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歷史,鮮活的記憶”——《胡同里的姑奶奶》為例,透視口述史的社會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1-30 03:46
隨著歷史記憶的不斷消逝,對記憶的有效采集和真實呈現(xiàn)具有更高的歷史和現(xiàn)實價值。口述史學專著《胡同里的姑奶奶》通過收集多位滿族旗人婦女真實、豐富且具有代表性的記憶材料,旨在以女性視角,以小見大地展現(xiàn)老北京內(nèi)城百年來的興衰更迭。本文將從記憶理論出發(fā),探討該書如何利用記憶進行"心靈考古",實現(xiàn)老北京文化和場景的重現(xiàn),展現(xiàn)滿族旗人婦女群體共同的文化和集體記憶。并分析口述者的記憶在促進群體文化傳承和社會認同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從而嘗試對口述史的社會價值略窺一二。
【文章來源】:記者搖籃. 2019,(10)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打撈漸逝的記憶
1. 記憶的探尋。
2. 記憶的合謀。
3. 記憶的佐證。
二、完善現(xiàn)存的記憶
1. 突破性別及權利禁錮。
2. 展現(xiàn)人生百態(tài),重現(xiàn)歷史全貌。
3. 探尋固有模式之外的歷史真相。
三、挖掘認同的記憶
四、小結
本文編號:3008177
【文章來源】:記者搖籃. 2019,(10)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打撈漸逝的記憶
1. 記憶的探尋。
2. 記憶的合謀。
3. 記憶的佐證。
二、完善現(xiàn)存的記憶
1. 突破性別及權利禁錮。
2. 展現(xiàn)人生百態(tài),重現(xiàn)歷史全貌。
3. 探尋固有模式之外的歷史真相。
三、挖掘認同的記憶
四、小結
本文編號:30081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300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