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雜色云芝漆酶及其對環(huán)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3 15:20
本文以雜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雜色云芝漆酶(laccase)為主線,從高產漆酶微生物的篩選、漆酶生產培養(yǎng)、漆酶的分離純化、漆酶的酶學特性到漆酶和雜色云芝對部分環(huán)境化學污染物的降解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國內目前相關研究中最為豐富、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填補了國內甚至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空白。 1.木質素和纖維素的生物降解是極其緩慢自然過程。本文對所收集到的60個擔子菌和半知菌菌株進行了產漆酶和產纖維素酶能力檢測,從中篩選到一株高產漆酶菌株——雜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高產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菌株——黑曲霉M15(Aspergillusniger M15)。其中雜色云芝在發(fā)酵條件下,產漆酶能力可以達到53U/ml;黑曲霉M15產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最高能力分別為5007 U/ml和2639 U/ml。 2.研究了雜色云芝(C.versicolor)產漆酶的發(fā)酵條件。結果表明搖瓶實驗產漆酶的最佳培養(yǎng)基成分為:可溶性淀粉2g/L,NH4Cl 24mmol/L,微量元素混合液7ml/L,p...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木質素和木質纖維素
2 木質素的微生物降解
2.1 降解木質素的微生物
2.2 白腐菌研究現(xiàn)狀
2.3 木質素降解酶的種類及特性
2.4 木質素降解微生物產酶和酶活性調節(jié)機制
3 漆酶的研究進展
3.1 產漆酶的微生物
3.2 漆酶的特性和催化反應機理
3.3 漆酶的底物
3.4 漆酶催化反應的介質化合物
3.5 漆酶對木質素的降解
3.6 Laccase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3.7 漆酶和產漆酶微生物的應用
3.8 國內外對漆酶和白腐菌及其技術的研究趨勢
第二章 木質纖維素分解微生物的分離和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培養(yǎng)基的組成
1.3 木質素分解菌的篩選
1.4 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
2 結果與分析
2.1 擔子菌產酶能力的初篩
2.2 半知菌的初篩
2.3 半知菌的復篩
2.4 搖瓶培養(yǎng)條件下的產漆酶活力
3 討論
4 小結
第三章 雜色云芝產漆酶的發(fā)酵條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種及接種量的制備
1.2 培養(yǎng)基的組成
1.3 培養(yǎng)條件
1.4 分析測定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的生長曲線和產酶曲線
2.2 培養(yǎng)條件對雜色云芝產漆酶的影響
3 討論
4 小結
第四章 雜色云芝漆醇的分離和純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漆酶酶譜檢測
2.2 漆酶的分步提純
2.3 漆酶的分子量、等電點的測定
3 討論
4 小結
第五章 雜色云芝漆酶酶學特性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及培養(yǎng)方法
1.2 酶液的制備
1.3 酶活力測定
1.4 溫度對酶活的影響
1.5 酶的熱穩(wěn)定性試驗
1.6 pH對酶活的影響
1.7 酶的PH值穩(wěn)定性試驗
1.8 不同金屬離子對漆酶活性的影響
1.9 漆酶的動力學參數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對酶活的影響
2.2 酶的熱穩(wěn)定性
2.3 pH對酶活的影響
2.4 酶的pH穩(wěn)定性
2.5 酶的動力學參數測定
2.6 金屬離子對酶活的影響
3 討論
4 小結
第六章 雜色云芝漆酶和發(fā)酵液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1 材料與方法
1.1 漆酶和雜色云芝發(fā)酵液
1.2 試劑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漆酶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2.2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高濃度對苯二酚的降解
2.3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3 討論
4 小結
第七章 雜色云芝對幾種環(huán)境污染物的降解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苯胺的降解
2.2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聯(lián)苯胺的降解
2.3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硝基苯的降解
2.4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2,4—二硝基氯苯的降解
2.5 雜色云藝時土壤中五氯酚的降解
2.6 雜色云芝對黃曲霉毒素的降解
3 討論
4 小結
第八章 雜色云芝酶解間甲酚的動力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發(fā)酵與間甲酚降解試驗
2.2 雜色云芝生長量的時間統(tǒng)計模型
2.3 雜色云芝產漆酶動力學
2.4 淀粉消耗和間甲酚的降解動力學
3 討論與小結
第九章 本文主要結論、主要問題分析及對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
1 主要結論
2 主要問題分析、討論及對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
Abstract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雜色云芝產漆酶的發(fā)酵條件研究[J]. 吳坤,朱顯峰,張世敏,賈新成,閔航. 菌物系統(tǒng). 2001(02)
[2]木質素生物降解研究進展[J]. 吳坤,張世敏,朱顯峰.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0(04)
[3]毛栓菌胞外漆酶的純化及部分性質研究[J]. 朱啟忠,王宜磊. 生物技術. 2000(02)
[4]白腐菌對芳香化合物的降解[J]. 林鹿,鄧耀杰,詹懷宇,張干. 環(huán)境化學. 1999(05)
[5]白腐真菌生物降解TNT裝藥廢水的研究[J]. 黃俊,周申范.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1999(03)
[6]白腐菌對芳香化合物的降解及其機制[J]. 鄧耀杰,林鹿,詹懷宇.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1999(03)
