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民間:云南民間宗教的三元分析框架
本文選題:云南 切入點:民間宗教 出處:《宗教學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國古代的神道設教傳統(tǒng),使宗教信仰可以溝通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官方宗教民間化與民間宗教官方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教嬗變的兩條路徑。云南民間宗教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要素綜合而成的情境中演化發(fā)展,宗教文化生態(tài)集合并體現(xiàn)了國家、社會與民間的諸多關系。"國家—社會—民間"三元分析框架,有助于闡釋民間宗教生成演化的規(guī)律,提升民間宗教的治理水平。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 the tradition of Shinto was established so that religious belief could communicate the height of temples and lak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iver and lake. Official religion and folk religion were the two paths of religious evolution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Yunnan folk religion was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element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collection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cology and the embodiment of many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society and the folk, the "state-society-folk" ternary analytical framework, It is helpful to explain the law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lk religion and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level of folk religion.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云南邊疆民族地區(qū)群體性事件治理研究”(15CSH04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清;李琦;;平峰村民居神龕歷史的演變——兼論中國民間宗教文化的現(xiàn)代轉型[J];中國農史;2007年04期
2 徐敏;;鄉(xiāng)村民間宗教的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年04期
3 林國平;;民間宗教的復興與當代中國社會——以福建為研究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04期
4 劉平;馮彥杰;;近年美國有關中國民間宗教的研究[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5期
5 范麗珠;;中國北方鄉(xiāng)村民間宗教的復興及其策略[J];甘肅理論學刊;2010年06期
6 濮文起;;民間宗教經卷的搜集、整理與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胡安寧;;民間宗教的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回顧與前瞻[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馬良文;中國民間宗教芻議[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9 蔡勤禹;明清時期民間宗教等級制度評析[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鄧君;周武慶;;近年來中國明清民間宗教研究[J];文教資料;2006年3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馬雁;李育全;;民間宗教的鄉(xiāng)村化生存、流變與政府控制——以宋明清時期的考察為背景[A];防范抵御邪教、構建和諧社會——2005年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禹東;;試論閩南民間宗教文化的基本特點[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3 郭志超;;閩客民間宗教差異的歷史文化解析[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4 朱武雄;;民間宗教的語言與城鎮(zhèn)化農村治理——以媽祖信仰為例[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濟學)“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徐舜杰;;泉州民間宗教文化探析[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牟鐘鑒;民間宗教的特點與社會功能[N];中國民族報;2008年
2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劉泳斯;民間宗教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N];中國民族報;2011年
3 陳進國;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學術轉向[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4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 牟鐘鑒;對中國民間宗教要有一個新的認識[N];中國民族報;2008年
5 濮文起;貼近下層情感的民間宗教[N];中國民族報;2004年
6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越利;如何對待民間宗教,考驗著當今中國人的智慧[N];中國民族報;2011年
7 牟鐘鑒;民間宗教:保持多元通和宗教文化生態(tài)的基礎[N];中國民族報;2009年
8 濮文起;是非功過 一分為二[N];中國民族報;2004年
9 天津社會科學院 濮文起;關于當代中國民間宗教信眾問題的若干思考[N];中國民族報;2009年
10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盧云峰;人類學對民間宗教的熱情[N];中國民族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雄峰;明清民間宗教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初景波;理性與現(xiàn)代邊緣的神yG[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梁景之;清代民間宗教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孫林;西藏中部農區(qū)民間宗教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路;民間宗教的社會性及其個體化趨勢[D];云南大學;2016年
2 何妍;民國時期東北民間宗教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邱仡;從南寧市五通廟信仰探索當?shù)孛耖g宗教的發(fā)展[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4 靳昊千;遼寧蓮花山圣水寺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陳松青;福建金幢教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唐雯;論英國漢學家杜德橋之中國古代民間宗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莫藝;廣西客家道公群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韋楊波;角落里的信仰[D];溫州大學;2014年
9 田雨;世俗的神圣[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978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59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