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中的兩漢三國人物
發(fā)布時間:2025-03-19 05:03
常璩所著《華陽國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地方志專著,記錄了東晉之前華陽地區(qū)(今四川、貴州、云南三省以及陜西、甘肅、湖北部分地區(qū))的歷史沿革、地輿及風俗人物等多方面內(nèi)容,保留了大量詳實可靠的記載。除緒論外,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為《華陽國志》的作者、體裁和文獻價值,《華陽國志》成書與作者常璩的經(jīng)歷密不可分,常璩運用了“志”與“傳”相結(jié)合的撰寫方法,后世地方志多以“志”命名,亦是承襲于《華陽國志》,其在地域性方面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和價值。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前四志”與“霸史部”中的兩漢三國人物,探討了人物的分布和特征,并比較了《后漢書》《三國志》記載的公孫述、劉焉、劉璋、劉備、劉禪史料的異同,《華陽國志》雖然承襲了《后漢書》《三國志》的部分內(nèi)容,但加入了大量《后漢書》《三國志》所沒有的史實細節(jié),為劉備、曹操、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礎(chǔ)。最后一部分即第三章,探討了《華陽國志》記載的兩漢三國人物的史學及文獻價值,《華陽國志》中記載了大量華陽地區(qū)人物,其中不乏第一手文獻,為我們提供了研究西南地區(qū)人物、風俗、官吏變遷等等情況的豐富資料,填補了空白。尤其是記錄了益、梁、寧三州的女性,為三州女...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華陽國志》的作者、體裁和地域文獻價值
第一節(jié) 常璩與《華陽國志》
第二節(jié) 《華陽國志》的“志”與“傳”
第三節(jié) 《華陽國志》的體裁與地域文獻價值
一、《華陽國志》的體裁
二、《華陽國志》的地域文獻價值
第二章 《華陽國志》中的兩漢三國人物
第一節(jié) 前四志中兩漢三國人物的分布、類型及其特征
一、前四志中兩漢三國人物的總體分布
二、前四志兩漢三國華陽地區(qū)人物分布
三、前四志中華陽地區(qū)人物類型探討
四、前四志兩漢三國人物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比較視域下“霸史部”中的人物
一、《后漢書》與《公孫述劉二牧志》所載公孫述之比較
二、《三國志·劉二牧傳》與《公孫述劉二牧志》之比較
三、《劉先主志》與《三國志》相關(guān)部分的比較
四、《劉后主志》與《三國志》相關(guān)部分比較研究
第三章 《華陽國志》所記載人物的文獻價值
第一節(jié) 《華陽國志》所記載士子人物的文獻價值
第二節(jié) 《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的文獻價值
一、《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分布及分類
二、《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的史志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6704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華陽國志》的作者、體裁和地域文獻價值
第一節(jié) 常璩與《華陽國志》
第二節(jié) 《華陽國志》的“志”與“傳”
第三節(jié) 《華陽國志》的體裁與地域文獻價值
一、《華陽國志》的體裁
二、《華陽國志》的地域文獻價值
第二章 《華陽國志》中的兩漢三國人物
第一節(jié) 前四志中兩漢三國人物的分布、類型及其特征
一、前四志中兩漢三國人物的總體分布
二、前四志兩漢三國華陽地區(qū)人物分布
三、前四志中華陽地區(qū)人物類型探討
四、前四志兩漢三國人物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比較視域下“霸史部”中的人物
一、《后漢書》與《公孫述劉二牧志》所載公孫述之比較
二、《三國志·劉二牧傳》與《公孫述劉二牧志》之比較
三、《劉先主志》與《三國志》相關(guān)部分的比較
四、《劉后主志》與《三國志》相關(guān)部分比較研究
第三章 《華陽國志》所記載人物的文獻價值
第一節(jié) 《華陽國志》所記載士子人物的文獻價值
第二節(jié) 《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的文獻價值
一、《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分布及分類
二、《華陽國志》所記載女性人物的史志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67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403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