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芒——證嚴法師《靜思語》
本文關(guān)鍵詞:人性的光芒——證嚴法師《靜思語》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法師 人性 感恩 知足 心靈 人生 寬容 煩惱 語言 痛苦
【摘要】:正證嚴法師《靜思語》(典藏版),慈濟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鹅o思語》充滿人性的光輝,以至誠親切的語言鼓勵行善,引導(dǎo)用正向的思維方式,積極面對人生,把心中無窮無盡的煩惱,化為無量無邊的菩提。"讀書可以醫(yī)俗,行善可以淑世"。法師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人生的道理,以深入淺出的智慧之語解除無數(shù)煩惱心靈的痛苦與焦慮,獲得心靈的自在,仿若一股汩汩的思想清流,充實深邃的心靈,啟迪人寬容、感恩、心善、行善、知足、愛、付出。
【作者單位】: 山西省社科院;
【關(guān)鍵詞】: 法師 人性 感恩 知足 心靈 人生 寬容 煩惱 語言 痛苦
【分類號】:B94
【正文快照】: 證嚴法師《靜思語》(典藏版),慈濟文化出單地以自己的是與非標準來衡量別人,得理饒版社,2010年版!鹅o思語》充滿人性的光輝,以人,理直氣和。與人相處,應(yīng)能成人之美,涵養(yǎng)至誠親切的語言鼓勵行善,引導(dǎo)用正向的思維容人之德。方式,積極面對人生,把心中無窮無盡的煩惱,二、感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鵠;;星云法師:有用者必須自救[J];報刊薈萃;2011年08期
2 張利華;;一代高僧 禪藝雙修——為茗山法師造像[J];佛教文化;2009年06期
3 林青霞;;大師的風范——與師父圣嚴法師結(jié)緣[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4 果光法師;;果光法師詩選[J];佛教文化;2009年05期
5 邵佳德;;靜思精舍 慈濟人的“心靈故鄉(xiāng)”[J];中國宗教;2010年01期
6 ;續(xù)佛慧命 弘慈廣濟——記湛山寺方丈明哲法師[J];青島畫報;2009年07期
7 ;簡訊一束[J];法音;1986年03期
8 ;佛教新聞[J];法音;1994年06期
9 ;佛教新聞[J];法音;1994年10期
10 見聞;千島澍甘露 萬里結(jié)勝因[J];法音;1994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蘭;;法尊法師思想主要特征與價值[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焦慧欣;;川南涼山彝族地區(qū)漢傳佛教調(diào)查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扈新起;扈石祥;;試論《趙城金藏》的研究[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4 石奕龍;林瑤棋;;臺灣沙鹿鎮(zhèn)的玉皇殿及其慶成祈安祭曲[A];閩臺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5 釋隆迅;;和諧社會談覺之教育[A];佛教生死哲學(xué)與生命科學(xué)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6 郭斌;;求同存異,共同發(fā)展——論科學(xué)和宗教的關(guān)系[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xué)及交叉學(xué)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7 帕林達;;對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的感悟[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8 庹修明;;黔東北巫師傳承[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前言[A];佛教生死哲學(xué)與生命科學(xué)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10 先巴;;法幢宗: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的結(jié)晶[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世輝;一誠法師方丈升座法會舉行[N];中國民族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張廣艷;化干戈為玉帛 化戾氣為祥和[N];中國民族報;2005年
3 濮文起;P虛與湛山寺[N];中國民族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王輝;凈慧法師:佛教在很多方面借鑒了道教的思想[N];中國民族報;2007年
5 記者 李敬元;陳振虎會見釋諦通法師[N];四平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張世輝;圣輝法師方丈升座典禮側(cè)記[N];中國民族報;2003年
7 董青青;佛前定終身[N];中國民族報;2010年
8 弘聲 姜野;釋凈空法師向朝陽人民祝福[N];朝陽日報;2008年
9 光亮;廣東佛協(xié)召開六屆代表會議[N];中國民族報;2004年
10 小遲;中國武僧巴黎授徒[N];北京科技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蘭;法尊法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9年
2 崗措;《大唐西域記》藏譯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0年
3 杜鋼;中國佛教凈土宗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于海波;清代凈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8年
5 彭欣;星云法師人間佛教倫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1年
6 張愛林;自相與現(xiàn)量[D];中國人民大學(xué);2008年
7 袁瑾;漢傳佛教瑜伽焰口與全真道教鐵罐施食儀式音樂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8 杜萍萍;智儼生平及其華嚴思想[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9 侯l,
本文編號:9684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68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