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式厭氧氨氧化工藝處理城市污水的效能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X703
【部分圖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污水中的 NH4+氧化為 NO3-;好氧區(qū)流出的泥水混合液部分回流至缺化脫氮,另一部分則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經(jīng)泥水分離后,二沉剩余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厭氧區(qū)繼續(xù)厭氧釋磷同時保證反應池內(nèi)的污泥則以富磷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達到生物除磷的目的。A2/O 工藝具有簡單、不易發(fā)生污泥膨脹、有利于磷回收等技術(shù)優(yōu)勢。
圖 1-3 厭氧氨氧化菌的代謝機理[17]Fig. 1-3 Mechanism pathway of anammox bacteriaO2-在亞硝酸鹽還原酶(NirS)的作用下吸收 1 個低能電子 NO 和 NH4+在聯(lián)氨合成酶(HZS)的作用下生成 N2H4,能電子,最后 N2H4在聯(lián)氨氧化還原酶(HZO)的作用下被放 4 個高能電子,這些高能電子用于能量轉(zhuǎn)化與產(chǎn)生質(zhì)子過電子傳遞鏈后的電子已經(jīng)失去了能量,就再次進入下一。這部分過程方程式為:NH4++NO2-→N2+2H2O (ΔGΘ=-297kJ/M) 氧氨氧化菌屬于自養(yǎng)菌,它可以固定環(huán)境中的無機碳來合成N0.15)。在碳固定過程中,NO2-作為 CO2還原的電子供體,(Nar)的作用下被氧化為 NO3-。方程式[18]為:H4++1.32NO2-+0.066HCO3-+0.13H+→1.02N2+0.26NO3-+0.066CH2O0.5N0.15+2.03H2O
鹽存在的條件下,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 比其它類型的厭氧氨氧化菌更能競爭底物 NO2-,因此在有丙酸鹽存在時 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propionicus 容易成為優(yōu)勢厭氧氨氧化菌。在有乙酸存在時 Candidatus Brocadiafulgida 更容易利用底物 NO2-,更容易與其它厭氧氨氧化菌競爭[21]。在分類學上,厭氧氨氧化屬于浮霉菌目的一個很深的分支[22, 23]。厭氧氨氧菌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圖 1-4 所示。目前已有 5 屬厭氧氨氧化菌被鑒定,分別為Candidatus Brocadia 、 Candidatus Kuenenia 、 Candidatus Jettenia 、 CandidatusScalindua 和 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24]。其中前三屬在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比較常見[25-27],而 Candidatus Scalindua 則僅在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被檢測到[28, 29]。盡管不同厭氧氨氧化菌在系統(tǒng)進化樹中距離較遠,但它們具有相似的厭氧氨氧化機理和細胞結(jié)構(gòu)。所有厭氧氨氧化菌都含有一種致密的,由低滲透性膜包裹的細胞器-厭氧氨氧化體(anammoxosome),被認為是厭氧氨氧化反應發(fā)生的場所[23]。此外,厭氧氨氧化菌中還含有一種獨特的階梯烷脂(Ladderanes),可以將 N2H4包裹在內(nèi),降低其對細胞的毒害作用[23]。Ca. Scalindua marina (EF60203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志林;田鳳蓉;林浩宇;王開春;董自斌;王克云;;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快速啟動試驗研究[J];廣州化工;2018年22期
2 喬森;;厭氧氨氧化——由發(fā)現(xiàn)到應用[J];國際學術(shù)動態(tài);2016年04期
3 何暢旅;;厭氧氨氧化工藝研究進展[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年36期
4 韓黎明;蘇本生;劉廣青;徐紅巖;張原潔;王俊;;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影響因素及應用進展[J];工業(yè)水處理;2018年02期
5 朱海晨;張樹德;屈撐囤;;部分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影響因素及發(fā)展[J];廣州化工;2018年03期
6 沈莎;容俊;羅軍;;厭氧氨氧化技術(shù)簡介[J];化工管理;2018年21期
7 周明俊;毛天廣;吳博;孫明;傅金祥;于鵬飛;;厭氧氨氧化與反硝化耦合啟動影響因素[J];供水技術(shù);2018年04期
8 汪瑤琪;喻徐良;陳重軍;徐樂中;沈耀良;;有機物對厭氧氨氧化菌活性影響研究進展[J];化學通報;2017年02期
9 魏彩蓉;;厭氧氨氧化污水處理技術(shù)及實際應用[J];中國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2017年02期
10 胡倩怡;鄭平;康達;;厭氧氨氧化菌的種類、特性與檢測[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7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延棟;一段式厭氧氨氧化工藝處理城市污水的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2 王曉媛;填埋場反應器厭氧氨氧化協(xié)同反硝化脫氮機理和優(yōu)化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3 王剛;基于同時亞硝化/厭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技術(shù)的污泥消化液脫氮工藝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4 高范;基于厭氧水解—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技術(shù)的城市污水脫氮工藝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張蕾;厭氧氨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張少輝;厭氧氨氧化工藝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石利軍;搖動床技術(shù)和厭氧氨氧化石化廢水生物脫氮[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李軍;高濃度米酒廢水去碳脫氮新工藝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9 祖波;厭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機理及動力學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吳根義;畜禽養(yǎng)殖廢水厭氧氨氧化脫氮處理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丹丹;基于厭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耦合反的微生燃料電池脫氮產(chǎn)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8年
2 董廣慶;厭氧氨氧化反應器設計運行及電場強化處理低氨氮廢水研究[D];河北大學;2018年
3 楊婷;模擬市政廢水厭氧氨氧化脫氮性能的影響因素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8年
4 姚亮;短程反硝化實驗研究及厭氧氨氧化的熒光光譜分析[D];安徽建筑大學;2018年
5 王嶼;基于滅活和電磁策略的厭氧氨氧化強化啟動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6 葛成浩;厭氧氨氧化耦合工藝脫氮性能及受鹽度和磁場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7 周正;反硝化—亞硝化—厭氧氨氧化聯(lián)合工藝脫氮控制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18年
8 郭茜;厭氧氨氧化SBR運行條件及效果強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9 李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厭氧氨氧化菌群群落結(jié)構(gòu)及豐度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10 陶文鑫;海綿鐵對厭氧氨氧化與反硝化耦合的影響研究[D];東北電力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862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8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