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俄羅斯人之認識澳門
[Abstract]:In history, the Russians knew Macao through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Russian crown prince came to Macao in person, before the 17th century, which was clearly recorded, from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to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 18-19 century. This process involves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Russi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 series of important clues and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history of Sino-Russian cultural exchange, which can open another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Macao. It urges us to study Macao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
【作者單位】: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外國語大學“211工程”三期項目《亞洲國家語言與文化》(批準號:0403C10)
【分類號】:K296.59;K5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恒;沙俄的遠東移民政策[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2 王景譯;清初八旗內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3 鄭衛(wèi),楊建軍;也論唐長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態(tài)——與梁江、孫暉兩位先生商榷[J];城市規(guī)劃;2005年10期
4 何正斌,何鑫,王梅梅;重商主義富國強兵政策的啟示[J];船山學刊;2004年03期
5 李曄,郭永虎;中央政府與歷代達賴喇嘛關系述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孟憲軍;從耶穌會士看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J];東南亞研究;1999年06期
7 張光磊;從法律與革命關系論我國法治進路[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8 趙俊芳;宏觀視界下的大學特征[J];復旦教育論壇;2004年06期
9 張培英;“斯諾命題"與人類立場的根本錯誤——一個主客體關系的視角[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侯富儒;關于新世紀國際法發(fā)展趨勢的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文旭;論歐洲貨幣聯(lián)盟及歐元[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2 陳立明;藏門珞民族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李曉丹;17-18世紀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學;2004年
4 范立君;近代東北移民與社會變遷(1860~1931)[D];浙江大學;2005年
5 王冬青;明朝朝貢體系與十六世紀西人入華策略[D];復旦大學;2005年
6 孫靜;滿族形成的再思考[D];復旦大學;2005年
7 王雅梅;歐盟區(qū)域政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張來儀;帕米爾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學;2005年
9 姜龍范;近代中朝日三國對間島朝鮮人的政策研究[D];延邊大學;1999年
10 秦樹才;清代云南綠營兵研究[D];云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淑芳;論普京執(zhí)政后的俄羅斯與歐盟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2 王榮霞;康雍乾時期在西北邊疆地區(qū)實行的“因俗治邊”政策[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葛林;淺析東西方文化中的空間語言[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田慶鋒;欽察汗國與蒙古元朝時期之中西交通[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高s,
本文編號:22725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27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