錒系內嵌型超原子的結構與功能特性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18:40
錒系元素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f區(qū),其基態(tài)電子結構為5f0146d027s2。由于自身有多個未填滿的電子殼層,含有錒系元素的分子體系可展現出極為豐富的電子結構特性。不僅如此,相比于鑭系元素的4f與5d軌道,錒系元素的5f軌道在能量上與6d軌道更為接近,這導致了更強的化學活性。雖然前錒系元素的理化性質不完全由5f電子主導,但是5f電子位于價殼層,在成鍵和與其他原子相互作用中仍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錒系元素與納米尺度限域結構相互作用時,能夠產生性質非常獨特的系統。可以限域錒系元素的結構非常豐富,如由ds區(qū)金屬組成的籠形結構、環(huán)狀結構,由含有p電子的碳元素、硼元素構成的籠形結構等,這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了足夠豐富的樣本。在本文中,我們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研究了一系列錒系內嵌型的超原子結構,探究了它們的電子結構特性、光譜學性質和應用,并分析探討了DFT計算此類結構的可靠性。對于內嵌型超原子系統來說,近二維平面結構是...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Cl原子、Cl-與Al13與Al13-的軌道能級對比[8]
第1章緒論3同的形狀、尺寸、組分來進行人為的調控[9]。因而超原子在材料設計中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圖1.2三維元素周期表,超鹵素和超鹵素占據了鹵素原子之上的第三維空間[9]。從實驗上觀測到Na團簇的質譜峰算起,超原子已經發(fā)展了三十多年。期間,一系列不同種類的超原子已經被理論上預見,甚至在實驗上合成出來。比如,純碳類的C60[10],純金屬超原子Aun(n=20,32),Ban(n=13,19,23,26,29,32),[Agn]+,[Cun]+,Mgn,Znn,Cdn等等[11-15],乃至2014年的純硼籠形結構B40[16,17]。近年來,基于殼層包覆的超原子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例如,基于幣族元素的雙金屬超原子團簇。例如:2002年,Pyykk等人首次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預測了二十面體W@Au12的穩(wěn)定性,并且說明了其穩(wěn)定性是由18電子規(guī)則(1S21P61D10)、親金作用以及相對論效應主導的[18]。同年,Li等人就在實驗上通過光電子譜確認了W@Au12的存在[19]。理論上提出了很多雙金屬超原子[20-22],其光學特性相比于純金屬團簇有很大的優(yōu)勢[23-25],且在實驗上也得到了驗證。此外,由于富勒烯結構具有的中空結構,其碳籠可以嵌入原子,從而改變富勒烯的性質。某些內嵌金屬富勒烯也被證明具有超原子的電子排布規(guī)則,例如最小尺寸的內嵌金屬富勒烯U@C28被證明滿足32電子規(guī)則[26]。1.2錒系元素錒系元素是對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原子序號為89~103共計15種過渡金屬元素的總稱,它們都是放射性元素。其中前六種元素錒(Ac)、釷(Th)、鏷(Pa)、鈾
第1章緒論4(U)、镎(Np)、钚(Pu)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后9種都是通過人工核反應合成的元素。錒系元素電子構型為:[Rn]5f0~146d0~17s2。以Ac、Th、Pa、U為例,它們的電子結構分別為[Rn]6d17s2、[Rn]6d27s2、[Rn]5f26d17s2、[Rn]5f36d27s2。鑭系、錒系元素都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f區(qū)元素。理論上講,其含有的高角動量f電子可以與s、p、d、f軌道進行對稱性匹配,從而產生雜化軌道。而錒系元素5f電子局域性并沒有的鑭系元素4f電子那樣強,其能量跟價殼層的電子能量很接近,因而5f電子的化學活性更強。雖然輕錒元素的性質不完全由5f電子主導,但是5f電子位于價殼層,在成鍵和與其他原子相互作用中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半部分元素中5f電子能量高于6d電子能量,這從Ac原子的基態(tài)[Rn]6d27s1就能看出。5f、6d、7s均易失去價電子,而參與成鍵作用。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錒系元素只在相應的內層5f軌道逐一填充電子,5f軌道逐漸收縮,5f電子和6d電子出現能量翻轉。圖1.3不同磁量子數下f軌道角分布示意圖。1.3錒系元素同ds區(qū)幣族金屬以及p區(qū)元素相互作用幣族金屬,也就是ds區(qū)元素。指元素周期表中的ⅠB、ⅡB族元素,包含第四周期的銅(Cu)、鋅(Zn),第五周期的銀(Ag)、鎘(Cd),第六周期的金(Au)、汞(Hg)。它們的電子結構特性均為次殼層的d軌道滿占據。不同的是ⅠB最外層s軌道只占據一個電子,而ⅡB最外層s軌道有一對自旋相反的電子。幣族金屬納米粒子因其
