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宗喀巴與王陽明對物質世界的認識
本文關鍵詞:淺析宗喀巴與王陽明對物質世界的認識 出處:《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宗喀巴與王陽明對于物質世界界定的側重點不同,宗喀巴的物更多的是客觀物質世界(也包括事物),王陽明的物則更多的是事物(也含有客觀物質世界),對物質世界界定的側重點不同導致他們對物質世界存在性、物質世界本質認識以及他們認識物質世界的目的不盡相同,這是學術立論點不同所造成的必然。
【作者單位】: 運城學院政法系;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明儒學案》補編”項目編號:12YJC770065㖞
【分類號】:B948;B248.2
【正文快照】: 宗喀巴是明代前期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藏傳佛教中觀學說的集大成者;王陽明是明代中期王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從兩者的思想體系而言,一個屬于佛教,一個屬于儒學,仿佛聯(lián)系并不大。然對比兩者的學說,發(fā)現(xiàn)他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小的差異。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姚文永;王明云;;淺析王陽明致良知與薛tD復性說的關聯(lián)[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2 趙海麗;;王陽明“山中觀花”說正義[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振國;蒲松齡癡狂意象論[J];蒲松齡研究;2003年01期
2 江海;從四無說看王陽明的四句教[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劉宏;;宋明理學家對《大學》主旨定位之差異[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與康德意志自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5 翟奎鳳;;致良知與致中和——王陽明中和論思想發(fā)微[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楊國榮;;心學的意義之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劉平;唐雁超;;明清民間教派中的道教因素[J];安徽史學;2010年06期
9 陳艷君;;明清徽商消費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10 徐俊嵩;;王陽明軍事實踐中的人本思想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保傳;社會與學術:黃宗羲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轉型[D];西北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獻忠;從精英文化到大眾傳播[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軍;顧憲成與晚明東林運動——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潘新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宋金民;水滸小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高連福;孔子與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及其會通[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曉明;主體幸福感模型的理論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忠彬;淺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漫遠;明中后期儒學平民化進程中書院教師角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學貴;明代文人與廬山關系考述[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肖志珂;張君勱論德與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藍韶昱;中越邊境土司社會互動與認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冷蘭蘭;儒家之“勇”的倫理意蘊[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吳松;偶開天眼覷紅塵[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偉奇;中國古代刑法親屬容隱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9 湯青嵐;鄒守益?zhèn)惱硭枷胙芯縖D];南昌大學;2010年
10 黃文保;明代基層防衛(wèi)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聶韜;;秦漢時期墨學衰落緣由探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崔海亮;;近百年廖平學術思想研究述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姚文永;宋曉伶;;“自得”和“宗旨”——《明儒學案》一個重要的編撰方法與原則[J];大連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4 郝麗;認識論研究要樹立現(xiàn)代視野——對于現(xiàn)代自然科學和西方哲學提出的一些新問題的思考[J];理論學刊;2003年01期
5 尹協(xié)理;簡論薛tD的“性”學[J];中州學刊;1991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曉鵬;;論青年王陽明的思想演變歷程[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黃文紅;;論王陽明之樂[J];倫理學研究;2010年06期
3 黃百成;趙晶;;王陽明致良知學說及其實踐論內涵[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萬麗玨;;關于王陽明與日本的關系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16期
5 鄔宗國;;王陽明道德教育理念述要[J];蘭臺世界;2013年24期
6 暨愛民;;王陽明與思、田土司之治[J];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7 孟慶鈺;;淺談王陽明散文中的道義與擔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8 史宏;林彪的“靈腦袋”與王陽明的“心學”[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5期
9 高言弘,李春邦;手拿屠刀口念儒經的王陽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1期
10 李端;王陽明主體能動性原則論[J];運城師專學報;198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畢誠;;王陽明的政教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史宏拯;;《象祠記》及王陽明民族主義思想在黔西的影響[A];開發(fā)中的崛起——紀念貴州建省590周年學術討論會文集[C];2004年
3 李明友;;“得魚而忘筌,醪盡而糟粕棄之”——再論王陽明的經學觀[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謝重光;;新民“向化”——王陽明巡撫南贛對畬民漢化的推動[A];畬族文化研究(上冊)[C];2003年
5 徐永文;;王陽明與書院關系考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周翻翻;;淺析陳法與王陽明的思想正視貴陽“三創(chuàng)一辦”[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林樂昌;;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周翻翻;;淺析平壩第一進士陳法與王陽明的思想文化淵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張永新;;王陽明的社會教化思想與活動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余懷彥;;誰敲響了北約的喪鐘?——王陽明、孔子、耶穌還是《可蘭經》[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忠平;王陽明的傳奇人生[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2 北京林業(yè)大學 王傳書;全球視角下的王陽明[N];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解璽璋;再談王陽明為何暢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4 李歡 北京博聞春秋圖書有限責任公司特約編輯;12王陽明為什么這樣火?[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5 何郁;在修文“邂逅”王陽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諸煥燦;略論王陽明的工商思想[N];光明日報;2005年
7 劉少雄;上杭興起“王陽明與上杭”學術研究熱[N];閩西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蔣鳳;“象祠與王陽明”高級學術論壇在黔西舉行[N];畢節(jié)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張發(fā)揚;電視連續(xù)劇《王陽明》創(chuàng)作簽約儀式舉行[N];貴州日報;2010年
10 廈門大學哲學系 樂愛國;王陽明:論自然知識[N];光明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洪衛(wèi);論王陽明的身心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林丹;王陽明哲學的現(xiàn)象學解讀[D];北京大學;2005年
3 趙旗;心學與禪學[D];西北大學;199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云;王陽明“本體——工夫”論的歷史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穎;王陽明《大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邱雙成;王陽明“良知”思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雪英;認識論視域中的王陽明哲學[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5 申淑華;王陽明《大學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張建華;王陽明良知學說闡釋[D];吉林大學;2006年
7 鄭賀;王陽明心性論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羅連祥;王陽明與康德的道德主體性思想比較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9 范津華;王陽明“良知”倫理意蘊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立京;簡論王陽明的心性論[D];河北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3140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31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