[7]白腐真菌菌絲球形成的物化條件及其對鉛的吸附[J]. 李清彪,吳涓,楊宏泉,鄧旭,盧英華,洪麗玉,蔡立哲. 環(huán)境科學. 1999(01)
[8]木質素降解酶及其調控機理研究的進展[J]. 管筱武,張甲耀,羅宇煊.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8(11)
[9]木質素降解酶及其調控機理研究的進展[J]. 管筱武,張甲耀,羅宇煊.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8 (11)
[10]針葉樹上主要多孔菌培養(yǎng)特性[J]. 王亞珍,吳慶禹,池玉杰,潘學仁,程東升.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1998(05)
本文編號:3623432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木質素和木質纖維素
2 木質素的微生物降解
2.1 降解木質素的微生物
2.2 白腐菌研究現(xiàn)狀
2.3 木質素降解酶的種類及特性
2.4 木質素降解微生物產酶和酶活性調節(jié)機制
3 漆酶的研究進展
3.1 產漆酶的微生物
3.2 漆酶的特性和催化反應機理
3.3 漆酶的底物
3.4 漆酶催化反應的介質化合物
3.5 漆酶對木質素的降解
3.6 Laccase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3.7 漆酶和產漆酶微生物的應用
3.8 國內外對漆酶和白腐菌及其技術的研究趨勢
第二章 木質纖維素分解微生物的分離和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培養(yǎng)基的組成
1.3 木質素分解菌的篩選
1.4 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
2 結果與分析
2.1 擔子菌產酶能力的初篩
2.2 半知菌的初篩
2.3 半知菌的復篩
2.4 搖瓶培養(yǎng)條件下的產漆酶活力
3 討論
4 小結
第三章 雜色云芝產漆酶的發(fā)酵條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種及接種量的制備
1.2 培養(yǎng)基的組成
1.3 培養(yǎng)條件
1.4 分析測定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的生長曲線和產酶曲線
2.2 培養(yǎng)條件對雜色云芝產漆酶的影響
3 討論
4 小結
第四章 雜色云芝漆醇的分離和純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漆酶酶譜檢測
2.2 漆酶的分步提純
2.3 漆酶的分子量、等電點的測定
3 討論
4 小結
第五章 雜色云芝漆酶酶學特性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及培養(yǎng)方法
1.2 酶液的制備
1.3 酶活力測定
1.4 溫度對酶活的影響
1.5 酶的熱穩(wěn)定性試驗
1.6 pH對酶活的影響
1.7 酶的PH值穩(wěn)定性試驗
1.8 不同金屬離子對漆酶活性的影響
1.9 漆酶的動力學參數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對酶活的影響
2.2 酶的熱穩(wěn)定性
2.3 pH對酶活的影響
2.4 酶的pH穩(wěn)定性
2.5 酶的動力學參數測定
2.6 金屬離子對酶活的影響
3 討論
4 小結
第六章 雜色云芝漆酶和發(fā)酵液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1 材料與方法
1.1 漆酶和雜色云芝發(fā)酵液
1.2 試劑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漆酶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2.2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高濃度對苯二酚的降解
2.3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對苯二酚的降解
3 討論
4 小結
第七章 雜色云芝對幾種環(huán)境污染物的降解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苯胺的降解
2.2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聯(lián)苯胺的降解
2.3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硝基苯的降解
2.4 雜色云芝發(fā)酵液對2,4—二硝基氯苯的降解
2.5 雜色云藝時土壤中五氯酚的降解
2.6 雜色云芝對黃曲霉毒素的降解
3 討論
4 小結
第八章 雜色云芝酶解間甲酚的動力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3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色云芝發(fā)酵與間甲酚降解試驗
2.2 雜色云芝生長量的時間統(tǒng)計模型
2.3 雜色云芝產漆酶動力學
2.4 淀粉消耗和間甲酚的降解動力學
3 討論與小結
第九章 本文主要結論、主要問題分析及對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
1 主要結論
2 主要問題分析、討論及對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
Abstract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雜色云芝產漆酶的發(fā)酵條件研究[J]. 吳坤,朱顯峰,張世敏,賈新成,閔航. 菌物系統(tǒng). 2001(02)
[2]木質素生物降解研究進展[J]. 吳坤,張世敏,朱顯峰.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0(04)
[3]毛栓菌胞外漆酶的純化及部分性質研究[J]. 朱啟忠,王宜磊. 生物技術. 2000(02)
[4]白腐菌對芳香化合物的降解[J]. 林鹿,鄧耀杰,詹懷宇,張干. 環(huán)境化學. 1999(05)
[5]白腐真菌生物降解TNT裝藥廢水的研究[J]. 黃俊,周申范.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1999(03)
[6]白腐菌對芳香化合物的降解及其機制[J]. 鄧耀杰,林鹿,詹懷宇.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1999(03)
[7]白腐真菌菌絲球形成的物化條件及其對鉛的吸附[J]. 李清彪,吳涓,楊宏泉,鄧旭,盧英華,洪麗玉,蔡立哲. 環(huán)境科學. 1999(01)
[8]木質素降解酶及其調控機理研究的進展[J]. 管筱武,張甲耀,羅宇煊.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8(11)
[9]木質素降解酶及其調控機理研究的進展[J]. 管筱武,張甲耀,羅宇煊.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1998 (11)
[10]針葉樹上主要多孔菌培養(yǎng)特性[J]. 王亞珍,吳慶禹,池玉杰,潘學仁,程東升.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1998(05)
本文編號:36234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6234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