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13:49
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是一場規(guī)模巨大的群眾性文化革命和建設運動。它的出現(xiàn)是當時全國掃盲運動大背景下的地方性行為,是促進新武漢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廣大工農(nóng)群眾和干部主觀訴求的結果。武漢市人民政府對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給予高度的重視,通過廣泛、充分的宣傳動員,良好、協(xié)調(diào)的組織管理,規(guī)范、適用的教學工作,靈活、多樣的掃盲形式,人為的選擇以運動的方式謀求社會性教育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來解決人民群眾文化素質(zhì)低下這一社會問題,為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開發(fā)有效的人力資源。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實踐過程,呈現(xiàn)出實施制度化的掃盲教育、高度重視婦女掃盲教育、妥善處理掃盲中的心態(tài)問題等鮮明的特點。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規(guī)模宏大、成績明顯,提高了社會成員的文化、政治素質(zhì)及新社會認同感,為新武漢各項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效果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由于其所處歷史時代的特殊性,在宣傳工作、掃盲認識、掃盲要求等方面出現(xiàn)了失誤,體現(xiàn)出歷史的局限性。同時,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也給予新世紀的掃盲教育以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我們應該在調(diào)整掃盲策略的基礎上,開展長期的掃盲工作,尊重...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語
(一) 研究現(xiàn)狀及其分析
(二) 本文的選題、創(chuàng)新和研究方法
(三) 幾個重要概念的說明
一、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背景
(一) 全國掃盲大勢所趨
(二) 建設新武漢的客觀需要
(三) 工農(nóng)群眾和干部的主觀訴求
二、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考察
(一) 充分的宣傳動員
(二) 完善的組織管理
(三) 規(guī)范的掃盲教學工作
(四) 集中與分散的掃盲形式
三、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特點
(一) 實施制度化的掃盲教育
(二) 高度重視婦女掃盲教育
(三) 妥善處理掃盲中的心態(tài)問題
四、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評價
(一) 效果
(二) 局限性
五、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啟示
(一) 調(diào)整掃盲策略,開展長期的掃盲工作
(二) 充分認識掃盲教育的復雜性,按其特殊規(guī)律辦事
(三) 重視掃盲教育功能的改變,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澤東與新中國的四次掃盲高潮[J]. 吳玨. 湘潮. 2007(12)
[2]民辦教師對中國掃盲教育的貢獻[J]. 王獻玲. 成人教育. 2006(12)
[3]中國掃盲教育的法規(guī)建設與組織管理[J]. 夏海鷹.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03)
[4]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運動的特點[J]. 馬云.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4(06)
[5]祁建華的“速成識字法”掃盲實驗[J]. 喻本伐,張尚武,曾凡梅.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4(02)
[6]口述視角下的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教育及現(xiàn)代啟示[J]. 馬云,劉建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4(05)
[7]親歷掃盲[J]. 許國印. 北京成人教育. 2001(09)
[8]新時期掃盲教育略談[J]. 劉訓亭. 中國成人教育. 2000(10)
[9]共和國前30年“運動”的回顧與思考[J]. 張云. 黨史研究與教學. 2000(04)
[10]建國以來成人教育制度建設的歷史回顧[J]. 蔣莉. 北京成人教育. 1999(05)
博士論文
[1]共和國農(nóng)村掃盲教育研究[D]. 馬云.華東師范大學 2006
[2]中國民辦教師始末研究[D]. 王獻玲.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建國初期農(nóng)民教育和農(nóng)村社會變遷(1949-1957)[D]. 李飛龍.河北大學 2006
[2]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運動研究[D]. 馬云.西北大學 2003
[3]試論建國后十七年河南農(nóng)村的社會教育[D]. 薄運玲.河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78982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語
(一) 研究現(xiàn)狀及其分析
(二) 本文的選題、創(chuàng)新和研究方法
(三) 幾個重要概念的說明
一、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背景
(一) 全國掃盲大勢所趨
(二) 建設新武漢的客觀需要
(三) 工農(nóng)群眾和干部的主觀訴求
二、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考察
(一) 充分的宣傳動員
(二) 完善的組織管理
(三) 規(guī)范的掃盲教學工作
(四) 集中與分散的掃盲形式
三、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特點
(一) 實施制度化的掃盲教育
(二) 高度重視婦女掃盲教育
(三) 妥善處理掃盲中的心態(tài)問題
四、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評價
(一) 效果
(二) 局限性
五、1949—1956年武漢掃盲運動的啟示
(一) 調(diào)整掃盲策略,開展長期的掃盲工作
(二) 充分認識掃盲教育的復雜性,按其特殊規(guī)律辦事
(三) 重視掃盲教育功能的改變,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澤東與新中國的四次掃盲高潮[J]. 吳玨. 湘潮. 2007(12)
[2]民辦教師對中國掃盲教育的貢獻[J]. 王獻玲. 成人教育. 2006(12)
[3]中國掃盲教育的法規(guī)建設與組織管理[J]. 夏海鷹.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5(03)
[4]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運動的特點[J]. 馬云.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4(06)
[5]祁建華的“速成識字法”掃盲實驗[J]. 喻本伐,張尚武,曾凡梅.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4(02)
[6]口述視角下的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教育及現(xiàn)代啟示[J]. 馬云,劉建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4(05)
[7]親歷掃盲[J]. 許國印. 北京成人教育. 2001(09)
[8]新時期掃盲教育略談[J]. 劉訓亭. 中國成人教育. 2000(10)
[9]共和國前30年“運動”的回顧與思考[J]. 張云. 黨史研究與教學. 2000(04)
[10]建國以來成人教育制度建設的歷史回顧[J]. 蔣莉. 北京成人教育. 1999(05)
博士論文
[1]共和國農(nóng)村掃盲教育研究[D]. 馬云.華東師范大學 2006
[2]中國民辦教師始末研究[D]. 王獻玲.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建國初期農(nóng)民教育和農(nóng)村社會變遷(1949-1957)[D]. 李飛龍.河北大學 2006
[2]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nóng)村掃盲運動研究[D]. 馬云.西北大學 2003
[3]試論建國后十七年河南農(nóng)村的社會教育[D]. 薄運玲.河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789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97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