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律令》中的盜竊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14:12
本文關鍵詞:《天盛律令》中的盜竊罪研究
【摘要】: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是現(xiàn)存較完整的的一部中古時期綜合法典,其對盜竊罪的規(guī)定十分嚴謹與詳細,在借鑒中原法典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符合實際國情的調(diào)整。文章基于對此法典中有關盜竊罪的立法進行探究,介紹其關于盜竊罪的主體與客體、主要審理原則、特殊審理方式等內(nèi)容,最后將每一部分的內(nèi)容寓于中華法系和當時整體社會狀況的大視野下,,在具體法令中尋求其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在史料中鉤沉出法條的立法依據(jù)。重點論證的觀點是其較同時期中原王朝在對一般盜竊罪量刑幅度上的略輕以及在涉及盜竊罪的法條中大量運用比附原則的現(xiàn)象以及成因。
【關鍵詞】:天盛律令 盜竊罪 以贓斷盜 比附原則
【學位授予單位】:北方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29;D924.35;K246.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緒論6-13
- 一、 選題意義6-9
- 二、 研究現(xiàn)狀9-12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天盛律令》中盜竊罪的成立條件及對量刑幅度的影響13-33
- 第一節(jié) 《天盛律令》對盜竊罪主體和客體的規(guī)定13-21
- 第二節(jié) 《天盛律令》中盜竊罪的加重和減輕處罰因素21-33
- 第二章 《天盛律令》處罰盜竊罪的基本原則33-60
- 第一節(jié) 處斷盜罪的核心——計贓論罪33-44
- 第二節(jié) 計贓論罪的關鍵——平贓原則44-52
- 第三節(jié) 計贓論罪的補救——追贓原則52-60
- 第三章 《天盛律令》處罰盜竊罪的特殊原則60-78
- 第一節(jié) 比附制度的產(chǎn)生及為《天盛律令》大量運用的原因60-66
- 第二節(jié) 《天盛律令》對比附制度的運用66-75
- 第三節(jié) 比附制度對《天盛律令》的完善有重大意義75-78
- 結(jié)語78-80
- 參考文獻80-86
- 致謝86-87
- 個人簡介8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新;中國古代刑法中的比附[J];法學評論;1994年02期
2 姜歆;;論西夏法律制度對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為例[J];固原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3 邵方;;西夏的訴訟審判制度初探[J];法學評論;2009年04期
4 劉斌;淺議唐律中的刑事責任年齡[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史金波;西夏的職官制度[J];歷史研究;1994年02期
6 杜建錄;西夏的審判制度[J];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7 姜歆;論西夏法典中的刑事法律制度[J];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8 楊積堂;西夏刑罰體系初探[J];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9 陳炳應;西夏的蠶桑絲織述論[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2期
10 杜建錄;論西夏的司法制度[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8950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89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