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化進程中閩南宗族的變遷——以晉江市莊氏宗族為例
[Abstract]:Since 1980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 has been a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lan activities in South Fujian, but there are few specific case studies in the past. Taking Zhuang clan in Jinjiang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clan in social function, clan management, clan relationship and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traditional clan concept in South Fujian has a strong vitality. While constantly adjusting its own functions, the clan has gained a new living space by investing in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ttracting overseas clan forces, and participating in local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Continue to play a role.
【作者單位】: 福建省委黨校社會發(fā)展研究所;
【分類號】:K29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立勤;;淺析哈尼族口述歷史記憶的價值[J];云南檔案;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新華;;吸納、轉(zhuǎn)換與輻射——關于中國近百年現(xiàn)代化進程中重慶城市二元結(jié)構的思考[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蔣楠;;本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歷程:泉州早期現(xiàn)代化及其啟示[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3 陳玉平;;論貴州“民族文化村”——以布依族為中心[A];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4 許潔民;;開發(fā)利用地方志地情信息資源 為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服務[A];全省地方志工作與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研討會專輯[C];2004年
5 陳廷湘;;近20年四川盆地社會生活習慣變遷分析[A];中國現(xiàn)代社會民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張高陵;;“二·二八”事件后的臺灣知識分子[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7 董建輝;石奕龍;;畬族宗族文化的現(xiàn)代變遷——以羅源八井村為例[A];畬族文化研究(下冊)[C];2003年
8 談敬德;;現(xiàn)代視野中的鑼鼓書民俗[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李旭(書評人);上海:現(xiàn)代中國的縮影[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2 彭俊;李玉英:發(fā)展城市不能犧牲文物[N];中華建筑報;2004年
3 戴軍 儲錫初;家族文化:文脈綿延的民間力量[N];宜興日報;2009年
4 方國根;《土家族哲學通史》評介[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郝慶云;17至20世紀赫哲與那乃社會文化變遷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鳴明;布依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鋒;從鄉(xiāng)村到都市[D];蘇州大學;2007年
2 連玉鑾;現(xiàn)代化進程中白馬藏族的社會變遷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王洪發(fā);青島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中社會分層研究(1897~1937)[D];青島大學;2009年
4 吳郁琴;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民國江西農(nóng)村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1928—1941)[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馬燕;回族經(jīng)堂教育教材研究[D];寧夏大學;2005年
6 張鋒;朱啟鈐與北京市政建設[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成生;民國時期廣西社會生活的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萍;1923-1928青島“交往區(qū)域”的民族資本[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唐咸明;論20世紀廣西糖業(yè)現(xiàn)代化與民族經(jīng)濟融合[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曹關群;民國時期上海女性犯罪問題(1927-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899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18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