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武漢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進出口貿(mào)易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was caught in the abyss of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and the Chinese market was caught in the capitalist market of the world and reduced to the economic attachment of the western powers. It became the raw material producing area and the product dumping market of the western capitalist economy, and was forced to export the raw materials and the soil products to them. And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 "foreign goods". Wuhan, which is known as the "Nine-province Tonglu", has become extremely prosperous as a result of such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of the country, second only to Shanghai, and has a reputation as a "East Chicago".
【作者單位】: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8年度規(guī)劃項目《清末社會危機與政府應對》(08JA770009)
【分類號】:K296.2;F75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家貴;歷史主體的能動性與受動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莊福齡;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趙家祥;為物質(zhì)生產(chǎn)的決定作用原理辯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程美東;論毛澤東對主觀能動性的認識和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5 李百浩,熊浩;近代南京城市轉(zhuǎn)型與城市規(guī)劃的歷史研究[J];城市規(guī)劃;2003年10期
6 李百浩,薛春瑩,王西波,趙彬;圖析武漢市近代城市規(guī)劃(1861~1949)[J];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2年06期
7 張澍軍;略論哲學本體論思維[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李淑云;地緣政治與中亞五國民族問題[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04期
9 周群;漢口市場發(fā)展進程中晚清湖廣督府的作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10 沙紅;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哲學思考[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嚴昌洪;;同盟會與武昌首義[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陽信生;湖南近代紳士階層研究(1895—1912)[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明杰;建國后黨的人才資源思想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葉建亮;交易擴展中的信用——一個制度與組織的視角[D];浙江大學;2004年
4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5 聶家華;開埠與濟南早期城市現(xiàn)代化(1904—1937)[D];浙江大學;2005年
6 姜智紅;論文明的多樣性[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7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時廣東;1905-1935:中國近代區(qū)域銀行發(fā)展史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葉建亮;交易擴展中的信用[D];浙江大學;2004年
10 陳述;毛澤東社會主義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野;城市、城市化與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2 王戎;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黃立;廣州近代城市規(guī)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江金彥;企業(yè)的成長:理論與解釋[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5 郭建;中國近代城市規(guī)劃范型的歷史研究(1843~1949)[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熊浩;南京近代城市規(guī)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7 任同芹;論晚清軍隊的優(yōu)撫制度[D];河南大學;2003年
8 鞠北平;論張之洞與晚清國防建設[D];河南大學;2003年
9 周孟雷;張之洞與近代反洋教運動[D];河南大學;2003年
10 何真;私人財產(chǎn)權(quán)與憲法的演進[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納森;武昌首義與武漢城市現(xiàn)代化[J];湖北社會科學;2001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武;;清末武漢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進出口貿(mào)易[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林星;;近代日本人和臺灣籍民在廈門的活動[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韓渝輝;;重慶對外開放的歷史經(jīng)驗及其啟示[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李光漢;;提高“概況”的資料信息量[A];云南省首次年鑒學術討論會暨地州市縣“概況”編撰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4 葛壯;;近代上海回商群體的特征與文化貢獻[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耀賢;陳慈黌的文化底蘊和開發(fā)價值[N];汕頭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姜修憲;環(huán)境·制度·政府[D];復旦大學;2006年
2 佳宏偉;區(qū)域分析與口岸貿(mào)易[D];廈門大學;2007年
3 張珊珊;近代漢口港與其腹地經(jīng)濟關系變遷(1862-1936)[D];復旦大學;2007年
4 陳曉鳴;中心與邊緣:九江近代轉(zhuǎn)型的雙重變奏(1858—1938)[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春鳳;近代重慶進出口貿(mào)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學;2011年
2 陳長偉;1844年至1894年福州港進出口貿(mào)易的興衰嬗變[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賈貴浩;1895-1937年河南集市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4 唐定平;近代江西市場若干問題考察[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周涵;沙市開埠與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的變革(1895-1915)[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潘有光;中東鐵路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7 陳金勇;蕪湖開埠與近代皖江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變遷(1876-1937年)[D];蘇州大學;2005年
8 張瑾;近代四川鄉(xiāng)村手工業(yè)的變遷及其歷史作用(1891—1937年)[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余朝陽;商路、市鎮(zhèn)與社會變遷:以贛東北為考察中心(1842-1937)[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友誼;川江航運與該流域社會經(jīng)濟的演變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557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45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