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端升政治思想研究(1924-1949)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3:39
本文關鍵詞:錢端升政治思想研究(1924-1949)
【摘要】:鴉片戰(zhàn)爭以來,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社會迎來了轉型期,中國傳統(tǒng)制度和知識體系轉型也刻不容緩。1920年代,一大批留學歐美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學成歸國后,把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近代科學文化引入中國,拉開了中國學科體系近代化的帷幕。西方政治學自清末傳入中國后,經過本土政治學家們的改造,本土化、近代化程度有了極大提高,形成了中國政治學,并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迎來發(fā)展鼎峰。錢端升作為本土政治學家群體里的杰出一員,是中國現代政治學的奠基人。本文基于個案研究,通過對錢端升發(fā)表在民國各時期報刊雜志上的時評政論歸類整理,廓清其政治思想的脈絡,并對其涉政活動多有涉及。此努力的嘗試是為了盡量“還原”一位公共知識分子的歷史面貌,窺視錢端升在民國特定政治環(huán)境下的政治選擇、矛盾心理和心路歷程,揭示出以錢端升為代表的自由知識分子群體的最終歸宿,為國共兩黨成敗提供一個歷史參照。 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部分對錢端升政治思想展開研究。第一部分,詳細闡述自清末至1930年代中國政治學的發(fā)展沿革,兼顧錢端升政治思想形成的幾個階段,以面顯點,突出其在民國時期政治學界的學術地位及奠基中國現代政治學的開拓性貢獻;第二部分,從時代的政治大環(huán)境和學理淵源著手分析錢端升政治思想的形成基礎;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錢端升于抗日戰(zhàn)爭前后在民國政治體制改革與設計、抗戰(zhàn)與憲政、政體選擇、國府制憲運動、政治制度化、政黨政治及外交等方面均有精湛且獨到的詮釋:最后一部分結語,在對之前滲透于政治思想各個分點評價的基礎上進行了整合,認為錢端升政治思想中的局限性也是那個時代自由知識分子群體的通病,升華了主題。
【關鍵詞】:中國政治學 錢端升 政治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09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導論8-18
- (一) 立論依據8-10
- 1. 選題背景8-9
- 2. 研究意義9-10
- (二) 理論依據和研究現狀綜述10-16
- 1. 理論依據10-11
- 2. 研究現狀綜述11-16
- (三) 研究思路與方法16-17
- 1. 研究思路16-17
- 2. 研究方法17
- (四) 論文基本概念17-18
- 一、錢端升學術地位與民國政治學發(fā)展18-34
- (一) 作為學科與學術的中國現代政治學18-23
- 1. 清末民初以來政治學系科的發(fā)展沿革18-22
- 2. 民國三代政治學家22-23
- (二) 錢端升與中國政治學23-34
- 1. 錢端升生平23-25
- 2. 留學哈佛,結緣政治25-26
- 3. 主筆<<益世報>>,縱論國是26-28
- 4. 任教西南聯(lián)大,創(chuàng)刊<<今日評論>>28-31
- 5. 奠基中國現代政治學31-34
- 二、錢端升政治思想的形成34-41
- (一) 特定時代背景34-38
- 1. 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交錯并存的政治“機遇”34-36
- 2. 相對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與獨立的教育地位36-38
- (二) 學理淵源38-41
- 1. 美國政治學兩大顯學之一-政府學38-39
- 2. 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內圣外王之道39
- 3. 功利主義的結果論39-41
- 三、錢端升政治思想主要內容41-79
- (一) 政體思想41-51
- 1. 1930年代改革中央政治體制方案41-43
- 2. “民主與專制”大討論43-48
- 3. “新式獨裁”論48-51
- (二) 民主自由思想51-61
- 1. 抗戰(zhàn)與憲政關系51-52
- 2. 人權與自由52-57
- 3. 捍衛(wèi)民主,積極投身戰(zhàn)時憲政運動57-61
- (三) 法學思想61-72
- 1. 法治觀-政治制度化61-63
- 2. 對憲法的學理性認識63-66
- 3. “立憲緩行”論66-70
- 4. 國際法觀70-72
- (四) 政黨政治思想72-76
- 1. 一黨制(1930年代-1940年代中期)72-75
- 2. 民主聯(lián)合政府(1940年底后期)75-76
- (五) 外交思想76-79
- 附錄79-83
- 參考文獻83-87
- 致謝8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繼寧;;錢端升及其《比較憲法》[J];比較法研究;2008年02期
2 徐曉旭;;《獨立評論》中的“新式獨裁”論——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的兩難選擇[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趙寶煦;中國政治學百年歷程[J];東南學術;2000年02期
4 汪子嵩;政治學家的天真[J];讀書;1994年06期
5 陳夏紅;;懷念錢端升[J];讀書;2006年03期
6 謝冬慧;;錢端升法學思想述要[J];法學評論;2011年05期
7 葉必豐;人權、參政權與國家主權[J];法學;2005年03期
8 吳錦旗;;體制內的變革:戰(zhàn)時大學教授的憲改方案[J];東方論壇;2012年04期
9 王向民;;民國政治學的四期發(fā)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聞黎明;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教授群體轉變的幾個因素──以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為例的個案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4年05期
,本文編號:11017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10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