本文編號:3210548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Cl原子、Cl-與Al13與Al13-的軌道能級對比[8]
第1章緒論3同的形狀、尺寸、組分來進行人為的調控[9]。因而超原子在材料設計中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圖1.2三維元素周期表,超鹵素和超鹵素占據了鹵素原子之上的第三維空間[9]。從實驗上觀測到Na團簇的質譜峰算起,超原子已經發(fā)展了三十多年。期間,一系列不同種類的超原子已經被理論上預見,甚至在實驗上合成出來。比如,純碳類的C60[10],純金屬超原子Aun(n=20,32),Ban(n=13,19,23,26,29,32),[Agn]+,[Cun]+,Mgn,Znn,Cdn等等[11-15],乃至2014年的純硼籠形結構B40[16,17]。近年來,基于殼層包覆的超原子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例如,基于幣族元素的雙金屬超原子團簇。例如:2002年,Pyykk等人首次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預測了二十面體W@Au12的穩(wěn)定性,并且說明了其穩(wěn)定性是由18電子規(guī)則(1S21P61D10)、親金作用以及相對論效應主導的[18]。同年,Li等人就在實驗上通過光電子譜確認了W@Au12的存在[19]。理論上提出了很多雙金屬超原子[20-22],其光學特性相比于純金屬團簇有很大的優(yōu)勢[23-25],且在實驗上也得到了驗證。此外,由于富勒烯結構具有的中空結構,其碳籠可以嵌入原子,從而改變富勒烯的性質。某些內嵌金屬富勒烯也被證明具有超原子的電子排布規(guī)則,例如最小尺寸的內嵌金屬富勒烯U@C28被證明滿足32電子規(guī)則[26]。1.2錒系元素錒系元素是對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原子序號為89~103共計15種過渡金屬元素的總稱,它們都是放射性元素。其中前六種元素錒(Ac)、釷(Th)、鏷(Pa)、鈾
第1章緒論4(U)、镎(Np)、钚(Pu)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后9種都是通過人工核反應合成的元素。錒系元素電子構型為:[Rn]5f0~146d0~17s2。以Ac、Th、Pa、U為例,它們的電子結構分別為[Rn]6d17s2、[Rn]6d27s2、[Rn]5f26d17s2、[Rn]5f36d27s2。鑭系、錒系元素都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f區(qū)元素。理論上講,其含有的高角動量f電子可以與s、p、d、f軌道進行對稱性匹配,從而產生雜化軌道。而錒系元素5f電子局域性并沒有的鑭系元素4f電子那樣強,其能量跟價殼層的電子能量很接近,因而5f電子的化學活性更強。雖然輕錒元素的性質不完全由5f電子主導,但是5f電子位于價殼層,在成鍵和與其他原子相互作用中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半部分元素中5f電子能量高于6d電子能量,這從Ac原子的基態(tài)[Rn]6d27s1就能看出。5f、6d、7s均易失去價電子,而參與成鍵作用。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錒系元素只在相應的內層5f軌道逐一填充電子,5f軌道逐漸收縮,5f電子和6d電子出現能量翻轉。圖1.3不同磁量子數下f軌道角分布示意圖。1.3錒系元素同ds區(qū)幣族金屬以及p區(qū)元素相互作用幣族金屬,也就是ds區(qū)元素。指元素周期表中的ⅠB、ⅡB族元素,包含第四周期的銅(Cu)、鋅(Zn),第五周期的銀(Ag)、鎘(Cd),第六周期的金(Au)、汞(Hg)。它們的電子結構特性均為次殼層的d軌道滿占據。不同的是ⅠB最外層s軌道只占據一個電子,而ⅡB最外層s軌道有一對自旋相反的電子。幣族金屬納米粒子因其
本文編號:32105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21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