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館臣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17:15
本文關鍵詞:四庫館臣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館 四庫館臣 學術與政治
【摘要】:《四庫全書》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是由官方組織全國著名學者編纂而成的。為了編纂這部巨型叢書,清廷專門設置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修書機構即四庫全書館,在四庫全書館修書的學者被稱為四庫館臣。四庫館臣通過層層選拔才得以入館修書,他們在館中擔任不同的職務,從事不同的工作,使許多散失亡佚的古書得以重新復出,殘缺脫誤的典籍得以?闭怼K麄兊墓ぷ骷葹楹笫懒粝铝嗽S多可資借鑒的成果,又為我們今天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提供了便利。 四庫館臣在修書過程中出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他們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也存在著相互排斥與傾軋的現(xiàn)象。他們在為古代文化的總結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又親手毀壞了許多古典文化成果。一方面四庫館臣因修書獲得巨大賞賜,另一方面又因修書遭到嚴厲懲罰,這些功過是非最終歸根于《四庫全書》產(chǎn)生在封建社會末期,是由乾隆帝“敕令”編纂并最后“欽定”的,四庫館臣的命運始終掌握在乾隆帝手中,四庫館臣的功與過、賞與罰也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學術最終服務于政治。
【關鍵詞】:《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館 四庫館臣 學術與政治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49.3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3
- 一、選題意義8
- 二、研究狀況8-11
- 三、本文結構及主要內(nèi)容11-13
- 第一章 四庫館臣的選任13-37
- 一、四庫館臣的職責13-18
- 二、四庫館臣的產(chǎn)生辦法18-23
- (一) 任命18-21
- (二) 遴選21-22
- (三) 薦舉22-23
- 三、四庫館臣的特點23-37
- (一) 流動性23-25
- (二) 復雜性25-37
- 第二章 四庫館臣的功與過37-55
- 一、四庫館臣修書之功37-50
- (一) 開館之功37-40
- (二) 編纂之功40-47
- (三) 復校、補遺之功47-50
- 二、四庫館臣修書之過50-55
- (一) 維護封建正統(tǒng)與教化之過51-52
- (二) 刪改書籍之過52-53
- (三) 排斥學術異己之過53-55
- 第三章 四庫館臣的賞與罰55-67
- 一、四庫館臣所受賞賜57-61
- (一) 物質(zhì)賞賜57-59
- (二) 御筆題詩59
- (三) 加官晉爵59-61
- 二、四庫館臣所受懲罰61-67
- (一) 記過處分62-63
- (二) 經(jīng)濟懲罰63-65
- (三) 降級處罰65-67
- 結語67-69
- 參考文獻69-74
- 后記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華泉;徽州人與《四庫全書》[J];安徽史學;2001年03期
2 黃愛平;紀昀與《四庫全書》[J];安徽史學;2005年04期
3 吳微;姚鼐的宋學情結與文章風度[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潘務正;;姚鼐辭四庫館探因[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王重民;娭《四^樽苣俊穂J];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64年02期
6 王達敏;;論姚鼐與四庫館內(nèi)漢宋之爭[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曹世瑞;《四庫全書》的功與過[J];百科知識;2005年20期
8 張巖芳;對《四庫全書》價值的再認識[J];圖書與情報;1989年01期
9 劉鳳強;李軍;;四庫全書館人員的遴選及其特點[J];圖書與情報;2006年05期
10 張金龍;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看紀曉嵐的史學思想[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鳳強;四庫全書館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262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2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