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材料絮凝劑的制備與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礦物材料絮凝劑的制備與特性研究
【摘要】:經濟高效、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的絮凝法是水處理中廣泛應用的方法,絮凝劑是該法的核心。因此,研制和開發(fā)經濟、高效、安全的絮凝劑是國內外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極大研究意義。本研究以黏土礦物為原料,以酸為改性劑制備了礦物材料絮凝劑,通過系統(tǒng)考察原料的種類、粒徑、煅燒溫度和改性劑對絮凝劑效果的影響,篩選出了適宜的絮凝劑制備條件并對最優(yōu)的絮凝劑進行了SEM、XRD、FTIR表征和比表面積分析。采用單因素實驗詳細考察了絮凝劑投加量、攪拌速率和時間等對絮凝劑絮凝效果的影響。通過與商品PAC作對比,評價了自制絮凝劑的絮凝性能,測定濁度、Zeta電位等指標。此外還對自制絮凝劑的絮凝機理進行了初步探討。研究結果表明:(1)麥飯石、紅火山灰與蛭石為原料制得絮凝劑的絮凝效果明顯優(yōu)于珍珠巖和白火山灰制得絮凝劑。蛭石經質量濃度為25%的硫酸改性后,制備絮凝劑,此時濁度去除率為95.53%。(2)與蛭石原料結構相似,蛭石絮凝劑也呈層片狀,但絮凝劑表面吸附了大量團聚結構的微粒,并具有多孔結構,比表面積較原料減小。經酸改性使蛭石孔洞間充滿酸溶性物質,可以發(fā)揮絮凝劑用,超聲清洗后的絮凝劑比表面積增大。酸改性使蛭石內部元素的物相發(fā)生明顯變化,但層間結構基本不變。(3)絮凝劑投加量、攪拌速率和時間等因素對絮凝劑的絮凝效果均有影響。蛭石絮凝劑絮凝效果最佳條件為:水溫30℃,水樣pH=8,絮凝劑投加量為300 m/L,120 r/min陜速攪拌2min,40 r/min慢速攪拌15 min,靜置20 min。此時模擬水樣濁度可從189.3NTU下降到0.6 NTU,濁度去除率達99.7%。(4)與PAC相比,蛭石絮凝劑對水樣電導率變化不明顯,不會增加水樣復雜程度;投入水體能迅速產生礬花,沉降速度快,絮體密實,且沉降后絮體能夠考慮二次利用。蛭石絮凝劑對水體pH影響不大;在水中殘余鋁元素含量在飲用水標準(0.2mg/L)范圍內,鐵元素含量隨投加量增加而變大;在一定投加范圍內對水的CODc,和BOD5有去除效果;降低水中膠粒的Zeta電位。但蛭石絮凝劑對水樣去濁率比PAC較低。(5)與PAC絮凝過程中同時存在吸附電中和及網捕兩種機理不同,自制蛭石絮凝劑主要絮凝機理為吸附電中和機理。
【關鍵詞】:礦物材料 蛭石 絮凝劑 PAC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X70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22
- 1.1 我國水資源與水污染現(xiàn)狀9-11
- 1.1.1 我國水資源現(xiàn)狀9-10
- 1.1.2 我國水污染現(xiàn)狀10-11
- 1.2 絮凝劑介紹11-12
- 1.3 天然黏土礦物材料12-16
- 1.3.1 珍珠巖12-13
- 1.3.2 麥飯石13
- 1.3.3 火山灰13-14
- 1.3.4 蛭石14-16
- 1.4 礦物材料作絮凝劑研究進展16-17
- 1.5 絮凝機理17-20
- 1.5.1 絮凝四種機理17-19
- 1.5.2 鋁鹽絮凝劑的作用機理19-20
- 1.6 本課題研究意義及主要研究內容20-22
- 1.6.1 研究意義20-21
- 1.6.2 主要研究內容21-22
- 2 礦物材料絮凝劑的制備22-30
- 2.1 實驗部分22-24
- 2.1.1 實驗原料與水樣22
- 2.1.2 實驗儀器22-23
- 2.1.3 實驗試劑23
- 2.1.4 實驗方法23
- 2.1.5 絮凝劑的制備23-24
- 2.1.6 絮凝實驗24
- 2.2 結果與討論24-29
- 2.2.1 原料對絮凝效果的影響24-25
- 2.2.2 改性劑對絮凝效果的影響25-26
- 2.2.3 蛭石粒徑對絮凝效果的影響26-27
- 2.2.4 硫酸濃度對絮凝效果的影響27-28
- 2.2.5 蛭石煅燒溫度對絮凝效果的影響28-29
- 2.3 本章小結29-30
- 3 絮凝劑的絮凝效果特性研究30-61
- 3.1 實驗部分30-34
- 3.1.1 實驗儀器30
- 3.1.2 實驗試劑30-31
- 3.1.3 絮凝劑表征方法31-32
- 3.1.4 絮凝劑性能分析方法32-34
- 3.1.5 絮凝試驗34
- 3.2 結果與討論34-59
- 3.2.1 絮凝劑的結構特性34-39
- 3.2.2 單因素實驗39-46
- 3.2.3 景觀河水中自制絮凝劑性能評價46-52
- 3.2.4 養(yǎng)魚廢水中自制絮凝劑性能評價52-57
- 3.2.5 絮凝機理探討57-59
- 3.3 成本估算59-60
- 3.4 本章小結60-61
- 4 結論61-62
- 5 展望62-63
- 6 參考文獻63-68
- 7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68-69
- 8 致謝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繼斌,陳文賓,吳艷;絮凝劑的研究進展[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4年10期
2 占平珍;;淺議當前絮凝劑的發(fā)展趨勢[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年06期
3 朱國平;;德銅安裝自動絮凝劑設備[J];有色設備;2009年02期
4 ;復合型高效絮凝劑[J];化工環(huán)保;2010年01期
5 熊煥嘉;劉峙嶸;;絮凝劑的開發(fā)及其應用進展[J];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2011年02期
6 陳其斌;劉讓文;;糖廠操作中評價聚合絮凝劑的實用方法[J];甘蔗糖業(yè);1982年03期
7 R.H.Oliver;劉守恩;;關于選礦企業(yè)中使用絮凝劑的UO題[J];國外金屬礦選礦;1965年12期
8 梁仲蓀;;絮凝劑對蔗汁沉降、過濾的影響[J];甘蔗糖業(yè);1976年02期
9 ;共聚法糖用絮凝劑應用效果進行評定[J];廣東化工;1981年02期
10 В.М.Боброfнuк;А.Γ.Поnоf;木均葆;;絮凝劑凈化廢水效果的評價[J];國外環(huán)境科學技術;198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牟洪燕;秦夢華;;目前絮凝劑的研究進展[A];'2005(第十二屆)全國造紙化學品開發(fā)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鄧述波;胡筱敏;羅茜;;寄生曲霉在廉價培養(yǎng)基下產生絮凝劑及其應用[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3 溫月麗;孟雙明;王斌;郭永;樊月琴;;電導率儀在絮凝劑添加量中的應用研究[A];第二屆長三角地區(qū)傳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遼沙;伍娟;;冶金廢棄物制備絮凝劑的研究[A];第二屆固體廢物處理技術與工程設計全國學術會議專輯[C];2007年
