強度和硬度下降,但阻尼(Q-1=0.01)和塑性(20%)得到非常明顯的提升。Mn-Cu/Al基復合材料的電阻率為2.64μΩ·cm,導電性能略低于純鋁,但遠遠高于幾種常見的鋁合金。(4)相比于LLZNO陶瓷顆粒,金屬Mn-Cu顆粒與Al基體的結(jié)合更好。在其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的情況下,只需較低的形變量和室溫軋制就可以使Mn-Cu顆粒和鋁基體形成冶金結(jié)合,但本文中選用的Mn-Cu顆粒粒徑較大(10μm),是LLZNO顆粒的5倍,因而其對復合材料的增強效果并不如LLZNO顆粒。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B33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利文;林維捐;唐景凡;吳曉文;楊娟;胡治流;;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16年S1期
2 侯健;王軍麗;張清龍;史慶南;;累積疊軋焊合法制備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材料導報;2016年03期
3 方前鋒;王先平;吳學邦;魯卉;;內(nèi)耗與力學譜基本原理及其應用[J];物理;2011年12期
4 王敬豐;凌闖;胡耀波;梁浩;潘復生;;熱處理對Mn-Cu合金微觀組織和阻尼性能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1年10期
5 高鵬;齊笑冰;宋照偉;于波;;鐵基阻尼合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鑄造;2010年11期
6 徐睿;歐陽求保;虞紅;顧海麟;張荻;;原位TiB_2/A356鋁基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和阻尼性能[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10年06期
7 王先平;王偉國;李春;程幟軍;方前鋒;;Li_5La_3Ta_2O_(12)/Al基高阻尼復合材料的制備和阻尼性能[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8 譚偉民;沈曉冬;張振忠;陸春華;許仲梓;;鎂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進展與展望[J];材料導報;2006年08期
9 崔升;沈曉冬;高志強;袁正軍;;高阻尼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6年03期
10 張修慶,滕新營,王浩偉;鎂基復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J];鑄造;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崇宇;累積疊軋焊法制備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3年
2 江鴻杰;輕質(zhì)高強高阻尼Ni-Ti形狀記憶合金與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紅梅;無定形碳纖維增強超硬鋁復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031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0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