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農田鎘污染情況及油菜鎘吸收特征
本文選題:成都平原 切入點:鎘 出處:《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解成都平原農田鎘污染現狀及油菜對農田土壤鎘的吸收特征,在成都平原鎘污染農田選取45個樣點,通過田間實地取樣的方法,研究了32個品種油菜的鎘吸收特征及其生長農田土壤鎘污染特征。結果表明:45個取樣點中有19個樣點土壤鎘含量超過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農業(yè)用地二級污染標準,除廣漢外,其余各市區(qū)農田土壤都存在鎘污染威脅,尤以什邡為重;土壤有效鎘含量隨全鎘含量增加而遞增,兩者呈極顯著線性正相關;土壤鎘污染生物有效性系數隨土壤pH值升高而降低,兩者呈極顯著線性負相關。試驗所用油菜對土壤鎘均有一定吸收累積作用,且不同品種差異顯著;同一品種油菜鎘富集能力主要受土壤鎘含量的影響;綠星油99(德陽)、821(綿竹)、德油5號(彭州)和德油4號(什邡)分別為各市區(qū)篩選出的具有較強鎘富集能力的適栽品種,也是試驗中發(fā)現的最適合各市區(qū)作為農田鎘污染修復植物的油菜品種。油菜籽粒鎘富集能力主要受莖稈鎘含量的影響,且在鎘存賦能力的品種差異上均表現為莖稈大于籽粒。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farmland of Chengdu Plain and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dmium by rapeseed, 45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farmland contaminated by cadmium in Chengdu Plain, and the method of field sampling was used. The cadmium uptake characteristics of 32 rape varie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growing farmlan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cadmium content in 19 of 45 sampling sites exceeded the second grade pollution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land, except Guanghan, the standard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other urban areas, there was a threat of cadmium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Shifang,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cadmium in the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cadmium content, and 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bioavail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cadmium pollu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pH value, and there was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The rap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had a certain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il cadmium,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 The CD enrichment ability of the same rap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admium content of soil, and the green star oil 99 (Deyangzhuzhang 821), Deyou 5 (Pengzhou) and Deyou 4 (Shifang) were the suitable cultivars with strong cadmium enrichment ability, respectively. It is also found in the experiment that rape varieties are the most suitable for remediation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farmland. The cadmium enrichment ability of rapeseed grain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admium content of stem, and the difference of cadmium accumulation ability is that stem is larger than grain.
【作者單位】: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南方丘區(qū)節(jié)水農業(yè)研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4NZ0008)~~
【分類號】:X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攀;;油菜機械化推廣策略分析[J];農業(yè)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yè));2011年06期
2 ;硼肥在農業(yè)上的應用——油菜萎縮不結實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無機鹽工業(yè);1977年03期
3 吳昌輝;油菜研究的進展[J];油脂科技;1984年05期
4 徐虎;龐名瑜;鄭林森;;上海石化總廠乙烯廢氣對油菜結角的影響[J];上海環(huán)境科學;1985年03期
5 任勝云,肖超林;油菜應用稀土元素的技術與效果[J];稀土;1987年03期
6 魏幼璋;釹在油菜中的分布、運輸與細胞定位[J];中國稀土學報;2000年03期
7 陽小虎;彭昌家;程林;;旱三熟帶狀輪作小春預留行栽油菜技術[J];資源開發(fā)與保護;1991年03期
8 楊光,劉啟先;油菜苗期應用多效唑效果試驗[J];農藥;1992年02期
9 胡書銀,王建林,欒運芳;西藏油菜種質資源的生態(tài)地理區(qū)劃[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1年04期
