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5 18:00
本文關鍵詞: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汪偽政權史研究的深化離不開對汪偽漢奸,尤其是作為該政權支柱之上層漢奸的研究。以群體的視角對汪偽上層漢奸展開考察,是剖析和認識汪偽上層漢奸的有效途徑。汪偽上層漢奸群體的產(chǎn)生與存續(xù)有著特定的時代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條件。政治基礎方面,汪精衛(wèi)集團由非正式漢奸群體向正式漢奸群體的過渡為這一群體的產(chǎn)生提供了雛形樣態(tài)和仿效范例;汪偽政權政治體制的建立與政治機構的架設,為這一群體的創(chuàng)生與發(fā)展制造了組織和人事條件;特定時代的國、日、偽三角關系,則為這一群體的存續(xù)提供了政治結構空間。經(jīng)濟基礎方面,日本和部分資產(chǎn)階級的接濟為這一群體的前期活動注入資金,而淪陷區(qū)畸形經(jīng)濟的運轉和對淪陷區(qū)農(nóng)工商業(yè)的掠奪,則為偽府建立之后這一群體的活動輸入了財源。文化基礎方面,近代中國民族主義之結構性侵蝕和邊緣畸變,三民主義之分衍流質與結構性裂變,日本侵華論調之結構性回應等諸多因素,為這一群體塑造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提供了可能。通過資料的收集,從姓名、性別、籍貫、家庭出身、教育背景、任職履歷、原屬政治集團、出任汪偽職務年齡、人生結局等多個方面可以繪制出汪偽上層漢奸群體主要成員基本情況表格。進而運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量化分析,可以從平面結構上展示出這一群體的基本結構性特征。這些基本結構性特征在性別比例、籍貫布局、家庭出身實況、教育背景和知識素養(yǎng)深度、派系關系分布、政治活動能力年齡匹配度、人生結局狀況等方面均有具體層面的表現(xiàn),為認識汪偽上層漢奸群體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信息和必要的前提性素材。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的思想狀況需要從官方文本思想和非官方文本思想兩個層面展開考察。在提倡“曲線救國”理論、構建偽三民主義的指導思想、高喊“和平反共建國”的政治口號三方面,汪偽高層漢奸們構筑了他們的理論體系,然而其實質卻是民族投降主義理論。這些只是汪偽上層漢奸群體為自己披上的冠冕堂皇的對外意識形態(tài)面紗和輿論宣傳遮羞布。從非官方文本思想的角度對這一群體的精神世界進行了解剖,發(fā)現(xiàn)他們在價值認同上并非真的想要曲線救國、并非真的信仰偽三民主義、并非真的相信能夠實現(xiàn)“和平建國”,這才還原了這一群體精神世界的真實面目。汪偽政權內(nèi)部各政治集團和派系有著錯綜復雜的內(nèi)部關系和邊際關系,這一群體行為關系特征是失范型的。從歷史淵源上看,上層漢奸們出身不一,成分不同,來源有異,這為他們行為關系之走向失范帶入了自然胎跡;從現(xiàn)實情形上看,上層漢奸們訴求不一,利益不同,欲望有異,而這又為他們行為關系之走向混亂帶進了實在因子。再加上個人矛盾,性格差異,情緒對峙等諸多因素,尤其是日本侵略者“分而治之”政策之火上澆油,致使偽府高層們行為乖張,相互沖撞,陋相倍出。矛盾、傾軋、沖撞、斗爭、失范等等字眼生動的描繪出漢奸頭頭們編織出的行為關系圖。分析汪偽政權內(nèi)部主要派系包括汪派、臨時派、維新派、公館派、CC派、地方派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汪派與臨時派之間貌合神離,汪派與維新派之間明爭暗斗,公館派與CC派之間勢同水火,地方派時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小動作,而這些都鮮明的反映了汪偽上層漢奸群體失范型的群體行為關系特征?偠撝,雖然汪偽上層漢奸群體具有較高的群體知識素養(yǎng),并且在某種程度上表征著這是一個富有生氣的精英群體,甚至能夠構成一個政權的上層統(tǒng)治力,但這一群體卻形成和擁有著結構性撕裂的本質屬性。具體而言,作為這個群體靈魂和核心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結構是撕裂的,作為這個群體實踐活動之內(nèi)在組織支持系統(tǒng)的行為關系結構也是撕裂的。一方面,撕裂的結構性缺陷必然導致群體整合功能的極度低下;而另一方面,撕裂的結構性缺陷必然導致群體優(yōu)化組合的終極性失敗。從內(nèi)部機理上講,結構性撕裂的群體本質屬性是該群體最后命運走向崩潰所生發(fā)的自身動因。
【關鍵詞】:汪偽政權 上層漢奸 群體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65.65
【目錄】: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研究緣起11
- 二 研究基礎11-14
- 三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14-17
- 第一章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產(chǎn)生與存續(xù)之基礎17-32
- 一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存在之政治基礎17-25
- (一) 汪精衛(wèi)集團由非正式漢奸群體向正式漢奸群體的過渡18-20
- (二) 上層漢奸集團生存之政治體制與政治機構20-24
- (三) 上層漢奸群體存續(xù)之國、日、偽關系結構24-25
- 二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存在之經(jīng)濟基礎25-27
- 三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存在之文化結構基礎27-32
- (一)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之結構性侵蝕和邊緣畸變27-29
- (二) 三民主義之分衍流質與結構性裂變29-30
- (三) 日本侵華論調之結構性回應30-32
- 第二章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結構性特征分析32-94
- 一 汪偽上層漢奸群體主要成員之一般情況32-90
- 二 汪偽上層漢奸群體結構性特征之分析90-94
- 第三章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之思想狀況94-120
- 一 汪偽上層漢奸群體之官方文本思想94-110
- (一) “曲線救國”論94-96
- (二) 偽三民主義96-102
- (三) “和平反共建國”論102-108
- (四) 汪偽上層官方文本思想之實質——民族投降主義108-110
- 二 這才是思想實際?——上層漢奸之非官方文本思想110-120
- (一) 真的想要曲線救國?——上層漢奸們投敵的心理動機110-115
- (二) 真的信仰偽三民主義?——漢奸上層對實施憲政之態(tài)度115-116
- (三) 真的相信能夠實現(xiàn)“和平建國”?——漢奸上層們眼中的建國理想116-120
- 第四章 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之行為關系120-143
- 一 汪偽上層漢奸群體行為關系之常態(tài)特征120-121
- 二 汪偽上層漢奸群體失范型行為關系之實況121-143
- (一) 汪派與臨時派之貌合神離121-129
- (二) 汪派與維新派之明爭暗斗129-135
- (三) 公館派與CC派之勢同水火135-139
- (四) 派中有派——爭風吃醋無處不在139-141
- (五) “我的地盤我做主”——地方也有小動作141-143
- 結語 結構性撕裂——汪偽上層漢奸群體之群體性演繹143-146
- 參考文獻146-152
- 后記152-1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付啟元;抗戰(zhàn)時期漢奸形成原因探析[J];民國檔案;2002年04期
2 潘敏,陳謙平;論日偽對江蘇地區(qū)基層社會的政治統(tǒng)治[J];江海學刊;2004年01期
3 張生,柴林;蔣介石對汪精衛(wèi)投敵遲未公開定性與表態(tài)之原因探析[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3年02期
4 方艷華;劉志鵬;;抗戰(zhàn)時期汪偽政權塑造“正統(tǒng)”形象論略[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本文關鍵詞:汪偽政權上層漢奸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75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7540.html