5 謝歡;袁海龍;;殼聚糖絮凝劑在中藥純化工藝中的應用[A];中醫(yī)藥學術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肖錦;;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的研究進展與展望[A];中國精細化工協(xié)會第一屆水處理化學品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董學亮;孫希孟;劉小培;李中賢;徐丹;余學軍;;高效反應性脫色絮凝劑的合成及應用[A];中國化工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張建強;李福文;郭良玉;周永忠;李長安;;水煤漿氣化黑水絮凝劑的選擇及應用[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馬光庭;黃玉柳;;絲狀真菌絮凝劑的研究[A];廣西微生物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肖錦;王杰;;天然高分子改性制兩性絮凝劑及其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鐔詰;真溶性有機物絮凝劑研制成功[N];中國環(huán)境報;2005年
2 特約記者 范雪松;千業(yè)環(huán)保雙機絮凝劑項目一期工程完工[N];自貢日報;2011年
3 記者 馮競;發(fā)臭池水頃刻變清澈[N];科技日報;2002年
4 羅廣明;絮凝劑在造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N];中國包裝報;2004年
5 李文武;新型淀粉基絮凝劑國際領先[N];科技日報;2005年
6 福建金谷科技研究小組 福建農業(yè)大學動物養(yǎng)殖技術研究所;復合型絮凝劑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未完待續(xù))[N];中國海洋報;2001年
7 企銘/;研制復聚鋁絮凝劑創(chuàng)造污水治理新技術[N];中國信息報;2007年
8 李斌;淀粉基高分子絮凝劑環(huán)保價廉[N];中國化工報;2005年
9 福建金谷科技研究小組 福建農業(yè)大學動物養(yǎng)殖技術研究所;(接上期)復合型絮凝劑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完)[N];中國海洋報;2001年
10 劉廣學;投加PAM絮凝劑:鉬礦尾水沉降大大加快[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貴軍;絮凝劑溶解液制備及自動添加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立君;復合陰離子改性鐵鹽絮凝劑處理稠油石化污水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魏在山;新型高效氣浮絮凝劑及設備的開發(fā)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2年
4 鄒靜;新型無機—有機復合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5 羅平;RL-2生物絮凝劑的研制及絮凝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6 紀婧;絮凝劑對減緩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速率的效果和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7 尚宏周;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疏水改性及其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唐家毅;膠質芽孢桿菌多糖型絮凝劑的發(fā)酵優(yōu)化、分離、理化特性及其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9 郭立穎;咪唑類離子液體的合成、對纖維素和木粉的溶解性能及其在高分子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岳欽艷;陽離子型有機高分子水處理劑—聚環(huán)氧氯丙烷胺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Susan Chewe;自制無機復合絮凝劑污水除磷效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2 李昊;巨大芽孢桿菌絮凝劑的制備及其處理重金屬廢水的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靜海偉;綠色環(huán)保型陽離子絮凝劑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4 楊鵬;壓裂返排液無害化處理的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5 趙韜;對絮凝劑作用下礦山尾礦沉降規(guī)律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6 馬琳;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酰胺接枝絮凝劑的制備及對污染廢水的處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7 劉秀秀;污泥絮凝劑的研制及其應用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程高峰;絮凝劑緩解MBR膜污染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李世陽;滾漆漆霧污染治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10 秦貞貞;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及其對重金屬離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413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04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