10 陳云飛;黃穎;;湖北油菜生產比較優(yōu)勢的實證分析[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偉麗;李偉;張愛香;陳懷谷;周益軍;;油菜品種抗菌核病機理分析[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傅廷棟;;油菜品種改良的現狀與展望[A];2004’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文集[C];2004年
3 張毅;;油菜生產、市場與技術發(fā)展情況的思考[A];第五屆中國農業(yè)推廣研究征文集[C];2006年
4 牛靜;曹燕紅;耿明建;;硼對不同油菜品種鎘吸收分配的影響[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5 鄧平;吳明亮;官春云;羅海峰;湯楚宙;黃震;龐曉遠;;測定油菜莖稈連接力的夾具設計[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孫剛;熊雙蓮;涂書新;;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上不同油菜品種生長及重金屬吸收和累積研究[A];面向未來的土壤科學(下冊)——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魏芳;董緒燕;郭學蘭;劉勝毅;陳洪;;油菜葉片受草酸侵染脅迫產生揮發(fā)物的富集及其生物學研究[A];中國第四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芳森;;油菜硼、磷、氮養(yǎng)分高效的生理機制[A];中國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劉鐵梅;胡立勇;曹湊貴;劉鐵芳;傅廷棟;;油菜發(fā)育過程及生育期機理模型的研究[A];2004’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文集[C];2004年
10 傅廷棟;;油菜的遺傳改良與生物柴油[A];湖北省遺傳學會、江西省遺傳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尚武 實習生 曾楚禹 陳茶香;“油菜西進計劃”起步維艱[N];湖南日報;2005年
2 ;湖北育出新型超高產油菜[N];中華合作時報;2000年
3 ;我省秋播油菜品種推選提前啟動[N];湖北科技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楊成志;星光農機:研制油菜機械 降低損耗是關鍵[N];中國農機化導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楊杰;油菜機械化:平淡中蘊含驚喜[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1年
6 唐兆權;高產油菜 農民盲目跟風種植有風險[N];四川科技報;2011年
7 記者 賈明;“青雜5號”油菜品種在蒙古國落地生根[N];青海日報;2013年
8 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 柳達 楊祖榮 楊光軍;全面提高油菜生產水平(下)[N];湖北科技報;2005年
9 余宏章;油菜引種及栽培面臨新問題[N];湖北科技報;2005年
10 泰州市作栽站供稿;油菜集約化配套生產技術(上)[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永亮;不同氮效率油菜NO_3~-長距離運輸和短途分配差異及其對氮效率的影響機理[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宗望遠;油菜聯(lián)合收獲縱軸流脫離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3 吳崇友;齒帶式油菜撿拾收獲機設計與參數優(yōu)化[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映皓;新疆野生油菜種皮紋飾的遺傳分析和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李方球;油菜(Brassica napus)品種(系)與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相互作用機理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1年
6 鄭倩;油菜溶血磷脂酰膽堿;D移酶基因分離及酶活性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童晉;油菜檸檬酸合酶與檸檬酸裂解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8 艾育芳;早晚熟油菜成花機理的初步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9 劉雄倫;新疆野生油菜與蕓薹屬物種種間親緣關系及其進化地位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1年
10 石劍飛;品種和氮肥運籌對甘藍型油菜氮素積累及精確施氮參數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改改;不同種油菜芽苗根系對廣佳安脅迫的響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宋萬朵;湖北省核盤菌多樣性及田間油菜花朵帶菌率與菌核病發(fā)生關系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杰;油菜BnSGS3基因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抗病性的影響[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4 田真;高氮水平下γ-氨基丁酸對油菜和生菜硝酸鹽代謝關鍵酶調控機理的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振宇;油菜染色體加倍及倍性鑒定方法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楊海婧;小麥、油菜、蠶豆對秦艽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D];青海大學;2016年
7 李慧;油菜抗菌核病的蛋白表達分析及類受體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何友鑄;油菜生理生化參數、油菜籽含油量與冠層反射光譜的定量關系[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冀牧野;油菜聯(lián)合收獲機梳脫式割臺設計與試驗[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年
10 范海瑞;青貯油菜與微貯金針菇菌糠的營養(yǎng)價值評定及飼喂奶水牛效果[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402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4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