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極端氣候事件與太湖“退田還湖”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7:49
"退田還湖"的動力源于"圍湖造田"妨礙水利。但何時妨礙水利,取決于湖泊水位升降;進而"退田還湖"的周期與極端氣候事件緊密關(guān)聯(lián)。尤其特大洪水以極端方式暴露"圍湖造田"妨礙水利的嚴重性,更能引發(fā)社會訴求。"退田還湖"的完整過程包括禁圍—拆圍—界圍三個階段。但所見資料,大都止步于第一階段。1930年代太湖"退田還湖"的典型性在于,在接連遭遇極端氣候事件的沖擊下,走完了三個階段,即1931年大水之后,禁圍;1934年大旱之后,拆圍;1935年大水之后,界圍。通過區(qū)域差異比較,"退田還湖"的成效既受制于地理條件,也取決于制度、體制與機制。從某種意義上說,"退田還湖"不僅是政府行為,更是財政意義上的,其成敗是由國家財政能力決定的;同時,"疏浚整治"勢必相輔而行。否則,即便"退田"也終將無法"還湖"。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史.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1931年大水與廢田還湖辦法
二、1934年大旱與制止圍墾湖田辦法
三、1935年大水與整理農(nóng)田水利辦法
四、“退田還湖”的區(qū)域比較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湖泊現(xiàn)狀及面臨的重大問題與保護策略[J]. 楊桂山,馬榮華,張路,姜加虎,姚書春,張民,曾海鰲. 湖泊科學(xué). 2010(06)
[2]我國歷史時期的湖泊圍墾與湖泊退縮[J]. 方金琪. 地理環(huán)境研究. 1989(01)
本文編號:3546034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史.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1931年大水與廢田還湖辦法
二、1934年大旱與制止圍墾湖田辦法
三、1935年大水與整理農(nóng)田水利辦法
四、“退田還湖”的區(qū)域比較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湖泊現(xiàn)狀及面臨的重大問題與保護策略[J]. 楊桂山,馬榮華,張路,姜加虎,姚書春,張民,曾海鰲. 湖泊科學(xué). 2010(06)
[2]我國歷史時期的湖泊圍墾與湖泊退縮[J]. 方金琪. 地理環(huán)境研究. 1989(01)
本文編號:35460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4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